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一册秋天其它杂项  
  《秋天》评课稿  
作者:晏静
   
 
  王老师以优美的教学语言,娴熟的教学技巧,独创的教学设计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秋天,巧妙地将语文实践和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充分展示了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全文有3个自然段,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写出天空的蓝和高,以及雁阵的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秋季景色优美,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课文有两幅插图,其中“落叶、雁群”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成熟的庄稼”“捧着松果的小松鼠”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点,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听了王老师执教的《秋天》,我有如下感受:
  一、三个意识:
  1.目标意识:本课教学是第二课时,王老师准确把握了课时目标,以复习导入的方法自然的把学生带入课文内容的学习。基础目标落实了字词的教学,核心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熟能成诵。
  2.训练意识:课堂上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听、说、读、写、思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也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了训练。孩子能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倾听同学的发言,老师出示一幅枫树林的图片,启发学生想象:假如你来到这片树林想干什么?学生能很好的说出自己的想法,说明孩子们在积极地思考。在读的过程中,孩子紧跟老师的指导,能一次比一次读的深入。
  3.资源意识:课堂中,王老师准备了大量的关于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秋天的变化。总结升华的过程中,运用了图片和音乐相结合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二、三个度
  1、尺度: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的要求,在识字写字方面要激发学生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王老师渗透了多种识字方法,比如建立图片和文字之间的联系学习了大字,通过动作帮助学生记忆了飞字,还用了熟字组成新词,引导学生巩固识字。在写字方面,教师让学生先观察汉字在田字格中的占格,然后进行了范写,再让学生练写,最后展示评价中把写字落到了实处。
  课标对一年级学生在阅读方面的要求是: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能有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并与人交流。王老师在课堂中运用了齐读,指名读,教师引读,配乐朗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朗读贯穿始终,学生的读从课前到课后明显有了提升。通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使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理解,读中生情,读中体会秋天的美丽。朗读过程中教师适当的抛出问题,让孩子们分享了阅读体验。比如:天空那么蓝,那么高。啊!秋天来了!指导朗读时进行了师生评价,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语言很丰富,生生互评,孩子也能发现别人的优点,这样读的效果才逐渐提升。整个学习能看到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整个课堂有浓浓的语文味。
  2.效度:课堂中老师善于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的语言表达,情感的变化,都达到了一定的效度,学生在扎实的训练当中提升了语文能力。课堂中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书本铅笔的摆放,回答问题的规矩意识,认真倾听的习惯等。训练长期坚持下去,就养成了一种习惯,这也是课堂上的效度体现。
  3.温度:总结课文,升华情感的这一环节,老师没有把“啊!秋天来了!”直接让孩子自己去朗读,而是通过图片与音乐的结合,在老师情境的创设中,完成三次朗读,一次比一次深情,升华了情感的温度。
  总之,课堂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其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优点有很多,我认为本节课有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1.设计意图指向性再明显一点。比如复习生字词可以把“凉了、黄了、叶子、来了”这几个词语放在一起,注意两个字前后轻重的变化。也可以边读边配以轻重变化的击掌声或呈现词语时前后两个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不同,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关注词语连读,在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将词语放入短语中,如“天气凉了”“树叶黄了”“秋天来了”。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奏感。还有“一片树叶一片片树叶”的区别应该落实一下,可以结合身边的事物简单的渗透:一片(),一条(),一张(),初步感知数量词,为后面专门学习数量词打下一点基础。课堂中练习了“那么……那么”来说句子,没有用“一会儿……一会儿”来说话,教学参考书上是不建议用其中的句式指导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来说,这个要求放在一年级上册是不适宜的。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不要随意添加教学要求,以免增加学生的负担。但是我们能否根据学情略微渗透一点呢?我们探讨一下。
  2.注重细节,更加完美。比如“那么”,好几个孩子读句子的时候发音ne有误,对于读的要求,首先就要做到正确,其次是流利,最后才是有感情。还有一个细节:“大、人”两个字的笔画:人的第一笔是撇,不是竖撇,写大的时候,才是竖撇。课本里的插图不能忽视,建议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再拓展其他图片引导学生想象其他美丽的秋景。
  3.时间的把控上略微注意一下,课堂环节的设置怎样才能更自然流畅。课文学完了,进行了识字写字指导,后来又回到课文中,问孩子怎样才能记住秋天,送给他们一首关于秋天的小诗歌,个人喜好更愿意让孩子随文识字。
 
 
  [2021-05-26]  摘自《廖轶华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