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五册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苹二小 高剑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九年义务教材中的写景名篇,作者用准确、鲜明、生动的语句,按照“海水”、“海底”、“海滩”、“海岛”的顺序具体形象地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瑰丽风光和丰富的特产,抒发了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本课的训练重点是在学生运用查字典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习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培养理解词语的能力,学会“抓重点词句串联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
  认知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能用“富饶”和“宝贵”造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自然段。
  能力目标
  1、通过第三自然段的教学,指导学生初步学会“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培养学生具有概括段的主要内容的初步能力。
  2、小组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加强学生大胆质疑和语言表达能的训练。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学生查找有关西沙群岛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及新词,掌握一个多音字“参(shēn)”。
  2、小组合作学习,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利用资料等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第1、2自然段。
  教学重点: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把课文读通读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产生对西沙群岛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样”在句中的意思,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爱的家乡》,说说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录像,教师解说“看,多么迷人的画面,美丽的小岛,迷人的风光,海水在阳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师试图通过一幅幅海岛风光图,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学生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下,仿佛来到了海边,这时在学生头脑中可能会产生种种遐想,正当学生想通过画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时,屏幕中出现了最后一幅带有文字资料的画面,学生可以从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黄色字体的文字资料,实际就是课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内容。这时,有的同学可能就会脱口说出“这里是西沙群岛”,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读一读。”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导入中就自然地展开了。)
  2、学生借助地图找到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教师揭示课题并板书。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小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和不懂的词。
  2、小组合作学习,提自学要求。
   读准字音,记住字形。画出不懂的词,小组内解决。(用查字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或课外资料等方法理解词的意思。)
   (这里给足时间,让每个学生在组内都有发言的机会,争取让学生在组内把自己的字词问题解决。)
  3、教师检查,小组汇报。
  (1)以字带词,理解字义。
   检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如“富饶”一词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教师先出示“饶”,让学生读读,再出示“富饶”,问:“在课文里是什么意思?”学生可以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绽开”、“蠕动”、“懒洋洋”等词可以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演;“珊瑚”、“海参”、等词可以通过展示资料图片,观察图片后理解等多种形式掌握。
  (2)以词带句,加强朗读。
  五光十色
  1、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各式各样
  1、问: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学生急于说出答案,给半分钟时间思考,用读的方式表达。)
  2、问:怎么读?
  3、学生读词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岩石上有各式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美丽的鹿角”再读。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质疑。
  1、同桌互读,做到正确、流利,后在小组内检查。
  2、思考:你对西沙群岛的印象是什么?(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词句概括,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四、布置作业
  1、选择最快的方法记忆生字,查找有关的字词。
  4、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结合查找的资料,自学第3、4、5自然段。
  2、学习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的方法,形成初步的概括能力。
  3、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并背诵。
  教学重点:理清第三自然段的结构,用“把重点词句串连起来归纳段的内容”的方法,概括第三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等句子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1、出示“五光十色”一词,问:“五光十色”课文里指什么?(学生在回答时又回顾了上节课的内容,再次回味了海水的美丽。)
  2、你还想了解西沙群岛的什么?
  (这一环节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的能力,学生在质疑的过程中实际上就是“带旧引新”的过程,学生的答案会多种多样,教师要及时引导。“那好,我们就到西沙群岛的海底看看吧!”直接引入到第三自然段。)
  二、整体入手,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填表、列提纲、表演、课外资料。)
   (让学生填表或列提纲,对学生来说完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表述和书写时学生不懂得归纳设计,在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尝试,引导学生由会到不会,所以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进行指导如何填表、列提纲,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汇报展示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重点句,这是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读一下吗?
  4、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学生通过画面顺序的出现,自己解说,在此教师引导“能不能用文中原话说说,看谁记得最多。”)
  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看板书,把重点词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二、自主学习,选择学习内容。
  1、创设情境、学生换位思考。
   如果你是一名小导游,你会怎样向大家介绍?如果你是从西沙群岛旅游回来的游客,怎样为你的同学和亲朋好友介绍?(通过这种方式,训练学生运用移步换位的方法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学习运用不同的人称来表达相同的内容。让学生参观或游览的顺序口述下来,说出自己的感受,学生的话连起来就是一篇文章,在不知不觉中,学生还将“五光十色”等形容词运用到口语表达中,使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目的:在介绍的过程中,学生潜意识地复习了1-3自然段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让学生感觉到自己所学的知识还不能胜任导游的工作。激励学生从4、5自然段中寻找更多资料。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3、以导游的身份向大家介绍。
  4、情感升华,齐读最后一段。
  三、总结:游览了西沙群岛你最想说什么?
  四、布置作业
  1、根据自己的情况抄写生字、生词。
  2、背诵第三自然段。
  3、出一期以西沙群岛为主题的小报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2020-09-21]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