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
《雪梅》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实验小学 郭新娟 |
1、认识“骚、逊、输”这3个生字,掌握“降”这个多音字,会写“降、阁、费、须、逊、输”这6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3、了解诗句的意思,领悟诗歌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我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借助注释理解诗意,明白人和事物各有长短、应取长补短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起兴趣 课件出示:同学们,老师为大家准备了几张图片,我们一起来静静地欣赏。师:你知道这是什么花吗?那你知道这种花在什么时节开吗?生答:梅花。师:说得对!这是梅花,在冬天开放,很美丽。特别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欢。自古以来,人们把雪和梅作为报春的使者。可是,今天雪和梅却争执起来了,怎么回事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雪梅》这首诗中去探个究竟。“雪梅”就是雪中的梅花。 二、初读古诗,解决生字词 1、群学:小组内采用轮读或赛读的形式朗读古诗,力争读准字音,组长点评,然后再汇报朗读,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多音字的发音。 出示:降xiánɡ(投降)jiànɡ(降落) 逊:半包围结构,可组词“逊色”。 输:左窄右宽,书写的时候要注意布局紧凑,撇、捺舒展。 2、刚才看到你们认真读书的样子,郭老师真为你们高兴,接下来同桌互读,有读的不正确的地方请告诉他。 3、指每组6号齐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当小老师来评价。 师:读诗就要字字入目,句句入心,请大家再读读这首诗,相信你们都能读正确读通顺,我们不光要读正确,还要读出节奏,这样才有诗味儿。这是一首七言诗,该按什么样的节奏来读呢。请同学们自己体会一下。(学生练读) 师示范朗读这首诗,并划分出节奏。 课件出示: 梅雪争春/未肯降, 骚人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 雪却输梅/一段香。 4、孩子们读古诗,讲究的是抑扬顿挫,节奏感出来了,诗的韵味也就出来了。 5、生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背诵。 三、品味诗歌 诗会背了,诗的意思知道吗?独学:根据注释,试着自己理解诗句的意思。 1、学习古诗,注释是我们的好帮手。结合注释,说说诗意。不理解的做上记号,和同桌交流。 师:我们在理解诗句的意思的时候,首先要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除了注释的重点词语,我们还要找出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向别人请教等方式理解意思。 2、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的意思。 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争春,彼此各不相让,谁也不肯认输,连诗人要评论它们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搁下笔来好好地想一想,煞费一番心思了。 三、四句意思:梅花在颜色的洁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气味的芳香上,却要输给梅花一段了。 畅所欲言,师进行引导。对说得好的同学及时给予表扬,对说得不准确的同学要及时纠正。 3、课件出示全诗翻译,学生对照全诗翻译纠正自己理解不准确的地方:梅花和雪花都认为自己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这让诗人难以评议梅和雪的高下,只好放下笔来。梅花虽然没有雪花那样晶莹洁白,但是雪花却少了梅花的一股幽香。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服输的语气;诗人为难的语气;各有长短的语气) 对学: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到梅花和雪花各有怎样的优缺点?从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梅花和雪花都有自己的优点,也有自己的缺点。这从后面两句诗可以看出来:梅花香,却没有雪的洁白;雪花洁白,却没有梅花的香气。从中我们能悟出什么道理? 课件出示:人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我们要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4、雪和梅争春,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没有梅花,就不能映衬出雪的洁白无瑕;没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显出梅花不畏风霜,吐露芬芳的高贵品格。怎样才能更完美呢?(板书:取长补短) 只有取长补短,既有晶莹洁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动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报春使者。其实我们同学中也有许多取长补短的事例如: 5、带着理解再读本诗。 四、谈雪梅、拓诗词。 1、简介诗人。这首诗的作者是卢悦,是宋朝人,他非常喜爱梅花,梅坡应该不是他的名字,而是他自号为梅坡,因为历史关于他的记载很少,所以到现在也不知道他的原名是什么,虽然不知道他的原名,但是他的作品却流传千古,成为不朽诗篇,来看他的第二首雪梅诗 《雪梅》(其二)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2、师读诗,简介诗意 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诗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师:古往今来,有不少诗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写。这是因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开放更显示出不畏严寒的高尚品格。如我们所学过的《梅花》一诗。 《梅花》作者: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3、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欢雪中的梅花,他曾写下这一首词《卜算子?咏梅》,我们一起来欣赏。 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4、总结。 孩子们,梅花自古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它却不一样,越是寒冷,越是风欺雪压,它就开得越精神,越秀气。所以,它象征着不畏严寒、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它被称为“岁寒三友”之一,还被称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们向梅花一样也能不畏严寒,在艰苦的环境中坚强不屈, 五、布置作业 1、默写《雪梅》。 2、搜集其他有关梅或雪的古诗。 六、板书设计 《雪梅》 卢钺 雪白 各有所长 梅香 |
|||||
![]() |
摘自《武功县实验小学》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雪梅》教学设计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