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十一册好的故事教材解读  
  鲁迅文章教学中的三个视角——以《好的故事》为例  
作者:柳旭
   
 
  鲁迅是中国浩瀚文学史中屈指可数的能以“伟大”二字形容的文学家之一,他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是文坛的一座高峰。自其作品诞生以来,各个时代的中学语文教材都选用了他的颇多文章。然而,这么“伟大”的作家却让大部分中学生望而生畏,一句“一怕写作文、二怕文言文、三怕周树人”的顺口溜成了学生在高峰前畏葸不前的心理屏障。为什么今天的学生难以走近或不愿走近鲁迅呢?若说鲁迅语言晦涩难懂,主要指的是其语言夹杂了文言文、欧化文,还有自己独特的创造,但是只要结合注释学生都能够理解,那么鲁迅作品从语言文字上讲就不存在“不能懂”之说。若说“鲁迅已经过时了”,但他塑造的阿Q、涓生们,在当代社会依然随处可见;他的批判精神,对当今中学生独立人格的塑造大有裨益。因此,问题的关键不在于鲁迅作品本身,而在于教师教学的方法。本文以部编版(五四制)初中教材中的《好的故事》为例,重点从教师视角、编者视角、学生视角阐述鲁迅作品备课要关注的角度,以期激发学生学习鲁迅作品的热情,让学生从崇拜或畏惧到对话,真正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人文素养产生影响。
  一、教师视角
  鲁迅的文章本身就是一个宝库,就拿《好的故事》来说,多元丰富的思想内涵、优美独特的语言、象征手法的精妙运用、精巧的结构等等。林林总总的教学点犹如各式各样的菜,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则如菜篮子,当我选择困难时,至少要知道什么是不想要的,然后做排除法。
  例如,《好的故事》用“灯火渐渐地缩小”,昏暗的灯罩,“烟草的烟雾”这些晦暗色调的意象渲染出一个“昏沉的夜”,这“昏沉的夜”暗示了当时中国的黑暗社会。当时正值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政治混乱,民生凋敝,身处其中的正直知识分子感到苦闷和压抑。漫漫昏沉长夜中的一星灯火,则象征着“五四”时期所宣扬的自由、民主思想给被封建奴化思想禁锢数千年的国人的一丝希望和慰藉。然而好景不长,随着“五四”的余波渐息和《新青年》的解体(1925年4月最终停刊,本文写于《新青年》停刊前夕),作者又陷入了“昏沉的夜”。孤独的心、沉重的心理负荷,以及压抑的情感统统在这昏沉的夜里纠缠,周遭越是黑暗,越让人渴望光明和美好。作者不禁怀念起无忧无虑的童年和魂牵梦绕的家乡。作者饱蘸笔墨描绘家乡的风景和“美丽、幽雅、有趣”的梦中景物,表面上是在写景,实则诸影诸物无不象征着美好、自由、和平。然而,当作者要“追回”“完成”“留下”它时“何尝有一丝碎影”,暗示着在黑暗的现实中,片刻的安宁都难以挽留。本文象征手法的运用是很明显的,了解这一点对于文章主旨探究也非常关键,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不用刻意强调象征手法的术语,而是让学生知道表层意义和深层意义,借助资料,能够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即可。等到九年级接触到《故乡》,以及高中接触到《狂人日记》、《药》、《祝福》等文章,再去理解象征手法就会容易理解和接受。
  《好的故事》具有多元丰富的思想内涵,写美丽的风景对抗黑暗的夜,表达了他对美好、光明生活的向往,对当时黑暗社会的失望和不满;心里的痛苦,现实的凛冽让鲁迅只能在梦中回乡寻求慰藉,家乡的一景一物都是对他心灵的抚慰,这篇文章仍然属于追忆儿时故乡的“回乡”主题;还有学者结合传统文化解读其爱情内涵,结合《说文解字》中“好,美也,从女,从子”的解释和《诗经》、朱熹的论述等,认为“好”更多指男女相悦的美事和好事,甚至从佛洛依德那里寻找理论支撑。油尽而昏暗的油灯,象征诗人的自况,“昏沉的夜”是作者地狱般没有爱情的包办的婚姻生活,“好的故事”是作者对和谐美好爱情生活的写意描绘。正因为主旨的丰富性和多义性才让这篇文章耐读、经久不衰。然而课时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教师就得做取舍。对爱情的憧憬的主旨可以不讲,或者通过对文中“一丈红”的花语“梦”,“大红花”的花语“新鲜的爱情”的解读,采用深文浅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鲁迅文章的丰富内涵。鲁迅的文章亦如数仞高墙,若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其内蕴之丰富,思想之深刻。作为教师就是要在高墙之上,适合学生的高度处为学生开一扇窗,让学生窥见鲁迅文章之美。
  二、编者视角
  部编版(五四制)初中教材中,鲁迅的《好的故事》被安排到六年级下册的第六单元。教材编者为什么要将这篇课文选入初中教材,且放在初中的起始年级?这篇文章与本单元其他文章各有什么侧重点?
  预备年级只是走向鲁迅阅读的初级阶段,所以要选择该年龄段学生容易接受的作品。《好的故事》是《野草》中色彩最为明亮的一篇,文章言辞优美,将梦境中水乡景物描绘得奇幻多姿,令人神往。青少年也最容易被色彩的瑰丽、优美的语言吸引。这样讲是有依据的,鲁迅研究专家钱理群谈起小时候和鲁迅文章结缘是从《蜡叶》这篇文章开始的,《蜡叶》中的一团颜色深深吸引着他,红的、绿的、黄色,斑驳灿烂,非常的美。他写到:“以后我长大了,读中学,读大学,以后开始研究鲁迅,一辈子研究鲁迅,但是始终有着那么一双在斑驳绚烂的颜色当中的乌黑的眼睛望着我,直逼我的心坎,让我感到迷恋、神往[1]。”
  《好的故事》是透过鲁迅的语言文字和思想内涵来看鲁迅;《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从鲁迅的亲人的视角来看鲁迅;《有的人》是从诗人的笔下感受鲁迅鞠躬尽瘁的精神。三篇文章各有侧重,以期让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了解鲁迅的形象和性格特点,体会鲁迅的精神境界,让学生能够看到这个伟大文学家作为常人的一面,进而被鲁迅所吸引,亲近鲁迅,意识到自己的生命需要鲁迅。
  部编版新教材选入的鲁迅文章共八篇,分别是《好的故事》(六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七上)、《阿长与<山海经>》(七下)、《藤野先生》(八上)、《社戏》(八下)、《故乡》(九上)、《孔乙己》(九下)。七年级上册安排了《朝花夕拾》的名著导读,其中“读书方法指导”上是这样表述的“读经典作品,会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比如鲁迅的《朝花夕拾》,虽然他反所反映的生活场景与我们的时代不同,但它对童年经历的精彩呈现,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我们每个人都有难忘的童年,童年梦幻般的色彩是人生的底色……带着个人的生活体验去读,你就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童年的影子。”这个方法指导同样适用于鲁迅的其他篇目,其实就是钱理群所说的“要寻找鲁迅与学生之间的生命契合点、连接点,构建精神通道[2]”。鲁迅的《好的故事》和学生的连接,可以放在写作上。比如,梦中亦真亦幻,鲁迅先生做梦时觉得梦中景物“一一看见,一一知道”,但梦醒时想要“追回”“完成”“留下”它时,却“何尝有一丝碎影”,每个同学都做过梦,你有这样的感觉吗?梦境是很难描绘的,鲁迅先生是怎样描绘他的梦境的?先触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再以“怎样描绘梦境”一问入手,从写作角度来建立鲁迅和学生的连接点,拉进鲁迅作品和学生的距离。
  三、学生视角
  备课更应当重在备学生,学习《好的故事》,学生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能获得什么?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准备什么?
  上文已讲到可以从写作角度来建立鲁迅和学生的连接点,将作者如何写梦境作为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重点。
  一是学习作者清晰的思路和结构。以“我”在昏沉的夜里看《初学记》陷入朦胧中的梦开始,接着详细描绘了梦中的景物,梦被击碎后,最终以抓住《初学记》作结。《初学记》结构上起到首尾呼应的作用。内容上《初学记》一书卷八中亦有对山阴道美景的记载,“山阴南湖,萦带郊郭,白水翠岩,互相映发,若镜若图”。结合课文中的叙写,“我仿佛记得坐小船经过山阴道,两岸边的乌桕,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都倒影在澄碧的小河中,随着每一打桨,各各夹带了闪烁的日光,并水里的萍藻游鱼,一同荡漾。”不难看出,作者读《初学记》看到对故乡山阴道的描绘,随之梦中即出现了“山阴道上应接不暇”的风景。从回忆中山阴道上的美(那是印象中的美,是确定的存在),到梦境中青天上面无数的美(那是虚幻中的美,是缥缈的存在);从现实到梦幻,从视觉的真实到幻觉的真实。随后,是梦醒的怅然若失,直至认清现实后仍留恋和憧憬好的故事“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沉的夜……”。作者的写作思路是非常清晰的。
  二是学习作者优美的语言。作者通过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描绘出立体、富有动感的美好奇幻画面。“美丽、幽雅、有趣”是梦中景物的总特征,“许多美的人和美的事,错综起来像一天云锦,而且万颗奔星似的飞动着,同时又展开去,以至于无穷。”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云锦,指云彩像锦一样美丽。可见,这故事的美近乎于神话。故事的运行方式也足够叫人称奇,飞动、展开至于无穷。“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如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茅屋,狗,塔,村女,云,……也都浮动着。大红花一朵朵全被拉长了,这时是泼刺奔迸的红锦带。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带织入狗中,狗织入白云中,白云织入村女中……”运用了顶针手法,三个“织入”写出了富有水乡特征的事物在水中的幻影,动词“织”写出了水中美景的相互交融,红锦带的红色,狗的黄色,云的白色,村女大概也穿着鲜艳的衣裳,这些斑驳错杂的色彩如打翻的颜料一般,相互交融、变化,富有动感,这些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看到的异象,在水中得到充分的表现。这不能说不是一种“有趣”。
  学生能被鲁迅的语言文字所吸引,被文中奇幻的梦境,多姿多彩的画面所迷醉。在预备初中阶段讲这篇文章就是给学生播下种子,让学生亲近鲁迅,被鲁迅吸引,进而让学生迫不及待地阅读鲁迅其他的作品,最后拓展视野,影响学生的思想和写作。
  综上所述,鲁迅作品作为民族原创性、源泉性的经典,是常读常新的,是要读一辈子的。教师要架起鲁迅作品和学生之间的桥梁,给学生播下种子。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师、编者、学生三个视角全面关注,精准备课,提升课堂质量,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2020-08-05]  摘自《语文湿地》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