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赵州桥》教学实录之一 | ||
---|---|---|
作者:佚名 |
(在提示课题和生字词教学以后) 第二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得很好。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赵州桥》。赵州桥这篇课文,跟咱们以前学过的别的课文有点不同的地方。咱们学过的好多课文都是写事的,写一件事。咱们想一想,赵州桥这课是写事的吗?生:不是。 师:它是写物的,写一座建筑。将来咱们到工作岗位也好,今天咱们学习也好,常可能遇到写一个建筑,写一件东西。比如我们秦皇岛,有一个闻名的山海关,假如你到山海关去了,别人没去过,向别人介绍一下,那你就写棗山海关。那篇文写出来的话,就跟我们这篇文的形式差不多。(提高声音,强调地说)所以这节课,我们好好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把闻名世界的赵州桥写好的。在写雄伟而美观的赵州桥的时候,他是怎样想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这节课研究这个问题。大家把书翻开,看看作者先从哪方面写的。谁来说说? 生:先写的是赵州桥在什么地方,是什么时间建造的,是谁建造的。 师:这位同学很动脑筋,课文先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下面就讲了为什么世界闻名呢?它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呢?所以第二段就写的是什么? 生:设计特点。 师:第二部分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除了写它的设计特点以外,还写了什么?再看,你说。 生:还写了赵州桥坚固不坚固,美观不美观。 师:你用的是疑问语气,应该用肯定的语气说,再说一遍。 生:赵州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师:对。所以第二三部分写的是赵州桥设计的特点和它的美观。最后,第四部分,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什么棗 生:智慧和才干。 师:现在我们来看,作者怎么写的赵州桥呢?(指板书)先写赵州桥建设在: 生:河上。 师:它是隋朝的棗 生:石匠李春设计的。 师:接着就写这个桥设计上的棗 生:特点。 师:和它的棗 生:美观。 师:最后,指出这座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棗 生:智慧和才干。 师:下边,咱们再细致地研究,看作者怎么写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找找是哪一段? 生:第二段。 师:看看这段共有几句话? 生:五句。 师:噢,没看清楚。再看。 生:六句。 师:几句呀? 生:六句。 师:第一句怎么写的? 生:赵州桥非常雄伟。 师:写它的概貌,就是说赵州桥给人一个总的印象是棗 生:非常雄伟。(板书:雄伟) 师:第二句,你说。 生:桥长五十多米,有九米多宽,中间行车马,两旁走人。第二句就写这个桥的长、宽。 (板书:长、宽) (老师让一个学生朗读第三句,接着又让另一个学生读第四句) 师:谁说三、四句写的什么? 生:这两句写的是桥的特点。 师:对,很动脑筋。第一句写赵州桥的雄伟,第二句写赵州桥的长和宽,第三句就开始写什么呀?(指上节板书) 生:特点。 师:第四句也写它的特点。看看第五句。 (一个学生朗读第五句) 师:你们说这句写的是什么? 生:写的是发大水时,河水可以从大桥洞上面的四个小桥洞流过。 师:这么复杂的话他说得很清楚。换句话说,这第五句写的是四个小桥洞的棗 生:作用。 师:最后一句,第六句。你读。 (一个学生读第六句) 师:这又写的是什么呀? 生:水流过…… 师:别着急,再想。你说。 生:写的是桥的设计。 师:还不全面,你说。 生:写的是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 师:一个创举,下面又接着写这样设计的好处。所以,第六句是小结。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它的好处是棗把这个长句子再读一遍。 生: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师:(在上节板书的边上又加写了:创举;既……又……)现在,我们来看,写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这部分,作者先说赵州桥非常雄伟,一句话,给人一个总的印象;然后写有多长多宽,具体地写是什么样的;最后,做了一个小结:这是个创举,既减轻了河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坏,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这个顺序,作者这个想法,你们记清了吗? 生:记清了。 师:按着这个顺序背一背。 (老师先借助板书引导着背诵,然后自由背诵,最后,又借助幻灯上的图集体背诵。学生基本上能背下来。) 师:很好,同学们背得差不多了,下课后再念念,把这段课文背熟。下面,我们看看写赵州桥非常美观的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生:主要写了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 师:这样的图案有几幅? 生:三幅。 师:好,现在谁说说这几幅图是什么意思?先看第一幅图。(再次复映图片) 生: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 师:第二幅图。 生: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 师:第三幅图。 生:双龙戏珠。 师:把这三个图案都写了,最后一句是怎么写的?你读。 生: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的一样。 (又让学生集体读一遍) 师:(总结)这段的第一句,说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告诉我们这段要写美观(指前节板书:美观)。下面三种图案分着写的,你们说,最后一句是写什么? 生:写的是栏板上的图案精美。 师:是指一个图案吗? 生:描写栏板上刻的全部图案的精美。 师:全部。不是一块,也不是两块,而是所有的。这就把这一段的内容作了一个总结。 现在我们能背过这段课文吗? (老师引导着背诵第三段,边出现图片边背,又让学生自由背诵,然后指名背诵,最后集体背诵。接着,又练习了词语的默写、造句。下课) |
||||
![]() |
摘自《春蚕网》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赵州桥》教学实录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