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五册口语交际其它杂项  
  口语交际《名字里的故事》评课稿  
作者:教者:汉滨区汉滨小学 曾强文
评课者:安康高新区第一小学 姚红梅
   
 
  《名字里的故事》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的语文园地二的口语交际,这次青年教师素养大赛纳入了表达类的课堂教学内容,其实也是落实我们统编教材里的双线并行。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品格是道德人生的基石,能力则是智慧人生的基石。有人把口语交际提高到一个高度来认识,说口语交际是个体社会存在的基本方式和生存的元能力。的确,在课标中明确表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对照课标,结合曾强文老师的课我有这样一些体会:
  1. 口语交际的训练,是面向未来社会的每一位公民的,也就是面向今天的每一位学生的,不是只培养一些伶牙利齿的尖子生。也就是要体现新课改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曾老师创设多种情境,让每一个孩子分不同层次来参与口语交际练习。
  2. 课标中的“必备”“日常”“基本”三个词语,是我们要特别关注的。它提示我们在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时,要牢记:教那些对学生学习、生活、成才真正有用的东西。曾老师从名字里的故事开始,“猜一猜,说一说”“评一评,议一议”,理清思路,同时注意引导孩子们说清楚、认真听、有回应。我们的口语交际训练就是要立足于“基本”能力,而不是某种高级的能力,如当演说家要具备的能力。
  3.“文明”“合作”,应该是贯穿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的。也就是说,在口语交际的同时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需要达成。曾老师特意让孩子们讨论“听的人应该怎样做才会显得礼貌呢?”和亲身示范,在表达交流时要认真倾听对方声音,并作出有礼有节的回应。
  就这节课,也有一些想与曾老师和同仁们商榷和探讨的地方:
  1.按课标要求我们要认真落实每个学段内的目标,分阶段分层次、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一口语交际类型的要求,低年级与中年级、高年级的要求还是有层次上的区别的。如讲故事,第一学段的要求是“完整”,而到了第二学段,讲故事的要求就提升为“具体生动”。如果及时把班级里个别的会讲得具体生动的学生的例子,智慧地引导为全班同学学习的榜样,这样是不是就更能极大地提高了口语交际训练的有效性。
  2.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对非语言因素适应、运用能力都要有明确目标,我们要有具体的指导、评价等,保证目标的达成。如果能设计一个评价表,让孩子能从具体、生动、文明、礼貌倾听等方面做一个评价,就更好了。
 
 
  [2019-08-02]  摘自《姚红梅工作坊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