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六册第二单元单元教学  
  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要点  
  作者:佚名  
   
 
  单元主题:寓言
  统编教材在低中年级编选编了较大比例的寓言文本,从一年级上册开始就编排了寓言故事《乌鸦喝水》,到二年级上册有《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狐假虎威》,二年级下册有寓言二则《亡羊补牢》《揠苗助长》,到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以“寓言”为主题编排整组阅读教学内容。

  《守株待兔》
  《守株待兔》是小学阶段安排的第二篇文言文。教材从学生熟知的故事出发,引导学生继续感受文言文的特点,积累文言文语感,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基本方法;同时通过文言文寓言来了解传统文化,走进中国古代寓言故事,领略中国古代先贤哲学思辨的智慧。
  阅读链接《南辕北辙》,现代文版的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也是一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典故。对文言文版的《守株待兔》做了一个形式上和寓意上的补充对照。读后,学生围绕“故事中的坐车人错在哪里”展开讨论交流,领悟其中的寓意。
  课本剧表演:
  短短的文言文中有着丰富的戏剧冲突和故事情节,可引导学生在自悟自读中将其拟写成剧本,在读中找戏、读中生戏,通过变无为有、变暗为明,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培养古文阅读兴趣。故事性寓言富有情节,可以作为剧本进行分场分层表演。
  教学过程:
  1.剧情细分(耕者、兔死、待兔、人笑)
  2.第一场《耕者》:辨读拟画本
  3.第二场《兔死》:“走”字纷议演。
  预设:为什么说“快速地跑”而不是“行走”?
  预设:下列成语中的“走”与文中的“走”意思一样吗?(走马观花、飞禽走兽、儿童急走追黄蝶)
  4.第三场《待兔》:思想微探秘
  (1)想象说话
  (2)拓展阅读练习
  5.第四场《人笑》:“笑”声分境演
  (1)你知道有哪些笑?
  (2)他们分别笑些什么?

  《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的作者是我国著名的寓言故事作家黄端云,被人们称为“当代中国伊索”。故事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的道理。故事内容简单、生动有趣,通过对话展开情节。因此进行分角色朗读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更好地感受角色的特点,领悟故事的道理。
  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来自《伊索寓言》。要求学生读后能把故事中的北风与《陶罐和铁罐》中的铁罐作比较,找出相似之处。这对三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阅读挑战和能力训练的起点。
  教学目标:
  1.认识、会写生字词。
  2.通过分角色朗读课文,感受陶罐和铁罐性格的不同。
  3.初步领悟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初试故事主角
  二、初读课文,了解故事大意
  三、初学对话,感受角色特点
  1.自读1-9自然段,划出陶罐和铁罐说的话,圈出神态词语。
  2.交流句子。
  3.交流并学习描写神态的词句。
  四、研读对话,细品故事主角
  1.出示第一组对话(关注神态、从称呼、标点等方面感受性格、配上动作表情读)
  2.出示余下对话,同桌合作学习。(读圈画演)
  3.关注不同表情,了解陶罐铁罐性格

  《鹿角和鹿腿》
  这则寓言故事性强、情节生动,符合学生的阅读心理,是训练复述的好材料。另外,本课有别于《守株待兔》和《陶罐和铁罐》提出的“读故事,能基本了解故事的寓意”的要求,要告诉学生的道理并不是单一的,所以没有标注统一的答案,鼓励学生从文章中读出多元化的理解。
  教师要带领学生走进故事,促进学生语言表达,悟得寓意。可以聚焦关键词、了解故事梗概入手,紧扣“美丽”和“难看”这两个关键词,通过对比鹿在狮口遇险前后对于“角”和“腿”的不同态度,以及脱险后对这两者的再认识展开教学,边读边感受鹿心情的变化,并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最后是多元解读,悟得寓意。
  教学目标:
  1.认识、理解生字词。
  2.能厘清课文脉络,根据提示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圈画词句、抓住语气词等方法,对比遇险前鹿对自己的角和腿的态度,读出鹿的心情变化,为理解寓意做铺垫。

  《池子与河流》
  略读课文《池子与河流》,用诗的形式来讲寓言故事,是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故事通过池子与河流的对话,刻画了两种人,他们对待生活和工作的截然不同的态度。热爱生活、积极奉献者永葆青春,消极懈怠者悄然湮灭。
  学生需运用本单元阅读寓言的策略方法,读懂故事,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更赞同哪一种。
  本文以人物对话为主,教学中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读中比较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志向、不同做法、不同命运,引导学生在对比中读懂寓言诗的内容。本课的阅读提示中还给出了思维训练的要点——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将阅读中的感悟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教学目标:
  1.认读生字词。
  2.通过分角色朗读等不同形式,了解池子与河流的不同志向、不同做法及不同命运。
  3.结合生活实际,对池子与河流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在辨析中懂得寓言诗说明的道理,初步培养批判性思维。

  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
  (一)角色朗读,感受故事形象
  1.抓标点朗读
  2.抓提示语朗读,如《陶罐和铁罐》
  3.抓动词朗读,如《鹿角和鹿腿》
  4.前后对比朗读,如《鹿角和鹿腿》
  (二)讲好故事,提升言语能力
  根据寓言故事短小精悍、情节简单、写法相似的特点,在课初、课中和课尾尝试复述,从而内化语言、培养概括、想象、表达、思维等能力和品质。
  1.简述大意
  2.故事复述
  3.补白创述
  4.人称转述
  (三)创设情境,体悟运用寓意
  检验寓言教学成功与否,学生对寓意的把握情况是重要标准。而且寓意的理解不能就事论事,需要广泛地联系自身和生活。并且在有所感悟、明晓寓意、习得方法或发现规律后,运用寓言,深化寓意,掌握寓言类文体的特点。
  1.看结尾明寓意。
  2.抓言行明寓意
  3.做比较明寓意
  有的寓言只讲了故事,没有明示道理,学生读完故事后,一时不明白所以然,或者领悟、表达不到位,我们就可以提供情境,降低难度,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辨析得出主要寓意。
  4.联系生活明寓意
  (四)设计活动,促进素养提升
  1.在格式朗读中提升
  2.在复述故事中提升
  3.在合作探究中提升
  比如《陶罐和铁罐》,可以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利用学习任务单,让学习小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如小组分角色演读,通过读通顺、读出感情、读出表情、读出动作,来体会陶罐和铁罐不同的性格特征。在合作探究中学会倾听对方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
  4.在分类阅读中提升
  分类组文阅读,不仅扩大了学生的寓言阅读面,还能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关注寓言这一类文章的个性特征。

  教学建议
  1.遵循寓言阅读的规律,突破教学重难点
  阅读寓言应掌握以下几个问题:了解寓言讲了什么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采用了什么表现方法?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前两个问题是教学重点,了解寓言告诉什么道理是教学难点。
  本单元继续巩固和运用把握主要内容的方法,理清寓言故事的情节内容,如按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果把握故事情节内容;抓住时间、地点变化或人物言行变化的关键词把握故事情节内容等,并用自己的话复述和讲述故事。
  本单元重点要学习引导学生从分析故事情节、分析关键性的句子、分析现实去揭示寓意,领悟道理。如《陶罐和铁罐》中,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结局这样的故事情节中去分析揭示寓意;
  《守株待兔》抓住“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这个关键句,联系上下文分析,农夫“傻”,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揭示寓意;
  《池子与河流》分析池子与河流的人物形象后,结合生活实际,把它们与现实生活中不同性格的人加以比较,从现实的日常生活中找到类似的事情,分析和揭示寓意。
  结合教学过程,逐步教给学生寓言阅读的小锦囊:边读边思考,边读边画出关键词句,帮助自己理解。大部分寓言都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寓言的寓意,多半藏在角色的对话中,或者作者在篇末有所说明;要能够举一反三,联系生活实际,深入体会它的深刻道理。
  2.整合单元教学内容,突出课程意识
  统编教材要求教师要更具有课程意识,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基于单元主题阅读的特点及编者意图,我们可优化和整合单元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益。比如“单元导读”与“快乐读书吧”的内容整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和概览单元学习内容和目标。在单元导读页的图文教学后,将“快乐读书吧”提前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单元的阅读目标,了解读寓言的要求和方法。教师可以概览性地介绍《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伊索寓言》《克雷诺夫寓言》《拉·封丹寓言》这些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本书,制定两周的阅读计划。
  精读课文与语文园地“日积月累”、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整合,有效地丰富学生文学和文化的积累。如在教学《守株待兔》一文后,可链接“日积月累”中九个从寓言故事中形成的成语,推荐阅读《古代寓言故事》一书,找出这九个成语中的寓言故事,继续学习借助注释,读懂寓言故事大意,讲一讲故事中人物的形象特点,谈谈启发和感受。
  在教学克雷诺夫的《池子与河流》后,可推荐和指导阅读《拉·封丹寓言》,欣赏拉·封丹寓言诗的风格和特点。
  3.聚焦阅读能力培养,强化阅读策略
  寓言的目的不在言,而在其意或理。寓言教学以学生读懂故事为表,理解寓意为里,联系实际为真。揭示寓意的过程就是把寓言中的形象转移到现实生活中去的过程,就是把故事中描写的动植物转移到社会或把此人此事转移到彼人彼事中去的过程。这就是要运用阅读的联结策略。即在阅读中将相关的信息联系、结合起来。如上下文的联系、图文间的联系、阅读与生活的联系、阅读与原有知识、经验、已有学习背景的联系。
  本组教材还开启了另一种重要的阅读策略的学习,就是比较的策略。“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乌申斯基)。阅读中的比较,就是把多个信息加以对照,确定信息之间的关联,建构起对文本更深入的理解。在统编教材中,已开始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比较阅读策略的教学。引导学生把两篇或多篇文章(语段、字词)对照着阅读,通过辨析其异同,发现其共性与个性特征,加深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如何引导进行比较阅读?比如《陶罐和铁罐》一课,引导学生可横向比较陶罐和铁罐的语言、神态描写;可纵向比较陶罐前后的变化、铁罐前后的变化等。通过比较和分角色朗读,建构起陶罐和铁罐的形象,理解各自的性格特点,分析和揭示寓意。
  在阅读链接《北风和太阳》一文中,“想想故事中的北风和课文中的铁罐有什么相似之处。”这是在不同文本之间的相关信息进行比较。在《鹿角和鹿腿》课后练习中“下面的说法(三种),你赞成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池子与河流》课后练习“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池子与河流的观点,你更赞同哪一种?”这都是将所读文本与原有的阅读积累进行比较,需要学生联系阅读经验、生活体验进行比较分析。
  在比较策略的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多元理解,评价和领悟寓意。比如在《陶罐和铁罐》这篇课文中,寓言寄托的道理可以多元理解为这样三个方面:哲理1:事物的强弱或者人的长处和短处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一定条件上可以转化(要发展地看问题)哲理2:每个事物或者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全面地看问题)。生活启示: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短处,更不能恃强凌弱。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学会多角度思考,反思和应用于生活,才能真正打开学生的智慧,获得语言学习和精神生命的成长。
  4.启动项目式阅读学习,打开世界寓言宝库的大门
  围绕单元主题和目标,设计项目式学习计划、方案,完成班级寓言主题的项目式阅读学习任务,带领孩子们走进世界寓言宝库,发现宝藏;分享阅读的快乐和智慧。
  (1)寓言图书排行榜
  教师推荐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和《拉·封丹寓言》,在班级图书角上设计一个“寓言图书榜单”,以10分制的方式引导学生给这四本寓言作品集评分,并给自己打最高分的寓言作品集写几句推荐语。老师统计学生的评分得出自己班级的个性化“寓言图书榜单”,将四本作品集的封面依次张贴出来,在每个封面的旁边,择优展示学生的推荐语,在班级形成阅读寓言故事的氛围。
  (2)寓言故事收藏集
  中国古代寓言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又有趣,教师引导学生从《中国古代寓言》中收集10个自己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把题目和道理写在一张A4纸上,大家集思广益,将每人收藏的寓言故事单装订起来,成为班级“寓言故事收藏集”,教师再组织学生阅读收藏集,大家会收获到很多做人的道理,积累更多四字成语。
  (3)寓言故事形象榜
  寓言故事里有很多角色是由动物担任,这些动物和人一样,会思考,能说话,拥有各种不同的性格,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寓言故事中角色的性格,想一想,最喜欢哪种性格,最讨厌哪种性格,并在寓言故事中寻找相似性格的角色进行归类,以手抄报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写出自己心目中的“寓言故事形象榜”。
  (4)寓言故事大会展
  看图猜寓言:制作寓言故事的场景图,学生根据图意,猜想故事,说明理由;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看动物讲寓言:以一种动物为主题,讲述三个以这种动物为主角的寓言故事,讨论分析:故事中的这种动物都是一样的吗?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等问题,开展比较阅读,分享小组主题的收获。
  读写故事巧演绎:引导学生收集最喜欢的寓言故事,或自己改编、续写、创编的寓言故事为脚本,用相声、小品、课本剧或教育戏剧等形式,表演和演绎故事。
  寓言故事大解码:老师创设一些生活情境和案例,让学生找相似的寓言故事对接;或教师给出寓言故事,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举例子,谈感受。
  寓言故事点评会:以某个寓言故事的内容为辩题,评论寓言故事,引导学生就某一观点,结合生活实际,展开讨论,各抒己见。
 
 
  [2020-10-29]  摘自《番薯蛋皮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