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海上日出》片段赏析之一 | ||
---|---|---|
作者:杨敬莲 |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提供的文章〗 (1)说一说图1景象。 (2)指名读文二三段,边听边想象。 (3)用投影片帮助理解。 (4)理解重点词语。 天水相接、范围、目不转睛、一刹那 (5)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讲读第四五段。 (1)有云时,太阳出来后又是怎样的景象呢? 出示挂图2,指导观察。 由于阳光的作用,云有什么变化? (2)指名读第四五段。 想象太阳躲进云层里和太阳透出重围时,云和海水的变化。 (3)理解第四五段,读读想想。 (4)读第五段,体会“镶”“透”“染”等词的好处。 (5)读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讲读第六段。 (1)读文,“奇观”? (2)这伟大的奇观指什么? (3)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4)用“这不是……么”的句式表达有什么好处? [评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片段的教学中,教师力求使学生在相互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在对课文的理解时注意培养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造精神,体现了教学的开放性;教师让学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感。这样,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词语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教给了学生发散性思维方式,让学生有了发言讨论的机会,因而主动参与意识强烈。 |
||||
![]() |
摘自《老百晓在线》网站 | |||
上一篇 | 读文作画评画学文——《海上日出》第3自然段教学新探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