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时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新洲区辛冲镇中心小学 余建全 |
1、学会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哈尔威船长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崇高品质,体会他的伟大人格。 学习重点:“诺曼底”号被碰撞后船长是怎样做的? 学习难点: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抓住相关的段落反复读、感悟,小组讨论并联系《跳水》一课中船长的做法去考虑,交流中加上教师巧妙地引导、点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课时 学习过程: (一)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二)配乐朗读整体感知 1、听范读录音,进入意境,感受故事内容。 2、自己读课文,继续感悟。 (1)读出自己印象最深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印象最深) (2)说出给自己印象最深的人物。(说说为什么) (3)说说还读懂了什么?有哪些问题?(围绕中心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尊黑色的雕像”指什么?有什么含义?) (三)合作学习深入探究 1、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深入感悟。 2、小组交流。 3、汇报探究结果。 关于“船长为什么用枪威胁逃生的人”这一问题的交流,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1)船长开始是怎样指挥救助工作的? (“……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断后。必须把60个人救出去”) 引导:从这简短有力的语言中,悟出点什么? (能悟出至少两点:工作安排得有顺序,有目标;船长一心为他人着想,丝毫没有考虑自己。) 指名朗读船长的这番话。 (2)船长在怎样的情况下用枪威胁逃生的人?效果怎样? (“船员赶紧解开救生艇的绳索。大家一窝蜂拥了上去,你推我搡,险些把小船弄翻了。……人们都像疯了似的,乱得不可开交。”在这样的情况下,船长想到用枪帮助维持秩序。“那个男人胆敢冲在女人前面,我就开枪打死他。”这样一威胁,效果果然不错。“大家立刻不作声,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救援工作进行得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 (3)议一议船长采取用枪威胁逃生的人的做法怎样? (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必要。因为如果乱下去,可能死路一条,谁也法救不出去。船长用枪威胁男人,是为了救出更多的人,包括男人在内的船上一切人。结果证明船长没把自己安排在救助人员当中。船长采取这种做法反映了他的机智,和《跳水》一文中的船长一样机智。) 疑惑一:哈尔威船长说:"必须把60人救出去。"文章指出:"实际上一共有61人,但是他把自己给忘了。"船长真的把自己忘了吗? 疑惑二:哈尔威船长,他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哈尔威船长在沉没之前,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吗? 4、揭开两个疑惑我们逐渐开始了解哈尔威船长,我们用四字短语来概括你心中哈尔威船长的形象? 针对“这尊黑色的雕像”,应探究出如下内容: (1)“这尊黑色的雕像”,指随船深入大海的船长的形象在黑夜中像雕像。 (2)把结尾部分用字幕片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反复读,抓住“钢铁铸成的,纹丝不动”体会船长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形象;再联系前面船长争分夺秒救助他人的情形,充分认识船长的人品。 引导:综合全文,船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被救助的人眼里呢? (3)船长是一个舍己救人、临危不惧的人,在被救助的人的眼里,船长则更加可敬可爱,他的形象与品质将永远留在人们心中。 (4)用“这尊黑色的雕像”暗示了船长这一人物的品质与壮举深深刻在人们心中,永不磨灭。 (四)深化认识升华情感 1、如果你是生还者之一,你想对船长说什么? 2、如果你是船长,当你随着船慢慢下沉,你会在心里说什么? 3、读了这篇课文后,你想对自己说什么? (五)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这个感人的故事。 2、把学文后的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 3、摘抄最使你感动的句子或段落。 板书设计 21、“诺曼底”号遇难记 指挥救人:镇定自若 船长 临危不俱、舍己救人 壮烈殉职:纹丝不动 |
||||
![]() |
摘自《新洲小学语文教师之家》网站 | |||
上一篇 | 在品读中体会——《“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
下一篇 | 《“诺曼底”号遇难记》第二时教学设计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