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三册寒号鸟教学设计  
  《寒号鸟》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1.认识“堵、缝”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号、当”,会写“面、阵”等8个字,会写“山脚、当作”等12个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
  3.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故事语义的理解。
  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的寓意。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讲述故事
   很久以前,在一座高高的山脚下,有一堵石崖,石缝里住着一种小动物,每到冬天的夜晚,都会发出“哆啰啰,哆啰啰”的叫声。
  2.揭示课题
   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这只小动物叫什么?(寒号鸟)对,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有关寒号鸟的一片课文,第十三课《寒号鸟》。
   师板书课题,生书空,出示寒号鸟资料。
  3.学习多音字“号”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读书要求:根据拼音自由朗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和长句子多读几遍。
  2.分段指名读课文,师相机指导。
  3.认读生字词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多种方式读。
  (2)去掉拼音读词语。
  (3)只出示生字,扩词读。
  4.检测生字词的学习情况。
  5.把生字送回课文,再读课文。
  6.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
  (2)思考:寒号鸟住在哪?喜鹊住在哪?
  (3)初步了解寒号鸟的懒惰和喜鹊的勤劳。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4个字“阵、枯、将、纷”。
  2.课件动态显示,引导学生观察其共同特点:都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教师范写“阵”,提示重点笔画。
  4.学生描红并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5.迁移练写“枯、将、纷”。先仔细观察,再练写。同桌之间评价。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阵雨、干枯、将来、纷纷”四个词语。
  2.朗读课文
  二、探究课文
  1.朗读课文2-9段,画出文中表示时间的语句。
  2.学习2-4段
  (1)这时候喜鹊在干什么?寒号鸟又在做什么?
  (2)喜鹊是怎样劝告寒号鸟的?教师出示。
  (3)寒号鸟听了吗?他是怎么说的?
  (4)分角色朗读喜鹊和寒号鸟的对话,教师指导。
  3.学习5-7段
  (1)冬天到了,喜鹊住在哪?寒号鸟呢?
  (2)热心的喜鹊又是怎样劝告寒号鸟的?这次他听了吗?分角色朗读对话。
  (3)引导学习“得过且过”。
   面对喜鹊的一再劝告,寒号鸟始终满不在乎,虽然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但太阳一出来,就又开始满足于当前的日子,文中有一个词语可以形容寒号鸟——“得过且过”。
  4.学习第8-9段
  (1)文中哪一句说明冬天很冷?指导朗读,仿说比喻句。
  (2)寒冬腊月,寒号鸟做窝了吗?
  (3)最后寒号鸟怎么样了?喜鹊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
  5.对比“冻得直打哆嗦”和“冷得像冰窖”两种表达,积累练习。
  出示句子:
   寒号鸟在崖缝里冻得直打哆嗦。
   崖缝里冷得像冰窖。
   引导发现:“冻得直打哆嗦”强调的是冷的程度,人的感受。“冷得像冰窖”运用了比喻,把崖缝比作冰窖。
   引导学生仿写。
  三、指导书写
  1.教师出示本课要写的生字“面、朗、却、夜”。
  2.引导学生观察第一组生字“朗、却”,引导发现:“朗”左右宽窄相当,“却”左宽右窄。
  3.教师范写“朗”,提示左边不是“良”,最后一笔是点。学生描红仿写,师生评价,练写。
  4.学生自主练写“却”,评价。
  5.引导发现第二组生字“面、夜”,引导发现:“面”下面的方框要扁,“夜”注意笔顺,右下内有一点。学生描红、仿写,教师评价。
  6.抄写本课词语表中的词语,并选用其中的词语写句子,同桌交流。
  四、拓展延伸
   生活中你遇到过寒号鸟或喜鹊这样的人吗?说一说。
 
 
  [2020-09-27]  摘自《葳蕤自生光》网站
 
     
上一篇  李吉林教学设计——《寒号鸟》
下一篇  《寒号鸟》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