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海底世界》教学实录之二 | ||
---|---|---|
作者: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 涂娟 |
(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漫谈) 师:你们看,(播放课件)这就是大海!那碧蓝的海水一望无际,海浪激起的泡沫就象一堆堆白雪,多美呀!那大海深处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放录像,欣赏海底世界。) 师:看完录相,你们想说些什么? 生:我觉得海底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世界。 生:我觉得海底太神奇啦! 生:海底真有意思,我真想潜入海底去探寻更多的秘密。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神奇的海底世界吧!(板书:海底世界)大家注意“底”字下面有个点。好,请大家齐读题。 生:23 海底世界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学生读书,老师巡回指导) 师:(出示课件)这些字你们会认吗?谁来试一试? (指名认读) 师:让我们一起借助拼音再读一读。 (齐读生字) 师:默读课文,想一想哪句话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 生:课文的最后一自然段回答了第一自然段的问题。 师:你能读给大家听一听吗? 生:海底真是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师:(板书:景色奇异、物产丰富)注意“异”字上面要封口。 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让更多的人来了解这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呢? 生:想! 师:我提议,咱们来开一个有关“海底世界”的新闻发布会吧! 生:太棒啦! 师:在开新闻发布会之前,我们要做哪些准备工作呢? 生:收集有关海底世界的资料。 生:多读课文,看看文中有什么信息。 师:对,现在我就是船长,(挂工作证)你们是潜水员,快快潜入课文中的海底世界吧,看看你们能发现些什么,发现了情况立即向我报告。 (学生快速浏览课文)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并不是没有一点儿声音,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师:好,你发现了海底有声音。(出示组牌:声音)注意简单地向我汇报你们的发现。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的动物有很多种,而且活动方法各不相同。师:很好,你发现了海底有动物。(出示组牌:动物)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有植物。 师:不错!(出示组牌:植物)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有矿物。 师:(出示组牌:矿物)还有其它的发现吗? 生:报告船长,我发现了海底有光。 师:(出示组牌:光)潜水员们,你们的发现可真不少! 师:下面就请大家各自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发现,分组进行专题研究。注意一方面要读懂课文,讨论疑难问题,准备好本组的发布内容;另一方面还要做好准备回答记者们的提问。遇到困难可以向我和电脑求助。 (老师引导分组,并指导各小组采用不同的形式来发布本组的内容) 师:我宣布“海底世界”新闻发布会现在开始!请各小组按照课文描写的顺序上台发布你们的发现。 师:台下的同学们,你们现在就是各报社、各电台的记者,注意认真听各组的发现,你们呆会儿可以围绕课文内容提出相关问题。 师;首先请听光组的发现。(教师把组牌:光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想用朗读的方式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鼓掌) 生: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本组有感情地朗读) 生:记者们你们感受到了海底世界,那黑暗中却有光亮的奇异景象吗?欢迎大家就我们所介绍的内容提出问题。 “记者”(a):你好,我是南昌电视台的记者,请问你们刚才说到的“海面上波涛澎湃的时候……宁静”中的“依然”一词还可以换什么词来理解? 生(组内成员):仍然 生(组内成员):还可以理解为依旧。 “记者”(a):谢谢! 本组成员异口同声:不用谢! “记者”(b):我是《江南都市》杂志社的记者,请问你们发现了深海里带有发光器官的鱼吗? 生:发现了,有一种鱼叫电摇,它头上的触角就会发光。 师;谢谢这组的新闻发布,接下来有请声音组。(教师把组牌:声音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的发现是,海底并不是一点声音都没有,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只要用水中听音器就能听见各种声音,下面我就把我们收集到的声音播放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听声音) 生(解说):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生:海底的声音是多么的丰富呀!我们的介绍完了,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a):你好,我是上海电台的记者,请问“窃窃私语”是什么意思? 生(组内成员):就是小声地说话。 “记者”(b):我是《科学》杂志社的记者,请问海底里只有这些声音吗? 生:不是的,海底里还有其他的声音。 “记者”(C):你们能用“有的像什么,有的像……,有的像……,有的还好像……”的句式说一段话吗? 生:有的像小猫一样喵喵,有的像小鸡一样几几,有的像小鸭一样嘎嘎,有的还好像在打喷嚏。 师;谢谢你们给我们带来的海底之声,下面有请动物组。 (教师把组牌:动物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想用表演的方式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 (扮演不同的海底动物,表演各自的活动方式。) 生:海底的动物已经知道的就有三万多种,还有许多的不为人知,等待我们去发现。我们的发布到此结束,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a):你好,我是北京电台的记者,我认为你们在表演乌贼和章鱼的活动方式上不够准确,他们是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而不是向前。 生(组内成员):谢谢帮我们指出错误。(再表演) “记者”(b):我是《人与自然》节目的记者,你们还能为我们介绍几种其他海底动物的活动方吗? 生:好,播放课件。 “记者”(C):“免费”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不要钱。 师;你们的发布方式很独特,谢谢,有请植物组。(教师把组牌:植物 贴在黑板上) 生:我们组想边放录象边向大家发布我们的发现,这样将更加直观形象。 生:(播放录像),介绍相关内容。 生:海底的植物各种各样,五颜六色,真是物产丰富,景色奇异呀!谢谢,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a):你好,我是山西电台的记者,请问海底里有哪些植物? 生:有海草、海带,还有一些我们也不太清楚。 师:有请最后一个小组,矿物组。(教师把组牌:矿物 贴在黑板上) 生:除了刚才几个组说到的内容外,在海底还蕴藏着大量的矿物,如煤、铁、石油、天然气和稀有金属。欢迎大家提问。 “记者”:你好,我是《发现与探索》节目的记者,请问什么叫稀有金属? 生:地壳中储藏量少,矿体分散的金属,如锂、钛、镓等。 “记者”:为什么海底里会蕴藏这么多的矿物呢? (学生不知道) 师: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我们大家会后都可以找找有关资料把这个謎解开。 师:刚才各小组都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发布了各自的发现,记者们也积极踊跃提问。此次新闻发布会进行得非常成功。最后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全文。 (齐读课文)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学习,了解到了海底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 师:课后同学们还可以通过上网、到图书室或书店查阅书籍、从一些媒体上收集更多有关海底的知识,下节课我们再在一起办个“海底世界”展览。 板书设计: 23 海底世界 景色奇异 物产丰富 光 声音 动物 植物 矿物 |
||||
![]() |
摘自《南昌师范附属实验小学》网站 | |||
上一篇 | 《海底世界》教学实录之一 | ||
下一篇 | 《海底世界》教学实录之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