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四册寓言二则揠苗助长片段赏析  
  我为老农取个名——《揠苗助长》教学片断  
作者:福建省德化县龙浔中心小学 黄文杼
   
 
  三年级《揠苗助长》
  (自读质疑环节)
  生:老师,古代真有这样的老农吗?他叫啥?
  师:你说呢?你觉得他叫什么名字合适呢?下面我们结合寓言内容给拔苗的老农取个名字。(学生当即找自己的学习伙伴讨论,课堂气氛活跃。)
  生:老师,我觉得他应该叫“白费力”。您看,他顶着烈日,白白忙活了一个下午,结果禾苗都枯死了,气力岂不白费了?
  师:能结合课文来取名字,真不错!看来,老农要好好谢谢你。
  生:按理说,老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但我觉得他连苦劳也没有,辛辛苦苦种下的地就这样白白糟蹋了,徒劳无功,所以我给他取名“吴功”。
  师:挺有道理的。还有别的名字吗?
  生:聪明反被聪明误,那不是“贾聪明”吗?
  生:我给他取的名字是“胡涂”。你看他也不顾禾苗的死活,就胡里胡涂地将禾苗拔高了一大截。
  生:那都是心急惹的祸啊!叫他“辛急”算了。
  生:老师,我叫他“大傻”。我还编了个顺口溜:大傻大傻你真傻,心急禾苗长不佳,尽将禾苗往高拔,还说气力没白花,结果禾苗都枯死。你说他,傻不傻?
  ……
  师:同学们可真聪明,拔苗的老农听了大家给他取的名字,肯定自叹不如。
  (进入精读明理环节)

  评析:
  “我给老农取个名”这一设计看似闲笔,实则不然。《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上述片断正是基于这一理念展开的。教例以学生的疑问为契机,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拔苗老农的名字。学生外引相关经验,内联课文内容,兴致盎然。从课堂交流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从寓言内容出发,同时又超越了教材本身,将个体自身的相关语文经验融入其中。于是,“白费力”、“吴功”、“贾聪明”、“胡涂”、“辛急”、“大傻”一个个富有想象力、充满灵性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让我们不得不由衷地赞叹:“同学们可真聪明!”我们有什么理由抑制这一朵朵创新的小花呢?
 
 
  [2020-03-03]  摘自《中国教育曙光网》网站
 
     
上一篇  留给学生展翅腾飞的空间——《拔苗助长》教学案例
下一篇  “笨农夫”引出“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