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习作例文》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习作单元。习作例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学习内容,旨在借助例文学习,建构读文、学文与动手习作之间的桥梁,所以习作例文的教学重在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借助例文进一步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并将自己观察到的记录下来的。 《我家的小狗》是捷克博·希哈的作品。文章借助仔细观察写出了小狗的特点,表达了对小狗“王子”的喜爱。尤其是抓住了小狗学“狗”字时候叫得最欢和敢跟着火车赛跑两方面具体地写出了它的淘气可爱。《我爱故乡的杨梅》从杨梅的形状、颜色、味道,突出了它的可爱,表达了作者热爱故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在描写中尤其抓住杨梅的形、色、味的特点,生动、细腻地进行了描写,使读者对杨梅产生了如见其形、如观其色,如品其味的感觉。所以这两篇是学生进一步体会作者仔细观察,学习将事物介绍具体的好文章。教学时应在把握例文特点的基础上有所侧重。《我家的小狗》更侧重于通过仔细观察,写出作者的新发现,而《我爱故乡的杨梅》则是更侧重于如何通过细致观察将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 二、学习目标 1.通过自主阅读,交流感悟,体会通过仔细观察写出新发现以及将事物写细致的方法。 2.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培养学生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激发写作兴趣。 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初试身手”中自己的小练笔 四、教学课时: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引入 教师借助本单元课文的学习,引入主题:在生活中有许多新鲜的事物,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有新的发现,就会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 (二)自主阅读 1.学生自主阅读《我家的小狗》,标画认为对自己习作有帮助的地方? 2.交流标画的地方,并说说标画的理由。 3.教师小结。 通过自主阅读,同学们找到了认为对自己习作有帮助的地方。下面我们就再来看看这些句子。 (三)关注重点部分 1.课件出示描写“王子”淘气可爱的句子。 教师将学生交流的内容聚焦到几处描写“王子”淘气可爱的句子,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句子都是围绕着“王子”的淘气可爱来写的。 2.学生再读例文,找找其他描写小狗淘气可爱的部分。 3.交流,指导读好这些句子。 (四)发现写作方法 引导学生借助刚才找到的句子发现小狗的淘气可爱作者是通过平时的仔细观察写出来?的。 教师小结:正是因为作者仔细观察,才对自己家的小狗有了深入地了解,发现了它学“狗”字时叫得最欢和敢跟火车赛跑的特点。同学们平时也要对周围的事物细心观察,就会有不一样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杨梅图片。 学生借助图片简单说说自己了解的杨梅的特点。引入《我爱故乡的杨梅》 (二)自主阅读 1.学生自主阅读《我爱故乡的杨梅》,标画对自己习作有帮助的地方?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标画的内容,并说说理由。 (三)关注方法 1.填写表格 作者在描写时抓住了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的特点,学生再次自读例文,自主填写书中的表格。 2.汇报、指导表格 3.借助表格,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么细致观察,并将其写细致的。 外形:与桂圆做比较 借助触觉写出了刺的变化 颜色:借助描写颜色的词语及“先”“随后”“最后”连接词写出了颜色的变化 由外到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果肉及汁水的颜色 味道:抓住没熟和熟透的特点 举小时候贪吃牙齿酸倒的例子 教师适时板书: 外形 比较 触觉 颜色 视觉 变化 味道 例子 味觉 4.教师小结 通过学习,我们体会到了作者在观察杨梅时,不仅观察了杨梅的静止状态,而且留心了?杨梅的外形、颜色、味道的发展变化,不仅用眼看,用手摸,而且还放到嘴里品尝了,才能抓住杨梅的特点,将它写细致、写具体。 (四)实践运用 1.修改练笔?在课文学习中,我们“初始身手”记录了自己生活中的观察,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刚才体会到的方法修改自己的小练笔,注意写出自己的观察所得,将自己的观察写细致。 2.交流分享 修改后在班中交流小练笔,分享学生们仔细观察所得。 |
||||
![]() |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我家的小狗》教学设计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