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赵州桥》(点仿) | ||
---|---|---|
作者:佚名 |
教学目标: 1.知道过渡句的作用,并会运用。 2.学习围绕关键句,把特点写具体的写法。 3.仿照课文《赵州桥》2、3自然段,用上含有“不但……而且……”这个关联词语的句子,来表达过渡的意思,写一写菊花。(或最想表达的,比较熟悉的事物。) 4.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在上课伊始,张老师先让孩子们进行“关联词”热身,回顾学过的关联词语,并让孩子们选择其中的一个关联词语来说说图片上的内容,以此来检测学生们掌握关联词语的情况。 之后,张老师出示《赵州桥》的第2、3自然段内容,让孩子们在这两个段落中寻找关联词语(既……又……;不但……而且……),并读出相关的句子。张老师通过孩子们找到的关联词,让孩子们抓住“既……又……”这个关联词从第2自然段体会桥的坚固。又让孩子们通过“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这句话,让孩子们预测第三自然段的描写内容。 在这里,张老师以桥上姿态各异的龙为例对桥的美观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让孩子们知道桥美在哪里?作者是通过什么方式写出桥的美观的。并让孩子们大胆想象除了书中描写的龙的姿态,赵州桥上的龙还可能会有什么形状的?以此来告知孩子们写一种事物我们既可以写看到,也可以写想到的。 “坚固和美观可以调换位置吗?”张老师用这个问题引发孩子们的思考,从而引出过渡句,并让孩子们再说一些这样的句子进行练习。张老师还出示了两组片段,让孩子们学着使用过渡句,为孩子们下面的习作做了铺垫。 张老师在进行仿写指导的时候,以菊花为例。先让孩子们说有关菊花的诗句,并让孩子们聊一聊与菊花相关的知识。有了前面的铺垫,张老师让孩子们先确定自己要写的有关菊花的两个方面,再让孩子们试着加上一个过渡句。为了让孩子们写出好文章,张老师还为孩子们展示了不同颜色,不同形态的菊花,以便于学生有更多的内容可写。 张老师的这节作文课,以仿写为主,从关联词入手,利用过渡句对孩子们的写作进行指导。以课本为依托,以教促写,捉住了三年级孩子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张老师虽然是让孩子们进行仿写,但是并没有限制孩子们的想象力,同时也非常重视对孩子们习作兴趣的保护。张老师的这节课让我对中低年级的仿写又有了新的认识,非常有幸能听到这样一节好的习作课。 |
||||
![]() |
摘自《Ailleen淡淡的人生梦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赵州桥变形记——教学处处有资源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