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幸福的坡度——《太空生活趣事多》案例分析 | ||
---|---|---|
作者:沁园路小学二年级组 李真真 |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学好其他课程打下基础。《太空生活趣事多》出自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爱科学”这一单元,用浅显生动的语言,介绍了一些新奇有趣的太空生活知识。这些有趣的事情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太空生活的有趣呢?我觉得只有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反复朗读、感悟、抓住关键字,借助图片和视频帮助学生体会。 案例片段: 1、观看图片,在失重状态下会发生什么? 观看神十航天员“倒立”打太极的视频。 2、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太空中生活会发生些什么呢? ①我扶了一下眼镜,会发生什么呢? 指名说。 ②配乐想象:我们飞上太空了…… 师读,生闭眼想象。 3、我会有趣地读 生试着有趣地读一读课文。 4、我会说 在宇宙飞船里,宇航员要想,必须,不然。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话练习) 生:在宇宙飞船里,宇航员要想睡上一个安稳觉,必须把自己绑在睡袋里,不然翻一个身,就会飘到别处去了。 生:在宇宙飞船里,宇航员要想喝到水,必须使用一种带吸管的塑料杯,不然水就不会往下流。 …… 5、写话练习:《太空吃饭讲究多》 ①生读补充的材料 ②生试着写一写(师巡视中个别指导) 反思: 12月25日上午,我们在宣化学校聆听了刘明洁老师的《太空生活趣事多》这一课。在这节课上,刘老师完整的给我们展示了在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应该如何进行。 一、读到位。我认为语文课堂的“读”,不仅仅是朗读,更侧重于理解文本,感悟文本。学习第二段时,刘老师引导学生抓住“飘”这个字理解睡觉之有趣,接着让学生去读出“飘”的感觉来。学习第三段时,刘老师动作演示“倒水”,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游泳换气不能用鼻子呼吸”让学生理解“水失去了重量”。接着的“想象朗读”中,随着优美的音乐,刘老师用温柔平和的话语,把教室搬到了太空中去,给学生们更新奇的体验。带着这样的感觉再去读文,学生又有了不一样的感受。 二、写什么。为了让“读写结合”更有价值,刘老师深入研究文本,找准“读写结合点”,仿写“太空吃饭讲究多”。太空生活的知识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题材,从学生们课堂上的活跃就可以看出来,而课文仅讲了四件趣事,是很有限的,如果仅仅是理解文本,这节课又稍显单薄。刘老师没有止步于此,观看了很多太空生活的图片和视频后,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仿写。课本上的四件事比较贴近生活,仿写的主题“吃饭”也是我们每天会做的事情,学生对在太空中吃饭也很感兴趣! 三、怎么写。在学习第二段的时候,刘老师引导学生发现语言的规律,提炼出句式,“在宇宙飞船里,宇航员要想,必须,不然”。接着指学生起来把“睡觉”、“喝水”、“走路”、“洗澡”这四件事套进去说。说完以后,再让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这其实就是一个深化理解的过程。通过这样的一个句式,把整篇课文的内容都浓缩了起来,为接下来的写话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接着刘老师补充了一些在太空中吃饭的一些资料,学生在研读这些资料时,肯定会有一个提取信息的过程,其实也是在培养学生读书的一种能力。然后,学生们开始写话,刘老师个别指导。纵观整个过程,就是一个有坡度的练习。学生有了说话的“台阶”,懂得了怎样去说,也学会了怎样去说,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说写能力在练习中得以提高,也保证了学生写话的质量。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精心选择易于模仿的课文片段,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话训练。如在《秋天的图画》一课中有这么一个典型的句式:“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在理解这句话之后让学生模仿这个句式,柿子、葡萄、棉花、高粱等都在学生的笔下显现。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事物去说去写,充分感受了秋天的美丽。通过读写结合,让学生运用刚从文中学到的语言形式,去模仿,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生在这样的仿写过程中能够得到成就感。对我们老师来说,所能做的就是让写话这座高山的坡度小一些,学生的写话的道路上走的更容易一些! |
||||
![]() |
摘自《济源青年小语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