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六册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设想】
  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体会宋庆龄诚实守信的高贵品质。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有关名人小时候的故事,题目是《我不能失信》。板书课题,我们一起把课题来读一读。
  你能说说“失信”是什么意思吗?“失信”的反义词是什么,你知道吗?(守信)课文在写谁呢?说她在哪件事情上很守信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
  二、初步感知课文。
  1.让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轻声读课文,读不通顺的地方反复多读几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
  小黑板出示朗读要求,学生自由朗读:
  (1)借助拼音读课文,划出课文中的生字词。
  (2)读通课文。(不添字、不漏字、不读错字、不读破句)
  (3)用序号标出自然段。
  2.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1)课文一共用几个自然段?课文中的我是谁呢?
  (2)指名朗读课文。出示课件。纠正字音“叠花篮、解释、歉意、道歉盼着”。注意读准前鼻音“盼歉”,后鼻音“庆”。
  (3)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课文前面导语中提到的“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展开交流。
  三、设疑解惑,主体感悟。
  1.宋庆龄为什么拒绝父母的建议坚持留在家里?
  2.小珍最后来了吗?
  3.面对小珍的失约,宋庆龄心里是怎么想的?
  四、再自读课文,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五、检查字词的学习情况。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课内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用自己的话说说对“守信”两字的理解
  二、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1.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宋庆龄小时侯一件什么事,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生交流。
  3.课文从那些语句看出宋庆龄守信用呢?课件出示句子。
  (1)“你不是一直想去伯伯家吗?改天再教小珍吧。”爸爸说说完,拉起庆龄的手就要走。宋庆龄摇摇头:“不行!不行!小珍来到会扑空的,那多不好啊!”
   (让学生体会宋庆龄一直想去伯伯家,如此想去却不能去,表明了宋庆龄为守信用作出的牺牲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2)“那……回来你去小珍家解释一下,表示歉意,明天再教她叠花篮,好吗?”妈妈在一旁说。
   “不,妈妈。如果我忘记了这件事,明天见到她时,可以道歉;可是我并没有忘记,我不能失信啊!”
   (“不”“不能”让学生体会到宋庆龄坚守原则的品质。)
  (3)她一会儿拿起一本书看,一会儿又坐到琴凳上弹钢琴,平时很熟的曲子,今天却总是弹不准。可是,直到全家人吃过午饭回来,小珍也没有来。
   这两句写出了宋庆龄的什么呢?(表现了宋庆龄在等待小珍时焦急心情。)
  (4)妈妈心疼地说:“我的女儿一个人在家,该多没意思呀!”宋庆龄仰起脸回答道:“一个人在家是很没劲,可是,我并不后悔,因为我并没有失信。”
   从宋庆龄的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
   (体会到她是一个诚实守信、说到做到的人。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信守承诺。)
  4.分角色朗读,师读父亲、母亲的话,学生读宋庆龄的话。
  5.请同学们再读读人物的对话,在引用人物语言的时候,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三、演读结合感悟朗读。
  1.我们已经读懂了课文,你们想不想把课文内容用自己喜欢的语言表演出来?
  2.自由选择课文多演读几遍。(在四人小组中进行),思考相关问题。组内讨论交流:当爸妈刚刚离开时,宋庆龄在想什么?
  3.分角色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思考:
   宋庆龄等了小珍一天,小珍也没有来,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4、学生评议,教师相机归纳。
  四、教师小结。
   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标准,宋庆龄从小就重诺言、守信用,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五、课外积累:
   将你收集的有关“守信”的故事读给大家听。
 
 
  [2020-03-25]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我不能失信》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