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九册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札记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札记  
作者:武进区戴溪小学 许建生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诗句)这是五语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导语。该单元的语文要素是“结合资料,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情感。”“学习列提纲,分段叙述。”该单元包括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示儿陆游、题临安邸林升、己亥杂诗龚自珍)、《少年中国说》(节选)梁启超、《圆明园的毁灭》《小岛》,如何处理好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关系,以《圆明园的毁灭》为例,作简单回顾,并试图提炼出一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这篇课文的教学有这样几个特点:
  (一)从高处立意,整体设计教学框架。
  《圆明园的毁灭》是一篇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好文章。突显情感与文本的共鸣是我设计教学的基点。学习2-4自然段时,要把学生带入到热爱、赞叹圆明园的享受中;学习第5自然段时,要让学生深切体验到失去圆明园的痛心、愤怒和惋惜之中。从而产生极大的心理反差,达到艺术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文本的表达特点,扎实语文双基教学
  1.学习相关四字词语,初步感受圆明园的瑰丽与华贵。2.找出文中概括介绍圆明园的句子,整体感受圆明园的地位与价值。(①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②圆明园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③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3.抓住句式和标点特点,体会文本表达密钥。(有……也有……;有……也有……;还有……;不仅……还有……关注其中三处分号的用法。)
  (三)借助媒体资源,为体悟文本情感推波助澜。
  在现代教学中,不难获得相关的教学资源,关键是资源的选择、与文本的融合以及如何最大化地发挥资源的价值。
  这一课用到的图片资源有:圆明园遗迹、“买卖街、山乡村野、安澜园、狮子林”等图文资料,如对“买卖街”的介绍是:“买卖街是一座舍卫城,城内街道、店铺、商号、旅馆、码头应有尽有,如果皇帝要逛街,宫女、太监等几百人就扮成商人、买卖人、游人,特别热闹繁华,真的像个买卖街。”对“安澜园”的介绍是:“安澜园位于长春园内,是仿造江南四大名园之一海宁的“安澜园”建造。乾隆皇帝六下江南曾有四次住在海宁的安澜园。”在欣赏环节的下面,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在这些美景中,你最喜欢的是哪个景点?假如我们穿越时空,来到200多年前的圆明园,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四)感情朗读,抒发心中抑郁不平的情感
  在段落的教学中,我努力做到以学文为主,媒体为副,避免学生的注意力过多地关注热闹的信息,而忽视了语言文字的学习。第5自然段是教学的高潮,我也是从朗读入手,引导学生划出关键字词,初步说说自己的感受。接着我播放了“火烧圆明园”的高清视频,触目惊心的画面、愤慨激昂的解说,无疑是最好的资料,一下子点燃了学生的内心情感。此时,我引导学生再次朗读改写后的3-4节,“金碧辉煌的殿堂没有了,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也没有了;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没有了,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也没有了……”“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没有了,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字画没有了,各种奇珍异宝也没有了……”并配以“向外溶解”的退出效果,达到了一种身心合一的教学效果。接着呈现“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放大“就这样”三字,边读边谈从中得到的感受。学生的情感再一次得到升华。
  (五)拓展延伸,将学习引向深处
  1.课后练笔:假如你正站在圆明园的废墟旁,你想说些什么?假如你和朋友站在圆明园遗迹旁,你打算向他介绍些什么呢?(圆明园的景观、英法联军的罪行、是否支持重建圆明园)2.拓展阅读闻一多《七子之歌》(节选)、冯亦同《和平宣言》(节选)。3.联系《少年中国说》《厉害了,我的国》等资源,小组讨论:今天的中国少年,应该有怎样的使命担当?
 
 
  [2021-05-24]  摘自《常州市武进区戴溪小学》网站
 
     
上一篇  《圆明园的毁灭》教学反思之二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