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之三 | ||
---|---|---|
作者:徐汇区向阳小学 陈芳 |
1.认识本课5个生字。理解“启示、证明”等词语的意思。正确区分近义词“敏锐、灵敏”。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3.继续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各种途径查阅有关资料。 4.了解飞机靠雷达在夜间飞行是人们从蝙蝠身上受到的启示,知道事物之间有着普遍联系,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科学家怎样从蝙蝠身上得到启示,使飞机能够安全夜航。 【教学难点】 蝙蝠飞行与飞机夜航之间的内在联系。 【课前准备】 组织学生从百科全书、词典辞海、互联网络等各种途径查阅、收集有关蝙蝠、雷达的信息资料。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揭示课题。 1.出示“蝙蝠”图,板书:蝙蝠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蝙蝠资料。 2.出示“雷达”图,板书:雷达。 请学生介绍自己课前了解的有关雷达资料。 3.板书,齐读课题。 师:这两者毫不相干,课题却用“和”字连接。这是为什么呢?学习课文后,我们就明白了。 二、自学课文,整体感知。 1.提出自学要求: (1)读一读: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说一说: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 (3)想一想:你有什么问题? 2.小组交流学习。 3.集体汇报学习成果。 (1)字词学习 重点指导“辨析组词”:摹 幕 墓 暮 慕 (2)开火车分节朗读课文,注意字字音准,句句通顺。 (3)说说你知道了些什么。 (学生的回答是多方面的,师注意适当点评,引出重点;同时进行语言规范表达的训练。 (4)提出不懂的问题。 (可能有关于试验方面;关于研究方面;关于仿生学方面;关于语言文字方面等等。师对学生的问题归类,简单的问题当场予以解决,有的则留待深入学习课文时解决。) 三、深入学习,突破难点。 1.了解三次不同的试验,理解“证明”一词并运用说话。 (1)指读有关句子,理解“证明”一词意思。(用可靠的事实来表明结论的真实性。) (2)三次试验怎样进行的?证明什么结论?轻读课文相关小节,完成表格。 试验次数试验方法试验结果试验结论 (3)根据三次试验内容,分别用“证明”一词说一句话。 2.学习科学家反复研究的内容,理解蝙蝠用嘴和耳朵探路的原理,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有关内容,边读边思考,动手画画蝙蝠探路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蝙蝠用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经过。 3.学习科学家发明雷达的内容,理解雷达在飞机夜航中的作用,并进行说话训练。 (1)读读课文,用文具摆摆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示意图。 (2)看着示意图,练习说话:雷达使飞机安全夜航的过程。 4.理解并说说蝙蝠和雷达之间的科学联系。 (1)小组讨论,给句式: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2)默读课文,思考:蝙蝠和雷达之间有什么科学关系?用“因为……又因为……所以”练习说说它们的科学联系及其依据。 小结: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四、课后质疑,总结全文。 学了课文,你们还有什么问题? 五、课后拓展。 1.初了解“仿生学”。 2.语言直播厅: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的一些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查阅有关资料,然后向同学介绍。 (例如:鱼类和舰船;苍蝇和宇宙飞船;水母和风暴预测仪等。) 【参考书籍】 《妙趣横生的仿生学》(《高科技启蒙文库》第二辑) 【参考资料】 蝙蝠:哺乳动物,头部和躯干像老鼠,有黑褐色细毛,四肢和尾部之间有皮质的膜,夜间在空中飞翔,捕食蚊、蛾等昆虫。视力很弱,靠本身发出的超声波来引导飞行。休息时用爪倒挂在屋檐下或树上,冬季在隐蔽的地方冬眠。 蝙蝠飞行时,每秒钟发出20-30次超声信号,甚至可达60次。当这种超声发出之后,碰到前面的物体,会立即折回来,传进耳朵里。于是蝙蝠就知道前面是什么东西,如果是障碍物,它就迅速避开;如果是食物,它便扑过去。蝙蝠就凭这种回波,来决定要前进还是转弯。因此,即使在夜间它也能飞行自如。 雷达:利用无线电波进行探测的装置。用来测定目标的方向、距离、大小等,接受的电波映在指示器上可以得到探测目标的影象。雷达广泛应用于军事、天文、气象、航海、航空等各方面。 超声:超过人类能听见的最高频率的振动波,每秒钟振动两万次以上,这种声音沿直线传播,有方向性。(人能听到的声音,每秒钟振动16-2000次) 荧光屏:示波器和电视机上显示图像的部分。 仿生学:模仿生物系统的原理来建造技术系统,或者使人造系统具有或类似于生物系统特征的科学。 许多研究仿生学的科学工作者选择了一些生物原型,通过大量的观察、试验、分忻和研究,从中探索它们可资模仿或借鉴的原理,用来发展新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大量成果。 |
||||
![]() |
摘自《长一校园》网站 | |||
上一篇 |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之二 | ||
下一篇 | 《蝙蝠和雷达》教学设计之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