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课后习题,学生语文学习的“支架” ——统编教材五年级上册 课后练习的内容介绍、主要特点及运用策略 |
||
---|---|---|
作者:望江县华阳中心学校 孙江红 |
关键词:统编小语教材 课后练习 内容介绍 主要特点 学习方策 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中,除略读课文外,每篇课文后面均编排有练习题。这些练习题是编者根据课文内容精心设计的,是对课文重点、难点的提示,是课堂教学目标的一种呈现,我们教者要准确把握编者意图,充分而有效地运用好课后习题,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以“部编本”小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对教材课后习题的内容、主要特点及运用策略等方面展开研究,希望能有效促进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语文素养。 一.全册课后练习的内容介绍 (一)全册课后练习内容列表呈现
(二)与人教版教材课后练习数量的比较 “部编本”五年级上册教材共有课文27篇,其中精读课文21篇,略读课文6篇。共编排课后练习题64道。略读课文课后没有练习,但课前有阅读提示。课后练习最多的课文是《将相和》、《圆明园的毁灭》这几篇,有课后练习题5道,每篇精读课文课后习题平均为3.05个,全册平均每篇课文课后练习2.37个。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材共有课文28篇,还安排一个综合性学习单元,其中精读课文14篇,略读课文14篇,共有课后习题65道,每篇精读课文课后习题平均为4.64个,全册平均每篇课文课后练习2.32个。相比人教版册教材,统编版教材课文练习题有所增加。但统编教材精读课文的篇数比人教版教材要多,因为略读课文课后都没有安排练习题,所以统编教材每篇精读课文设计的习题比人教版的要少。 二、部编版课后练习题的主要特点 部编版教材是立足原有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重组、修改和完善的,与人教版相比,在知识系统、助读系统、选文系统、练习系统等方面都呈现出了独有的优点与特色。下面仅就练习系统中读书类和练笔类习题,与人教版进行简单的对比分析。 (一)读书类 1.表述准确,更有可操作性。 与人教版相比较,部编版教材对于朗读能力的训练上,目标更明确,提供的方法指导也更利于操作。如《圆明园的毁灭》一课,人教版的课后朗读要求是: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而部编版教材的课后朗读要求是: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反复朗读,读出情感的变化。默读课文,是前几个单元训练“读书要有一定的速度”这一语文要素的强化,读出情感的变化,则是在默读思考,感知情感变化的基础上,通过反复朗读来体验情感的变化。这样有梯度、有层次的训练,让教师在指导朗读时就有了明确的目标和切实可行的抓手,学生的朗读能力也有了提升。 2.训练集中,目标意识更强。 部编版第二单元主要学习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集中训练阅读速度。助读系统中,每篇课文都关注了读书所用的时间,了解了哪些内容,交流读书体会等,但训练点又有所侧重,《搭石》侧重训练“集中注意力、不要回读”;《将相和》侧重训练“尽量连词成句地读,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侧重训练“借助关键词句提高阅读速度”;《冀中的地道战》侧重训练“带着问题读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学生可以在阅读中反复训练这些方法,不断丰富阅读经验,从而迁移运用于今后的阅读实践。 (二)练笔类 1.有梯度,写作导向性更明确。以《落花生》一课为例,人教版练笔要求是“作者由落花生领悟到了做人的道理,你从身边的事物中领悟到了什么?试着选择一种事物写一写。”部编版练笔要求是“花生会让我们想到那些默默无闻作贡献的人。看到下面的事物,你会想到哪些人?选择其中一个,试着写一段话。竹子梅花蜜蜂路灯”比较两个版本的小练笔要求表述,不难发现,人教版表述比较抽象,学生很难找到具体的练笔对象,而部编本就不一样,列举了四种学生熟知的事物,学生自然能联想到这些事物与一些人之间的联系,再结合课文所学到的表达方法来创作,自然有话可说,这也与单元训练重点非常契合。 2.接地气,更贴近学生的生活。部编版教材编写一大特点就是非常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如:《慈母情深》一课的课后小练笔:联系上下文,说说为什么“我”拿到钱时“鼻子一酸”。你有过“鼻子一酸”的经历吗?试着写一写。这里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鼻子一酸”时的真切感受,就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感受,写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出最真挚的情感。这样的练笔,更能够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从而创作出精彩的语言。 三、部编本教材课后练习的运用策略 (一)利用课后练习,引导学生课前预习 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引导学生课前做好充分的预习必不可少。如何提升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与效果,教师可以利用课后练习来作为参考依据和材料。比如《猎人海力布》一课。这是以“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单元选文,训练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和“提取主要信息,缩写故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课后习题按照四个层级进行课前预习。 一读:结合课后第一题要求,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让学生用前面单元“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的标准速读课文,并提取文中重要信息,了解课文写了海力布的哪几件事。 二说:结合课后第二题要求,试着以海力布或乡亲们的口吻,讲一讲海力布劝说乡亲们赶快搬家的部分。让学生将故事讲给同伴或家长听,学生可以在中年级“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基础上加入自己的理解与想像进行“创造性复述”,目的是引导学生把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吸引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培养丰富的想象力。 三写:结合课后小练笔要求,根据课文内容,给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写一段话,简要介绍它的来历。这是训练学生提取故事的主要信息,用摘录、删减、改写、概括等方式缩写故事,尽量做到事件完整、情节连贯。 四拓展:结合语文园地“快乐读书吧”的要求,阅读、搜集其他民间故事,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课外阅读的成果,一起感受阅读民间故事的快乐。 这样的预习,不仅培养提高了学生预习的能力,也为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提供了保障。 (二)结合课后练习,精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制定,是组织课堂教学的灵魂。教材的课后练习就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的一个很好的抓手。教者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要结合学段特征、教材特点、学情分析以及单元训练重点等。如《搭石》一课,新旧两个版本编排单元主题和语文核心素养训练点就不一样。人教版将这篇课文安排的四年级上册“爱的力量”这个主题单元,而部编本则将其安排在“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主题单元。部编本课后安排了两道习题: 1.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 2.说说课文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从哪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因为单元主题和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不同,那么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和教学设计时,就要结合课后习题合理取舍,做到科学而精准的定位。为此,笔者将部编本教材《搭石》一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记下读书时间,能集中注意力,做到不回读。 2.了解课文内容,交流分享读书体会。 3.品读作者细致描写的典型事例,抓住关键词句,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确定这样的教学目标,教者就能很好把握住课堂教学的方向,让教学流程紧扣教学目标和重点训练的语文要素,从而使得教学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三)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设计教学环节 部编本教材课后练习系统,体现了每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每一课的课后练习的编排,又是有层级、有梯度的,契合了单元主题和训练语文要素。教者可以巧用课后练习,优化设计课堂教学环节,以取得更佳的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忆读书》课后有三道练习题: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说说冰心回忆了自己读书的哪些经历,她认为什么样的书才是好书。2.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3.你是否赞同作者的这种读书方法?和同学讨论,说明理由。 教者在教学设计时,就依据课后习题,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活动: 1.初读,感知内容。引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用符号圈画梳理出冰心读书经历和读书感受的重要信息。 2.品读,赏析课文。抓住文末“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其中深意,并结合自身的读书经历,谈对“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这句话的体会。 3.细读,习得方法。借助梳理出的读书方法,如,“一知半解地读”“反复读”“比较读、挑选读”等,引导学生交流自己读书时是否用到过作者谈到的读书方法,自己还有哪些好的读书方法进行分享。 在进行第三环节的教学时,教者巧用课后习题第三题,设计了一个“辩论赛”,正反两方各持不同观点,进行阵锋相对的辩论。学生在经历这场辩论之后,对作者的读书方法和读书经历有了更深刻的感悟。这样来优化教学环节,学生参与其中,真切体验,激发了兴趣,激活了思维,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部编版教材课后练习系统的编排,是编者们的匠心独运,为教师落实语文要素的训练,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提供了支架,我们教者要准确把握编写意图,合理开发利用,真正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价值。 |
||||||||||||||||||||||||||||||||||||||||||||||||||||||||||||||||||||||||||||||||||||||||
![]() |
摘自《韩吉旺第四届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小学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
下一篇 |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五年级上册介绍及教学注意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