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自然的声音》是一篇脉络清晰的散文,文章结构简明,一目了然。开篇第一句“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总领全文,第2—4自然段分别从风、水、动物等角度进一步具体写大自然的声音有多美和美妙。本文以独特的视角,丰富的联想,富有韵味的语言,将大自然中的事物比作音乐家,把他们发出的声音描绘成各种美炒生动的乐曲,体现了大自然的美丽。
在把握文章脉络时,因为前一单元已经学习了《海滨小城》《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等课文,学生对围绕一个意思写的段落已有初步把握大意的能力。所以在此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根据课后第二题的要求,找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关键语句,自主完成了对课文大意的梳理。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准确找到关键句,但还有小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这一知识点。
教学中,我以朗读为主,辅以图片、音乐、视频等,推进课堂教学。比如教学第二自然段,我通过展示自然界的图画、视频营造教学氛围,又通过多次层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到“风这位大自然的音乐家的美妙”。在学生初读感知的基础上,先让学生找一找:写了风发出了哪几种声音?学生找到了三种声音:风翻动树叶时、微风拂过时、狂风吹起时。然后引导学生在朗读中体会这三种不同的声音的美妙。如何引导学生读出三种声音的不同?我采用了想象读、抓关键词读等方法对学生加以引导。比如:教学“风翻动树叶时……”抓住四个“不一样”进行想象体会:什么样的树叶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什么样的季节树叶会是什么样的,又会发出什么样的声音?让学生说一说,然后想象着读一读,自然而然,带着想象去读学生的朗读声音就丰富了。教学“微风拂过时”,引导学生抓关键词朗读,体会“微风拂过”的温柔与“狂风吹起”的雄壮。抓住文中描写风声的词语“轻轻柔柔的呢喃细语”“雄伟的乐曲”“充满力量的声音”,从关键词中感受不同事物有感情读的不同方法,让学生通过音乐来进行有感情朗读,掌握方法。让学生说说“你在哪儿听过这样的风声,这样的风声带给你什么样的感觉?”同时找出拟声词,根据拟声词读出不同的节奏和音调,感受语言的生动。让学生体会到:这些描写声音的词语,使大自然的声音变得形象可感,表现了不同风声的特点。
教学完这一自然段,我问学生:你学到了哪些朗读方法?学生说:“可以想象着读,可以抓关键词读,可以对比着读……”学生总结了一些朗读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把课上学到的一些朗读方法在生活和实践中加以运用,我想会更好地锻炼学生的朗读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