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佚名 |
1.通过课前观察,图片分享,初步了解可以调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和乐趣。 2.链接观察经验,借助观察表,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发现,写成片段。 3.通过小组分享,星级评价等方式,能进行持续观察并为写“成文”做好铺垫。 教学过程 板块一:微视频导入,激发兴趣 1.观看短片。一两句话跟大伙介绍一下,当时你正在干什么?最吸引你的是谁的分享? 2.拿着你的观察单,交流你认为最有意思的一点观察发现。【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3.小组选出一位星级观察员,分享并推荐,为什么推荐他? 板块二:迁移文本,牛刀小试 1.语文书上也有位小伙伴,看看他能不能称得上星级观察员呢?这个星级观察员,请拿起笔,也给这位学习小伙伴加上一颗星。 2.请同学们拿出写趣单,选择下面的开头,也可以喜欢自己喜欢的开头。把你观察中最有意思的发现写下来。时间有限,课堂上用八分钟时间。 板块三:小组交流,合作互评 1.四个人都读完了之后,推荐一位同学来和我们做分享。 2.交流。读到你特别欣赏的地方,你可以喊停,说说你的欣赏理由。 3.读了这么多观察员的观察发现,接下去还有时间继续去观察你感兴趣的事物,你打算还要观察哪些方面呢? 板块四;迁移运用,思维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只能把最想分享的部分写出来。剩下的部分,你可以用简单的几个词,或者一两句话补充在思维导图上。 2.下节课我们还要来学两篇习作例文,把我们的观察发现写得更完整具体。 《我眼中的缤纷世界》教学反思: 习作指导课到底应该怎样上,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本节课,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课前布置观察,并填写了观察记录表,让学生试写观察实践的所得,并为单元习作做好铺垫。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第二个样例记录了对芒果的观察,进一步提示学生:为了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等观察方法,在交流分享中激发学生“初试身手”的兴趣,让学生在试写中充分感受“交流平台”中提出的留心观察的好处,并进一步提示学生观察要细致,学生们学到了一些写作知识,也收到了预期的效果。 不足之处:本次习作,主要紧紧围绕“观察是否细致”进行评价,评价要有据可循,但课堂上评价形式还不够多元化。由于时间的原因,有些学生的试写成果比较粗疏,或写得不太清楚,讲评时未提醒到位。 |
||||
![]() |
摘自《昆阳二小校本研修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