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评薛法根老师《火烧云》教学 | ||
---|---|---|
作者:佚名 |
师:什么叫火烧云呢? 出示1:《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日落或日出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 师:日落或日出时出现在天边的红霞就是火烧云,根据时间的不同,日落时的叫做? 生:晚霞。 师:日出时的叫做? 生:朝霞。 师:所以,我们平时所见的红霞就是火烧云。但是萧红所写的《呼兰河传》中是怎么解释火烧云的呢? 出示2:《火烧云》中的解释: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 师:比较一下,这两种解释有什么不同?你喜欢哪一句? 生:我喜欢第二句,因为更生动。 师:哪个字让你感觉生动? 生:烧 师:为什么“烧”让你感觉生动,因为它是什么词? 生:动词。 师:一个“烧”字写出了火烧云的画面感,让你感觉更生动,所以你更喜欢这一句。但如果你的科学老师问你,什么是火烧云,你要回答他‘天上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彤彤的,好像是天空着了火’吗? 生:不是,回答《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 师:所以这两句哪个好? 生:两句都很好,各有各的好处。 师:没错,这两个句子一个是说明解释,一个是形象描写,两句都有自己的好处,前面的简洁,后面的形象。所以,同一种事物可以有不同的写法。 【点评】许多教师揭示课题,也是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火烧的的一句话,目标指向学生对火烧云的认识。薛老师解释课题直击课文的语言表达,将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火烧云的解释条目与课文中的语句进行比较,引导学生认识词典中描述事实的语言与课文中文学语言的区别,让学生知道同一种事物可以有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通过两句不同语言表达的比较,既让学生体会到词典中直叙语言的简单明了,又能体会到文学语言的生动形象,进而认识语言表达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而是要根据不同的表达需要和语境进行选择。这样的课题揭示直指语言运用,解说得也非常辩证,不同凡响。 |
||||
![]() |
摘自《简书》网站 | |||
上一篇 | 《火烧云》片断赏析之二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