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八册“诺曼底号”遇难记教学设计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时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新洲区辛冲镇中心小学 余建全
   
 
  学习目标: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
  学习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印象最深)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说说为什么)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围绕中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
   (“……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那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作声,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法救不出去。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疑惑一: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疑惑二: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
  4、揭开两个疑惑我们逐渐开始了解哈尔威船长,我们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深化认识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什么?
  2、如果你是船长,当你随着船慢慢下沉,你会在心里说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3、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板书设计
  21、“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         临危不俱、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
 
 
  [2020-04-04]  摘自《新洲小学语文教师之家》网站
 
     
上一篇  在品读中体会——《“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下一篇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时教学设计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