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第十一册教学札记  
  《盼》教学反思之三  
作者:海口美文枫叶国际学校 语文组 邵泽亮
   
 
  统编教材六年级语文上册《盼》,课文紧扣主题“盼”,课文重点是感受“我”的情感变化,通过事例体会到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眷恋与回味。在二十五小聆听过丁玲老师讲《盼》的公开课,受益颇多。结合自身教法现对课文作以分析和反思。
  《盼》讲的是妈妈给我买了一件新雨衣。而从那以后“我”每天都盼着下雨,终于有一天掉雨点了,我穿上妈妈给我买的新雨衣走在街上,滴答的雨点让我欣喜不已。表达了想要穿上雨衣的“我”对雨的期盼,“我”穿着雨衣在雨中行走的快乐。
  教学的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体会作者在文章写法上的特点。根据教材目标让学生怎样学会写作方法并应用到作文中去。
  一、围绕教学目标,我做了以下安排:1.课前预习,课堂上我尝试让学生探索、自学等。这主要是提高课堂高效率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了有效的自主学习的学习方法,进而也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2.提出要求:找词语,画句子,悟感情,三个步骤。充分利用学生有限的注意力,体现高效运转,练习的重点要体现层次性,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锻炼。本课教学中,带着问题再读课文,找出描写“我”的心理活动和表达“我”的情感的语句。分小组进行交流。思考:文章哪些地方具体描写了盼望下雨穿新雨衣、如愿以偿穿上新雨衣?共几件事?详写了那件事?它们具体表达了“我”怎样的心理?引导学生明白,写人记事类文章,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写出人物的情感很重要,抓住人物细节描写才能体现人物特点。3.学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内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师的纠正和反馈,教师应该通过检测,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的状况,将正确的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纠正学习行为。
  二、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最大的收获是:能通过多种读书方式,投入情感,读出自己的感受,抓重点词句,感受“我”因雨衣而产生的渴盼、急迫、无奈、快乐的心情。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提高了学生对阅读过程的理解。
  三、存在的不足:对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训练还不够到位;学生理解和回答问题还不能完全放开,比较拘谨;纠正也不及时。我没有太多地关注学生,对学生的小细节重视不足。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怎样应用到作文中去。
  四、改进措施整理自己的教学过程,找出不足。如果在上这节课:首先导入新课,简介作者铁凝。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这篇课文,想一想课文可以分成几部分,每部分讲了什么内容。然后引导学生读书发现问题,并学会探究文本,从简单的文字中感受“我”对雨衣的喜爱之情,为下文的教学做好准备。根据交流平台,让学生动笔练习并能及时点评指导。贯穿本文的写作方法。
 
 
  [2020-11-10]  摘自《海南枫叶国际学校语文组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盼》教学反思之二
下一篇  《盼》教学反思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