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十册教材分析  
  题型多样 内容丰富
——五年级下册课后思考题题型特点以及指导方策
 
作者:麦元中心学校 王海燕
   
 
  《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1—6年级)由教育部组织编写,北京大学中文系温儒敏教授担任总编,教材经过许多专家的修改、完善,还做了大量的试教,最后保证了教学的适切性。统编教材的课后思考题和之前的教材对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编者用心良苦地为孩子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课后练习题,让孩子们学好语文,用好语文,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观察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五年级下册的每篇课文的课后思考题,形式多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想象类的问题,梳理课文内容,课外延伸,创造性的问题,走进生活用好语文,在教师的教学中用好这些课后练习题就是达成了教学目标,对提高课堂的实效性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可是,在偌大了教师队伍中,不是所有的语文老师都重视思考题这个重要的角色,有的老师心中没有思考题,上课只有自己设计的流程和自己设计的问题,课堂上走完流程就算了事,把课后思考题抛之脑后,我们都知道这样做违背了编者的意图,枉费了编者的心血,顾名思义心中没有思考题也降低了语文的效率。
  那么,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课后练习题有哪些种类,怎样用于教学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呢?

  一、课后练习题的种类
  (一)从内容上出发
  1.读出答案
  整本书有许多课后练习题可以通过“读”从中找出答案的题型,编者的目的就是为了引导写生读。读的方式有很多种,这类题型就是让孩子带着问题去读,心中装着“?”去思考读。比如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祖父的园子》课后练习题:默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的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第二单元《草船借箭》课后思考题: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第三单元的《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练习题“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文中能找到答案的习题每个单元都有涉及。
  2.创作与写的训练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版)“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义务教育的语文课程要求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学习并运用语言文字,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素养。所以编者安排了不少创造写的内容。如:第22课的小练笔:仿照课文的表达特点,从人的五官中选一个,写一段话。
  3.文本背诵
  语文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课程,统编教材的也安排了许多这样的题型。如,《古诗三首》课后练习题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以及第十五课《自相矛盾》课后练习题要求: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以读为重,注重方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经久不衰的读书方法,统编教材在课后练习题的读法上巧妙地设计是教材的一大亮点。整本书的每一篇课文都安排了读,读的方式多种多样,有感情地朗读、默读、直接读……其中“默读”安排的较多,如精读课文《祖父的园子》默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草船借箭》默读课文,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景阳冈》默读课文,遇到不懂的词语,如“梢棒、筛酒”,可以猜一猜意思。略读课文即便没有加之尾巴,可是每一篇略读课文都提供了学习提示。如,《月是故乡明》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梅花魂》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外祖父的那几件事,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再和同学交流你对题目的理解。还有“习作例文”里都安排了默读。如,《我的朋友容容》要求默读课文,结合批注,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容容这个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小守门员和他的观众们》要求默读课文,说说课文是怎样通过对小守门员和观众们的外貌、动作或神态的描写,表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的印象最深。
  (二)走进自己的内心独白,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
  1.走进文中人物性格特征
  统编教材有许多描述人物特点的题目。如《刷子李》这篇课文的两个题目都安排了这样的题型,从读到说说刷子李这个人物的特点,第二题是从找关键句子到体会课文是怎样写出刷子李的特点的。《草船借箭》找出文中体现人物特点的语句,并且交流。
  2.走进人物内心
  《祖父的园子》读下面的句子,体会“我”的内心感受,再从文中找出类似的句子,交流。《青山处处埋忠骨》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们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又如《古诗三首》课后习题要求借助注释,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再想想它们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台终不还。)《军神》中要求从下面的句子中体会刘伯承的内心。(病人微微一笑,说:“沃克医生,你说我是军人,我就是军人吧。”
  3、通过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体会人物内心世界。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后习题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毛主席动作、语言、神态的语句,体会他的内心世界,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军神》从课文中找出对沃克医生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体会他的内心世界的变化,再以他的口吻讲讲这个故事。
  (三)“说”的练习
  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自相矛盾》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田径赛马》说一说:孙膑为什么要让田忌这样安排马的出场顺序?《跳水》里面的三个习题都设计了“说”的训练,要说说这几次“笑”与故事情节发展的联系。与同学交流在那个危机时刻,船长是怎样想的?和同学们交流。《景阳冈》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手指》要求说说五根手指的作用。

  二、课后练习题的指导方策
  课后练习题是每一课的教学目标,也是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编者的重要理念。这个问题,但凡每个小语的教师都清楚。教师在教学前要对每一课的课后习题拽握在手中,围绕课后习题展开教学设计,问题的设计,对学生的预设,课堂的生成都要考虑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心中要以课后习题为线索展开教学,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有一定的实效性,它也会引导老师走正确的教学道路,少一些弯道,避免一些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相悖的问题。当然,这不代表老师就一味地围着课后习题打转转,老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己设计与文本相符的问题。
  “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它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纵观整本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的课后习题,都是以“默读”为主。“默读“给足了与文本接触的时间,“默读”能让孩子直接与文本中的人物近距离地对话,“默读”扩大了孩子们静心思考的空间。默读相对于其他读法而言速度快,更便于孩子理解文本。默读是一种不出声音的读,它是视觉感官接受文字信息后直接输入人类的大脑,形成对文本的理解与感知,默读,它会为孩子营造一个轻松、安静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思考问题。《祖父的园子》《草船借箭》《景阳冈》《月是故乡明》……五年级统编教材里多篇文章都出现了默读来理解文本的习题。通过默读,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自古以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默读课文,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抒发了哪些感受。默读课文,结合批注,想一想课文是怎么写容容这个人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老师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要给足孩子们足够的时间去默读,在默读之前老师要让孩子们带着问题的默读去探究去思考,并帮助他们带着问题默读的方法,要抓住着重点,到底是“默读”还是利用默读去解决一些问题?比如《祖父的园子》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些什么?孩子们带着这个问题去默读时,老师要提醒他们从整篇文章中去找出与这个问题有关系的段落,在这个段落中去找关键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去找关键的词语,读一读,体会体会,问题很快就会解决的。解决文本中人物的特点时,让孩子们留心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等去体会人物的特点。
  统编版教材的课后习题,为我们指明了备课的一个方向,我们可以将课后习题当着备课的一条主路线,围绕课后习题去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切教学活动的目的,他是起点也是终点。
  以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你有什么看法?说说你的理由。基于这样的课后练习题,本课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武松的心理变化体会人们的心理变化,并说出原因。要注意的是要营造良好的氛围和一个安静的思考环境,给足孩子们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读、去研究。
  “听说读写”也是孩子语文能力必备的素养,“听”在第一,要做到“说、读、写”达标,首先要学会听,听是说的根本,有了有效的“听”,才能落实高效“说”。每个问题孩子是否明白、清楚,关键要自己能说的明,道得白。可见,“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分量。
  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有许多的教师在“说”这个环节上有“走马观花”的现象,随意性太强,还存在一定的盲目性,没有方向,没有目标,随性对待。长久下来,这样的教学会影响教学的实效性,孩子语文素养的提高就存在一定的风险,这样的教学经不起考验。有效的“说”的练习,应该以《语文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为依托,对课后习题“说”的练习真正做到“说”起来。
  基于这样的现状,我针对部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后面的练习题做了一些探讨。
  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教材“说”的练习题有如下几种:
  1.根据课文内容来“说”有15处。
  2.与文本有关的想象“说”有2处。
  3.体会人物内心展开“说”有7处。
  4.结合文本举例“说”有1处。
  5.结合句子中的词语“说”特点有1处。
  6.依据文本拓展“说”有1处。
  根据课文内容来说占的比例最多,几乎每一篇课文都有涉及,但是不同的题材会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和切入方式。例如:《祖父的园子》默读课文,说说祖父的园子里有些什么,“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教学时,可引导孩子用默读的方式读课文,而且要带着问题去边读边思考,让大脑与视觉有了智慧的碰撞而产生智慧的火花。让孩子们联系课文内容,对问题的根本进行剖析、提炼、加工、完善。(祖父的园子里有蜜蜂、蝴蝶等昆虫,有樱桃、榆树等树林。在园子里,“我”跟在祖父后面模仿着他干活,比如栽花、拔草、种菜、铲地、浇水等;除此之外,“我”热衷于做各种有趣的事,比如摘黄瓜、追蜻蜓、采倭瓜花、捉蚂蚱等。)
  在语文教学中,适当的想象习题是很有必要的,想象力是孩子思维的翅膀,农村孩子的想象力极限性太强,这或许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极大的关系。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了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净化的源泉。严肃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想象力的培养可以从多方面、不同的角度出发,课本上在文本自身设计上有想象力的培养,大多在课后习题中呈现。例如: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古诗三首》里面的课后练习题读下面的诗句,说说你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体会其中的乐趣。(1.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2.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3.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选做题: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在学生充分诵读古诗后,利用注释、扩词、联系上下文的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然后展开合理的想象去说出自己的见解。
  语文教科书中设计了各种各种样的习题,语文教学过程中呈现的形式还有许多,我们要认真对待文本中的每一道课后练习题,要灵活巧妙地围绕“课后练习题”展开教学设计,充分地运用课后练习题,让学生真正地乐学、学真、学实。我们要发挥好课后习题的实效,依托课后练习题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让课后练习题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发挥自己的作用,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2020-11-25]  摘自《韩吉旺第四届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