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小谈《棉花姑娘》的教学 | ||
---|---|---|
作者:高红娟 |
1、体现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 课堂中,教师非常民主,能与学生展开亲密对话,交流,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始终很耐心地聆听学生的发言,委婉地指出不足,对学生的评价具有激励性。如,指导学生的朗读评价: 读得真不错,可是还有点小小的错误。*不要急,慢慢来,再来一遍。*你读得非常有礼貌,也很斯文。*哇,又是一位有礼貌的棉花姑娘,谁还愿意来挑战?…… 2、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心理特点,注重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如: (1)认识医生:大自然中有很多高明的医生。(三名学生分别扮演燕子、啄木鸟、青蛙介绍自己)。 (2)请医生:棉花姑娘赶快请求医生,让他们帮你治病吧! 指名读句,医生为难地摇手。换一位医生试试看。大家一起请请看。(齐读句子) (3)一生扮演七星瓢虫,介绍自己。 (4)几名同学戴上头饰,扮演七星瓢虫飞到小组间捉虫,其余同学当棉花姑娘。 例(4)中,既利用了课文教学资源,又起到了课中操的作用,调节课堂节奏,缓解疲劳。 3、贯穿大语文的教学观念,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 例(1):师:蚜虫被消灭了,太令人高兴了,七星瓢虫们,你们帮助了棉花姑娘,心里怎么样? 生1:我们感到很快乐! 生2:我们帮助棉花姑娘消灭了蚜虫,很高兴。 生3:棉花姑娘不痛了,是我们帮助了它,我们也很高兴。 …… 师:棉花姑娘,你们又有什么话想对七星瓢虫说? 生1:谢谢你们帮我消灭蚜虫。 生2:现在我感到很舒服,谢谢你们。 …… 语文教学的内涵丰厚,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还重在挖掘文本的人文因素。在以上教学环节中,学生体会到了帮助人是快乐的,这快乐可以与人分享。被帮助的人学会了如何去感激别人,学会感恩。看似一个小小的环节,却透露着浓浓的人文关怀。 再如例(2):“帮”字的教学。 师:棉花姑娘在七星瓢虫的帮助下,战胜了疾病。我们就来写写这个“帮”字。 课件演示,提出难写处。写一个。 师:我们不仅要记住“帮”字,还要把它深深记在心里。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互相帮助。 …… 以上字词教学寓人文教育于一体,自然亲切。 值得商榷的地方: 1、情境创设表演与语文教学本质之间的关系该如何处理,度该如何把握?如何才能更好的帮助学生进入文本、理解文本,对文本有充分感悟。 例:(课件播放棉花姑娘的哭声。) 师:是谁哭得这样伤心?它为什么哭? 生1:棉花姑娘身上痒,难受。 生2:棉花姑娘的叶子被蚜虫咬光了,很难看。〖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生3:棉花姑娘痛死了。 …… 师:棉花姑娘多么盼望有医生给它治病啊! 朗读句子。 …… 燕子、啄木鸟、青蛙三位医生出现,棉花姑娘向他们分别求助。三位医生都机械地摇摇手。学生读棉花姑娘请求的话也没有体现增量。 创设情境,就要让学生入情入境,只是问棉花姑娘为什么哭,学生的角色体验不够,便很难进入情境;对燕子、啄木鸟、青蛙的请求语朗读就不够增量。此外,面对棉花姑娘的求助,三位医生都是机械摇手,预设成分过多,少了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生生对话形成了单向,没有交互。 建议:(1)感受棉花姑娘的痛苦。可以提出:“假如我们就是棉花姑娘,这么多的蚜虫在你的身上爬来爬去,咬你,折磨你,你会怎样?”估计学生会用已有的体验来回答。这样,可能后面对三位医生的请求会更入情。(2)对棉花姑娘的请求,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自主表演回答。 此外,这篇文章还包含着科学性,即为什么燕子、啄木鸟、青蛙不能帮助棉花姑娘,只有七星瓢虫能。在充分研读课文后,此时可以再次创设情境,分角色来表演。表演时,把为什么说清楚,达到情境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 2、要善于在点滴处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例:师:三位医生为什么都没有答应呢?我们一起来找找原因。在课文中找一找,说一说。(生找、说、读) 课堂上,教师预设的环节似乎多了点,当然这有低年级教学的特殊性。但是学习贵有疑。会质疑,才更会有探究的欲望。上述例子中,问题是由教师提出的,不如让学生自己提出。建议教学环节改为: (仍要创设情境) 师:棉花姑娘们,你们已经很痛苦了,可这三位医生却都不能给你们看病,不能帮助你们。此时,你们会想什么? 让学生自己提出为什么他们不能帮助棉花姑娘。从而自然地进入下一个环节:到课文中去找原因。 |
||||
![]() |
摘自《杭州市彭埠第一小学》网站 | |||
上一篇 | 当我们的学生走到了我们前面时……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