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走月亮》教学片段之二 | ||
---|---|---|
作者:黄细缨 |
在教学小学语文第七册《走月亮》时,让学生交流读懂的内容。 师: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生1:我和阿妈走,月亮仿佛也在走。 生2:我知道了当地的一个风俗,收庄稼前,要先把道路修一修。 生3:果园里的水果很丰富。 生4:月亮是从洱海升上来的。 师板书“洱海、点苍山”,并介绍这是在云南。 生5:这个夜晚很美。 师:美在哪? 此时学生说不出。 师:自己读,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反思: 从以上五个学生的发言中,我们发现生5的回答正是大部分学生的一个普遍的学困点,是课堂中的一个很好的生成点,也是一个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因为这样的散文学生读了只能初步感受到“美”,而对“美”在哪,却难以言说,这是学生真实的阅读现状。我在引导的时候,如果能先引导学生找一找哪些段落描写的是夜晚的美丽呢?然后让学生再读读,画出让你觉得美的地方。最后通过交流,进一步引导学生“想象——美读”,借助语言想象画面,通过品味语言,来感受月色下的美丽。效果可能会好很多。 |
||||||
![]() |
摘自《海西教育网》网站 | |||||
上一篇 | 《走月亮》教学片段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