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下第四单元是动物单元,三篇名家写小动物的文章语言精道,章法明了,是学习写作方法的经典范本。在教学时,我就引导学生反复品读,抓住关键语句重点学习作者如何写出动物特点,体会作者言语间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而这一单元的习作就是《我的动物朋友》,习作是否能写好,其实也能看出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这几篇课文。
在引导学生读懂习作要求后,我重点指导了如何写小动物的外形,因为这方面的描写是三篇课文中所没有的,我们一起研读例文、一起讨论,发现要想写好小动物的外形,可以采用“有顺序、有特点、用修辞”的方法,在讨论完后,我没有让学生继续学习怎样写其他部分,而是把时间留给了他们,让他们马上写一写小动物的外形。写完后,我请了三位学生朗读了他们的片段,并引导学生进行点评,然后再自己修改,同桌互评。当大部分学生都能把小动物的外形写具体、并能抓住特点来写后,我再引导学生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介绍动物朋友的一到两个特点……
不到两节课的时间,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他们的初稿。这一次,我没有像以往一样,帮他们修改草稿,而是把主动权交给了他们,让他们在四人小组里有顺序地读、评、改……看到可以自己改草稿,学生都很兴奋,一个个都认真地倾听、努力提出自己的修改方案。看着他们认真的样子,其实,我心里还是有点没底的,毕竟平常的练笔中常常有不如人意的文章,但没有经历,怎么可能成长?在小组内互相评改完后,学生把大作都誊写到了作文本上,之后,我又组织了一次评改,这次,还请他们在大作本上留下了“评语”,真别说,信任的力量还是无穷的,学生写的评语还是有模有样的,瞧:“用了拟人、比喻的等修辞手法,写得也很有顺序,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只可爱的小猫。”“用了明贬实褒的手法,富有童趣。”……真是惊喜多多。
其实,更大的惊喜还在这次期中检测中,这次的作文题目还是《我的动物朋友》,从整个年级的试卷来看,我们班大多数孩子的习作都能抓住动物的特点来写,能用上总起句、过渡句等,我想,这是与他们自己亲历了“习作——修改——评议”这样的经历有关,看来,只有教师学会“偷懒”,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