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语文园地》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1.通过交流知道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学习方法,同时了解作批注的方法及作批注的好处。 2.认识“韭、芥”等8个生字,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识记生字。 3.了解“碰钉子”“破天荒”等双关语的意思及使用方法;能用动作描写表现词语的意思。 4.积累名言警句。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积累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平台 1.过渡:同学们,一边阅读一边作批注是很好的阅读方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批注的相关知识。 2.导学:先自由读读“交流平台”的内容,看看从中你能得到关于批注的哪些信息,想好后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3.汇报交流。其他学生补充。 4.导学:读书其实就是读自己,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怎样评价文章好的地方,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给文章作批注呢?我们一起练习一下。出示文章《五彩池》和《跳水》。学生尝试作批注。 5.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相机指导: (1)标画关键词语。 如《五彩池》中的“没想到今年夏天去四川松潘旅游,在藏龙山上,我真的看到了像瑶池那样神奇的五彩池。”(我喜欢“没想到”和“真的”这两个词语,它们写出了作者看到五彩池时惊喜的心情。) 又如《跳水》中的“等孩子一浮上来,水手们就立刻抓住了他,把他救上了甲板。”(我喜欢关联词语“一……就……”,它写出了水手们救人时急切的心情和快速的动作。) (2)标画运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 如《五彩池》中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我喜欢这句话是因为它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水池比作葫芦、镰刀、盘子和莲花,形状千奇百怪。它这样一比喻,我读着就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3)在标点符号的运用处批注。 如《五彩池》中的“池边是金黄色的石粉凝成的,像一圈圈彩带,把大大小小的水池围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有像葫芦的,有像镰刀的,有像盘子的,有像莲花的……”(省略号写出五彩池的形状不仅仅是作者描述的这几种,还有很多,让我对五彩池的美丽产生更多的遐想。) (4)在描写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精彩之处批注。 如《跳水》中的“猴子还不时回过头来逗孩子生气。爬到了桅杆的顶端,它用后脚钩住绳子,把帽子挂在最高的那根横木的一头,然后坐在桅杆的顶端,扭着身子,龇(zī)牙咧(liě)嘴做着怪样。”(“爬到”“钩住”“挂”“坐”“扭”和“做”等动词写出了猴子的调皮捣蛋。) (5)在疑惑之处作批注。 如《五彩池》中的“池里的水好看极了,有五种颜色,红的,黄的,绿的,蓝的,紫的。”(这里“红的”“黄的”“绿的”“蓝的”之间为什么不用顿号,而用逗号呢?是为了表达池水好看吗?) 6.教师小结:阅读最重要的就是读出自己独特的体验,同样一句话,一个词语,每个人的理解就不一样;同样的文字,同样的人,不同的心境,不同的时间,感受也有变化。给文章作批注,就是记录自己当时的读书体会。习惯养成之后,读书理解能力会增强,读书兴趣就越浓,读书就成为一种有思考的行为了。 二、识字加油站 1.过渡:一篇篇精美的文章滋养着我们的精神世界,一种种蔬菜则丰盈着我们的生活。下面让我们一起“逛逛”菜市场。 2.出示图片,指生说名字比赛。 3.图片旁对应出示菜名,学生尝试认读,不认识的生字相机出示拼音。 4.观察图片,这些蔬菜可以分为哪几类?说说你的理由。 叶菜类:韭菜、芥菜、芹菜、青蒜。 根菜类:莲藕、红薯、芋头。 果菜类:辣椒。 5.出示菜名,学生小组内朗读并识记生字。 6.学习叶菜类蔬菜。 jiǔ jiè qín suàn 韭菜 芥菜 芹菜 青蒜 (1)指名读,开火车领读。 (2)去掉音节指名读词语。 (3)去掉“菜”和“青”字,点读生字。 (4)引导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①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的规律来进行识记“芹”“芥”“蒜”。 ②利用字谜识记“韭”字。 (5)游戏:找朋友。 三个学生拿图片,三个学生拿词卡。找到朋友后用对应词语说句话。 7.学习根菜类蔬菜和果菜类蔬菜。 jiāo ǒu shǔ yù 辣椒 莲藕 红薯 芋头 (1)指名读,开火车领读。 (2)去掉音节指名读词语。 (3)点读生字:椒、藕、薯、芋。 (4)引导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5)练习巩固。 ①连一连: 上面一行出现:莲藕图 芋头图 辣椒图 红薯图 下面对应图片出现词语:辣椒 红薯 莲藕 芋头 ②选一选: 第一行出现:A.韭菜 B.红薯 C.芹菜 第二行出现:其中( )属于根菜类蔬菜。 ③猜一猜: 身处污泥未染泥,白茎埋地没人知。生机红绿清澄里,不待风来香满池。( ) ④送小鱼回家游戏。 课件出示8条小鱼的图片,图片上分别有“藕、椒、芹、薯、芥、蒜、芋、韭”8个生字。读对一个小鱼图片上的生字,成功帮助小鱼回家。 三、教师总结,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词句段运用 1.过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先来进行“读词语猜意思”的游戏比赛,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2.导思:你在学习或生活中“碰过钉子”吗?请举例说明。 (1)出示词语:碰钉子。 (2)学生读词语,举例子。 (3)导思:什么时候可以用“碰钉子”这个词语? (4)教师小结:做事遭到拒绝或者受到挫折时,可以用“碰钉子”这个词语。我们把这样的词语称为“双关语”。 3.课件出示词语: 打头阵 挑大梁 占上风 破天荒 栽跟头 敲边鼓 开绿灯 碰钉子 (1)多种形式读词语:指名读,小老师领读,同桌互相检查读。 (2)学生猜意思,并想想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它们。 4.小组讨论交流。 5.汇报交流,教师相机点拨指导。 6.你还知道哪些双关语?说说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的它们。 7.导学:一个个词语浸润着我们的生活,一个个传神的动作又可以传递一个奇妙的词汇,你信吗? (1)出示句子: ☆我们马上都不说话了,贴着墙壁,悄悄地走过去。我的心里很害怕,怕它们看见了会追过来。 ☆妈妈一走,我就把屋里所有的灯都打开,然后钻进被窝,蒙上头,大气都不敢喘。 自由读句子,边读边想象画面。 ①读一读,圈出上面两段话中表示动作的词语。 ②想一想:从这些动作描写中可以体会到“我”当时的心情分别是什么样的吗? ③带着体会再读这两段话,关注动词的恰当运用。 (2)选择词语,尝试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们。 ①出示词语: 害怕 生气 自豪 快乐 着急 伤心 ②自己比赛读词语。 ③选择词语,仿照例子用动作描写来表现它们。 ④组内交流修改。 ⑤全班交流分享。 二、日积月累 1.过渡:“双关语”的美妙和动词描写的作用让我们感悟到词语的神奇,接下来我们就走近名言警句,去品读精练语言的美妙。 2.初读名言警句。 (1)借助拼音自由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谬”的读音为miù,“祸”的读音为huò,“驷”在这里读sì。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巩固。 ①同桌合作读。 ②男女生合作读。 ③齐读。 3.理解名言警句的意思。 (1)结合插图说一说对名言警句的理解,教师相机引导。 (2)播放视频讲解动画。 (3)思考在什么情况下运用。 4.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接龙背诵。 (3)齐声背诵。 (4)配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 1.把学到的名言警句背给家人听。 2.搜集名言警句。 |
||||
![]() |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