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二册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入情入境多元体验──《荷叶圆圆》教学设计  
作者:浙江金华市浦江县实验小学 朱戚谊
   
 
  目标预设
  1.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朵”等6个生字。
  2.学生通过自主朗读、表演理解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培养学生乐于创造美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小动物头饰。
  2.生字词卡片(躺、眨、立、展开、蹲、唱、游、捧)。
  3.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猜猜说说,互动游戏
  1.猜一猜,说一说。(出示一个圆圈)
  (1)请你看图猜一个字。谁能猜两个字?还能猜一个三个字的词吗?
  (2)(点击出示“圆圆的”)那种特别圆的感觉是怎样的呢?(指名读,评议)
  (3)你知道哪些东西是“圆圆的”?
  2.把圆圈改成绿色的。
  (1)评议,出示“绿绿的”一词,指导朗读。
  (2)哪些东西既是“圆圆的”又是“绿绿的”?
  3.板书课题,指导朗读课题。
  二、画画背背,快乐感受
  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呢?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画一画吧!
  1.看到这么美丽的荷叶,你想到哪个词,想到了哪首诗?
  2.一起背古诗《小池》。
  3.小结:美丽的荷叶不但小朋友们喜欢,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朋友也喜欢。下面请小朋友们打开书,读读课文,看看他们的感受吧!
  【点评:学生阅读学习的过程是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教学中通过游戏“猜猜、说说、画画”,充分调动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并将其融入了教学情境中,学生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这是有效阅读的开始。】
  三、整体感知,自主识字
  1.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和词语。
  2.自主合作,识记生宇。
  3.互动交流,识字大检测。(学生把记住的字用顺口溜、动作、谜语、加一加、减一减等形式表达出来,让其他小组同学猜,然后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扬或鼓励对方)
  【点评:如何让枯燥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而有实效呢?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突破。鼓励学生在自主识字的前提下,互动交流,启发、丰富学习伙伴间的识字方法,检测识字效果,让孩子们学会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培养学生识字的信心,发展识字能力。】
  四、再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谁喜欢荷叶?
  2.围绕问题指名分段读。
  3.评议小结:听完大家的朗读,我想送给你们一个字──“棒”,读得好是“棒”,有进步也是“棒”。让我们竖起大拇指对自己说“我真棒”!
  【点评:坚持以读为主的活动设计,把握读的层次性,让学生在扫除了字词障碍后,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五、创设情境,多元阅读
  1.小水珠、小青蛙们说好今天要来跟我班的小朋友见面的,他们现在怎么还没有来呢?
  (1)请你让他们快点出来,好吗?(让学生发挥想象,用不同的方法去尝试)
  (2)出示要求:礼貌称谓和恰当的动词。(出示小青蛙图片,然后“小青蛙”一跳一跳地跳上了荷叶)
  2.看,朋友们都到齐了,他们在荷叶边干什么呢?
  (1)请你再读读课文,圈出表示小动物们动作的词。
  (2)出示写有动词的生字卡片,做“送词语回家”游戏,请小朋友们把有关的词语贴在相应的动物身边。
  3.走入情境,进行口语交际。
  (1)(师戴上荷叶头饰,向小朋友们招手)小朋友们好,你们知道我是谁吗?
  (2)“荷叶姐姐”与“小水珠”。“小青蛙”“小蜻蜓”“小鱼”互动交际。
  【点评:教师为学生创设了多种互动情境:“让孩子们叫小动物们出来”,“送词语回家”以及“荷叶姐姐与小动物们的真情交流”。学生不仅进行了词句的训练,还得到了生命的体验,知识的更新成了情感的积淀。多种情境的创设,个性化的多元阅读,为课堂注入了生命的活力。】
  六、“明星”大挑战
  1.我是浦江电视台的一名导演,想拍一部《荷叶圆圆》的动画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就缺几位小明星了,你们愿意帮帮我吗?谁知道怎么做才能成为明星?
  2.小结板书:记住台词演好动作注意表情
  3.学习小组合作准备。
  4.合作表演──《荷叶圆圆》。
  5.引导评价。
  【点评:“明星”在孩子们心中是一个多么有诱惑力的词,为了争做“明星”,学习小组中的每一位孩子都一丝不苟地准备着。在“明星”大挑战中,孩子们背诵了课文,锻炼了交际能力,多元化的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落实。】
  七、作业
   任选一项或两项。
  1.我是小画家。(画一画美丽的荷叶)
  2.当回小作家
  (   )说:“荷叶是我的_ _ _ _ _ _ _ _ _ _ _。”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2020-03-22]  摘自《人教网》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荷叶圆圆》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