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六 | ||
---|---|---|
作者:东溪小学 吕赛丽 |
本课描绘了台湾风景区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宝岛台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作者首先介绍了日月潭的地理位置和名称的由来,最后介绍日月潭清晨、中午、雨天的不同风光。本文文质兼美,五个短小的自然段生动和谐地展现了日月潭的迷人风姿。风姿教学中我主要通过情境促读,读中悟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对景之美、文之美的品味,激起学生对日月潭及台湾宝岛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培养学生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课件)小朋友,看了这幅图,你最想用哪个成语来形容? 2、这个美丽的地方叫日月潭。(出示课题) 3、读课题 (通过课件,可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整体感知 1、(过渡,今天,我们就走进日月潭,细细地浏览一番。等会儿,老师还要请大家当小导游呢!) 要求:1)朗读课文,读准生字并记住它。 2)你觉得写最美的地方,请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课件),先读生字再边成词,并理解“附近”的意思。 三、入境悟情 1、现在你们是小导游,假如一个外国游客想去日月潭旅游,有几个问题想问,你们有信心回答吗? 1)、日月潭在哪里? 2)、日月潭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2、先读课文,完成填空。再做小导游介绍。 3、指名填空(课件出示)。 4、现在请一位小朋友来做导游,老师做外国的游客。谁想做小导游? 师:hello 中国小朋友,你好! 生:hello 阿姨,您好! 师:你能给我介绍一下日月潭吗? 生:能。(然后介绍填空内容) 师:谢谢你,介绍得真好,现在我更想去日月潭了,欢迎吗? 生:热烈欢迎您来日月潭观光,祝您玩得愉快! 5、朋友,日月潭正是你们所介绍那样吗?看(出示课件)。 6、师介绍:这就是光华岛,一座小小的山,却长满树,绿绿的,就像是水中的一颗绿珠,把湖水分成两半。我们看着图一起来介绍。 7、生介绍。 8、小结:大自然真是太神奇了,山中有水,水中有山,真是“青山拥碧水,明潭抱绿珠。” 四、细读品味 (过渡:日月潭不光神奇,她还是个爱美的小姑娘,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天气要换上不同的衣服。你们能不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来把日月潭的美表达出来? (一)、清晨 1、现在,我们就来看看清晨的日月潭。用我们以前学过的读书方法来学。(找好词、想画面、美读课文) 2、讨论交流: 你觉得哪些词特别好?(学生汇报交流) 3、理解“隐隐约约”. 1)读句子,这样的画面你们能想象得出来吗? 2)看课件,像这样看起来不太清楚,不很明显就叫“隐隐约约”。 3)读好句子(轻轻地、慢慢地,让人感觉清晨的沉寂) 4、指导朗读(指读——师范读——指读点评——齐读——背诵) (二)中午的日月潭 过渡:中午的日月潭有时太阳高照,有时细雨绵绵,你喜欢哪一种情景呢?——用刚才的方法选读自己喜欢的部分。 1、自读 2、汇报交流,随机教学。 1)晴天的日月潭 a、找好词(太阳高照、清晰、展现)齐读。 b、整个日月潭的美景会有哪些?想象一下你仿佛看见了什么?(湖水、湖面、游人、周围会怎么样?) c、交流 d、课件出示阳光下的日月潭 e、朗诵指导 2)雨天的日月潭 a、下雨时的日月潭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课件出示) b、找好词,理解“朦胧”(从文中找反义词:清晰;课件对比理解) c、朗读指导 3)男女生分读晴天、雨天的日月潭感受不同的美。 4)小结:晴天的日月潭是那样的明朗清晰,雨天的日月潭又是那样的朦胧,富有诗意。这让我想起了苏轼赞美西湖的诗《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我想苏轼要是到过日月潭,也会写这样一首诗来赞美它。 (三)总结朗读 小朋友,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它不仅是台湾人民的骄傲,大陆同胞也它的奇景而自豪。让我们再次走进日月潭的美景中,美美地读一读。 五、拓展升华 1、除了课文中描绘的清晨、中午、雨天的美景外,你还能想象出其他时候的日月潭美景吗?(课件出示日月潭图片:日出、月下、晚霞、春天……) 2、说一说、写一写。 |
||||
![]() |
摘自《新桥镇中心小学教研网》网站 | |||
上一篇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五 | ||
下一篇 | 《日月潭》教学设计之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