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牛和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三 | ||
---|---|---|
作者:陕州小学 李爱莹 |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着抓住有关语句,揣摩人物的心理活动。 2、通过反复读议课文,感悟课文内容,了解课文蕴含的道理,认识到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会得到不同的结果。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一张牛的图片、一张鹅的图片 板书课题:牛和鹅 提问:结合生活经验,说说你对它们的印象分别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同学们,让我们走进文本,看看文中的小朋友的观点与我们一样吗? 二、课前检测 1、认读词语。 第一行:无缘无故 一摇一摆 第二行:结实 胳臂 欺负 第三行:束缚 惹怒 衣襟 第四行:似的 挣脱 尽管 扇动 有这些词你想到了什么? 2、出示: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 三、自主学习 自学要求:大声朗读全文,思考: 1、用横线画出之前“我”对牛和鹅的态度,批注感受。 2、用曲线画出之后“我”对牛和鹅的态度。 3、红笔画出在鹅的面前“我”表现的语句,批注感受。 4、蓝笔画出在鹅的面前金奎叔表现的语句 四、合作交流 1、引读第一、二自然段,先联系句子中“牛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牛大”和“鹅的眼睛看人,觉得人比鹅小”体会牛是怕人的,鹅是不怕人。再扣住两个“都”字引导学生联系课前阅读的传说和小资料思考“为什么大家都这样说,而且我们都很相信这句话?” 2、导读第三自然段,透过三个“敢”字(敢,甚至敢,还敢),抓住“拍、摸、触、刮、扳、叫、骑”等词语品读出“我们看到牛,一点不害怕”。 3、导读第四自然段,透过两个“才敢”,抓住“总是、远远地、安全的地方、要是……就……、绕个大圈子”等词句读出“我们看到鹅,那就完全两样了——害怕。紧密联系第一自然段中对应的语句感受两者的因果关系,并在反复朗读中加深体会。 4、教师顺势小结:我们对身躯庞大的牛一点不害怕,甚至还去欺负它;对小小的鹅却心怀畏惧。可是后来呢?引导学生速读课文第十二自然段,找找答案。 联系第十二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懂我对鹅不再害怕,对牛也不再欺负。 质疑“是什么让我有这样大的转变呢?”自然过渡“这和我经历的一件事情有关。” 5、精读故事,读出情趣,读出差异。 (1)、学生轻声读课文的第5——7自然段,看看在鹅的面前“我”表现得怎样。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有关语句。学生的回答可能不按叙述顺序。等他们找到这些语句后再逐句导读。 课件出示第一句:“我们马上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他们看见了会追过来。”扣住“马上不响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很害怕、怕”等词句读出我的“怕”。 第二句:“孩子们大喊了一声,急急逃跑。”要学生联系鹅的表现:“鹅听见了,就竖起头来,侧着眼睛看了看,竟爬到岸上,一摇一摆地、神气地朝我们走过来;还伸长脖子,“吭吭”地叫着,扑打着大翅膀,就像眼里根本没我们似的”来理解,紧紧抓住写鹅动作、神态的词句,“就像眼里根本没我们似的”引导学生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对应的句子。从而体会孩子们的“急”。 第三句:“在忙乱中,我的书包掉了,鞋子也弄脱了。我想,它一定要把我咬死了,我就又哭又叫:“鹅要吃我了!鹅要咬死我了!”联系带头的鹅前后的表现,尤其是描写生动的动作词句,抓住“我”的想法与语言体会“我”的狼狈。 再引导学生朗读这一部分的课文,联系第一段中的有关语句,从而感受到鹅的不可一世,“我”有怕到急到狼狈不堪的变化过程。 (2)、学生轻声读课文的第八——十一自然段,看看在鹅的面前金奎叔的表现。 引导学生交流,相机出示有关语句“飞快地走了过来,一把握住了鹅的长脖子。”“可是金奎叔的力气是那么大,他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抓住句中“飞快地走、一把握住、轻轻地把鹅提了起来”等词句以及他的话“鹅有什么可怕的!会把你吓成这样。”联系写鹅的语句,如“鹅用脚爪划他,用嘴啄他”“老雄鹅害怕了,好不容易挣脱束缚,张开翅膀,连飞带跳“拍拍拍”地落到了池中。这一下,别的鹅也怕了,纷纷张开翅膀,跳到池里,逃命了”体会金奎叔对鹅不怕,而鹅却相反惧怕金奎叔了。 在对比朗读中加深体会金奎叔不怕鹅,我怕,而鹅对我俩的态度也是截然相反的。 五、质疑探究 鹅还是那群鹅,而“我”和金奎叔在它们的面前表现得怎么会截然不同?通过品读第九——十一自然段的对话加深感悟。重点引导读懂金奎叔的话,“凭这点”联系上文“我”的话理解,“咱们可不答应”联系上面写金奎叔对付鹅的语句以及下面的“掐”、“扔”“别再怕”等理解。 品读末尾,联系实际,读出道理。 引导阅读课文第十二——十三自然段。 出示“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引导学生思考两半句分别是从谁的角度说的,各有什么看法?以接读的方式理解因为从鹅的角度出发,它虽然把我们看得比它小,但从人的角度出发,可我们实在比它强呀!此外还要引导读懂“我”对牛不再欺负了。 引导学生品味出金奎叔的话对“我”的影响之大。 六、回顾课文,总结升华。 同学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取得的结果也会不同。 同学们,老师带给大家相关的成语、名言,让我们共勉! 七、拓展延伸 积累有关角度的成语,名言。 八、课堂检测 1、填空(必做题) (1)《牛和鹅》是由著名儿童文学家( ),文章记叙了作者小时候( )的经历,告诉我们( )。 (2)“我”怕鹅,结果( )。 (3)“我”不怕鹅,结果( )。 (4)写出有关“角度”的成语:( )、( )、( ) (5)写出有关“角度”的名言:( )。 2、“畅所欲言”(选做题) 谈谈当自己和师长就某事的看法不一致时该怎么办? 九、布置作业 推荐阅读:读与“角度”这一主题有关的故事《丢失的骆驼》、《两个农夫》、《烦恼的老太太》; 板书设计 牛 和 鹅 前:不怕、欺负 绕开、害怕 ? 后:尊敬、不欺负 不怕 (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结果) |
||||
![]() |
摘自《卫静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牛和鹅》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之二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