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温晴的济南——《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  
作者:徐志耀
   
 
  一、文本分析:
  这篇文章的真正魅力在于老舍始终是带着深情来写济南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山水老城都成了让人爱怜、惹人呵护的孩子,所以他以“温晴”一词作为济南最典型的特征。可以借助这个词语,帮助学生把全文的内容梳理清楚——“温晴”,“晴”的含义比较单一,“温”字就可以引发许多联想。在小山包裹下的济南,“暖和安适的睡着”,带给人“温暖”的感受;小雪覆盖下的小山,矮松如同“日本看护妇”,小山“秀气”,又显得十分“温柔”;城外的小山,卧着村庄,卧着雪,又是一幅“温馨”的画面。而从水面到天空,“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只有“晴朗”的济南才会有这样的水与天。温晴一词,说明了济南为什么是个“理想的境界”。
  同时,为了体现这份温晴,作者又把不同的情感注入了济南的山与水中。在写城外的小山时,突出了“暖和安适”,而这份安适与包裹在山中的济南人内心的安心对应。写落了小雪的山,每一个比喻都围绕着“秀气”展开。接下来他就转换视角,将宽敞的济南城郊浓缩成一幅“小水墨画”,又以一个“卧”字显得安闲,这也与小山包裹中济南城的样子相对应。于是,身处济南城中,无论是在城内城外,都少不了那份安适。最后,作者将清亮的水与明朗的天空融在了一起,包裹住了整个济南城。前面的一切都在这块“空灵的蓝水晶”中,小小的图案又让人玩赏不已。从“济南的冬天”到“冬天的济南”,作者将重心落在了这座老城上,不露痕迹地表达了自己对它的情有独衷。可以引导学生,在把握每段描写中心的基础上,赏析作者是如何描写这些特点的。
  教学本文时,朗读自然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应当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启发他们设计好停连。同时,老舍的《济南的秋天》,在取材与描写上与本文有许多相关之处,可以与之进行比较阅读。
  二、教学目标:
  1、通读文本,把握文章中济南冬天的特征。
  2、赏析描写,体会作者赋予济南冬天的情感。
  3、比较阅读,感受作者描写济南冬天的特点。
  三、教学准备:学生通读全文,整理出与文章有关的问题,并熟读《四季的我》中《济南的秋天》一文。
  四、教学设计:

  1、导入:
  简介作者(强调老舍先生曾在济南大学任教多年,他也是中国当代作家中仅有的解放后的成就高于解放前的人,并且已经被瑞典文学院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得主,只是因为他在66年不幸去世才未能得奖)
  感受了朱自清先生笔下生机勃勃、绚烂多姿的春天后,我再走入另一位名家笔下的另一个季节——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的冬天。
  2、整体把握
  (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在回答学生提问时引导他们思考文中描写济南的冬天,主要扣住了什么特征来写,从哪些方面来写,由此把握全文的结构)
  提示:
  温晴,作者是将之与热带的日光比较的,“响亮”一词,突出的仅仅是声音吗?(突出了“亮”),相比较而言济南冬天的日光有什么特点?(温和)。这是温晴的一层含义,大家还可以从中想出哪些含义呢?(温暖、温柔、温馨)
  矮松可以比喻成刚强的战士,但作者为什么要将之比作日本看护妇呢?护士应当带给病人什么样的感受?这与秀气的小山联系在一起,又让人感觉到他笔下的小山有什么特点?(温柔)
  “卧”是什么意思?作者连续用两个“卧”想表现什么样的气氛?(温馨)
  作者在第6段连续用了5个绿字,但这些绿是用来写水的吗?(主要描写水藻的)文中用什么词形容水?(澄清)最终用什么词总结?(空灵)
  总结:
  一(1)宁静、响晴——温晴(总写济南的冬天)
  二(2-6)描绘济南的冬天
  济南的山(2-3)包裹着济南的山(温暖)
      (4)落了薄雪的山(温柔)
      (5)卧着村庄的山(温馨)
  济南的水(6)空灵澄清的水(晴朗)
  3、品析文本:
  请同学们在作者具体描绘济南山水的语段中各找一个可以概括其特点的词,并且说说作者如何围绕这个词展示描写的。(学生找出字词,在老师提示下品析描写,然后划分停连进行朗读)
  提示:
  2-3,包裹济南的山(安适)
  作者用拟人手法写了济南城与城外的小山,但作者描写的重点是城还是山?(城,写小山是为了突出冬天的济南城)“安适”的含义是什么?(安静而舒适)安静在文中体现出了吗?(济南在小山的包裹下安静地“睡着”,“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济南的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呢?(在小山的包裹下,格外温暖,让他们安心)正因为如此,作者才称冬天“慈善”,是个“理想的境界”。
  4,覆盖薄雪的山(秀气)
  为什么作者不用秀丽,而用秀气来形容呢?“秀气”什么含义?(清秀,与“秀丽”相比,强调小山美丽而不俗气,艳丽)
  对照一下《济南的秋天》中,对小山色彩的描写,看看两者有什么区别?
  比较阅读1:
  那么,请看济南吧。那颜色不同,方向不同,高矮不同的山,在秋色中便越发的不同了。以颜色说吧,山腰中的松树是青黑的,加上秋阳的斜射,那片青黑便多出些比灰色深,比黑色浅的颜色,把旁边的黄草盖成一层灰中透黄的阴影。山脚是镶着各色条子的,一层层的,有的黄,有的灰,有的绿,有的似乎是藕荷色儿。山顶上的色儿也随着太阳的转移而不同。山顶的颜色不同还不重要,山腰中的颜色不同才真叫人想作几句诗。山腰中的颜色是永远在那儿变动,特别是在秋天,那阳光能够忽然清凉一会儿,忽然又温暖一会儿,这个变动并不激烈,可是山上的颜色觉得出这个变化,而立刻随着变换。忽然黄色更真了些,忽然又暗了些,忽然像有层看不见的薄雾在那儿流动,忽然像有股细风替"自然"调合着彩色,轻轻的抹上层各色俱全而全是淡美的色道儿。有这样的山,再配上那蓝的天,晴暖的阳光;蓝得像要由蓝变绿了,可又没完全绿了;晴暖得要发燥了,可是有点凉风,正像诗一样的温柔;这便是济南的秋。况且因为颜色的不同,那山的高低也更显然了。高的更高了些,低的更低了些,山的棱角曲线在晴空中更真了,更分明了,更瘦硬了。看山顶上那个塔!
  比较一下,似乎文中所写的色彩在济南的冬天中都出现了,但秋天的色彩的特点是什么?(浓且艳)
  冬天的色彩呢?划出文中表示色彩的词句。(青黑、白花、银边、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微黄的阳光,微微露出点儿粉色)“青黑”“白花”色彩比较鲜明,但作者把矮松比作看护妇,却突出了什么特点?(清秀)银边在装饰什么?(蓝天,突出了天空色彩的纯净)在纯净的天空下,小山的色彩也更明显了,但作者笔下描写小山的色彩,所用的几个词有什么共同点?(淡雅)因此,尽管披上了一件花衣,但依然显得清秀雅致,都突出了“秀气”。但是,这些淡雅的色彩却让济南的冬天多了一些色彩,不再单调,并且显出温柔的气质。
  5,卧
  此时作者的视野发生了什么变化?(从城里转移到了城外)视野扩大了,但什么没有变?(济南冬天的安适,从“卧”中体会到,唯有安静舒适的环境才能自在卧着)无论是在狭窄的城里,还是在宽敞的城外,永远都让人感到安静舒适,所以作者说这是张“小水墨画”——小小的画卷可以把济南的内外的精神都包涵进去了,让人觉得温馨。
  6,空灵
  “空灵”的含义是什么?(灵活而不可捉摸)那么水为什么不可捉摸呢?
  比较一下《济南的秋天》中对水的描写,看看两者都写了绿与清,但重点有什么不同。
  比较阅读2:
  再看水。以量说,以质说,以形式说,哪儿的水能比济南?有泉--到处是泉--有河,有湖,这是由形式上分。不管是泉是河是湖,全是那么清,全是那么甜,哎呀,济南是"自然"的情人吧?大明湖夏日的莲花,城河的绿柳,自然是美好的了。可是看水,是要看秋水的。济南有秋山,又有秋水,这个秋才算个秋,因为秋神是在济南住家的。先不用说别的,只说水中的绿藻吧。那份儿绿色,除了上帝心中的绿色,恐怕没有别的东西能比拟的。这种鲜绿色借着水的清澄显露出来,好像美人借着镜子鉴赏自己的美。是的,这些绿藻是自己享受那水的甜美呢,不是为谁看的。它们知道它们那点绿的心事,它们终年在那儿吻着水波,做着绿色的香梦。淘气的鸭子,用黄金的脚掌碰它们一两下。浣女的影儿,吻它们的绿叶一两下。只有这个,是它们的香甜的烦恼。羡慕死诗人呀!
  (作者在描写济南的秋水时,重点在写水中的绿藻,而在冬天的济南,重点在写水的澄清)
  作者为什么要写水藻的绿?(为冬天的水增添活力,“不忍得冻上”,富有活力的水同样也是美丽的,“长枝的垂柳”,“长”“垂”在水中也显得柔软了)富有活力的水,作者用两个词形容它的清——“澄清”“清亮”,有什么区别?(突出了“亮”)为什么?(水的清亮与天空的晴朗对应,并且相融在一起,共同构成了那块蓝水晶)整个济南城,那些穿着花衣的小山,那些如淡黑勾勒的村庄,还有城内的建筑,都映在水中,又与天空相连,被包裹了进去,可以让你清晰地看见,但似乎都被包裹住,能让你握在手中把玩,因此作者才称之为“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包裹住如此多的色彩与形象,空灵还是不可捉摸吗?(可捉摸,但难以一一历数,因而是难以捉摸的)
  4、总结:
  老舍笔下济南的冬天与秋天的山与水,其实描写的角度是大致相同的,但为什么带给人的感受不同呢?(作者描写的重点不同,秋天的山着重于色彩的浓艳,水着重在水藻的绿色,而冬天的山水则侧重不同)
  同样,作者描写两个季节的济南的特点也不同。秋天的济南,重在“静美的诗境”;冬天的济南,则围绕一个词“温晴”。恰如苏轼笔下的西湖“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将济南的秋天与冬天方在一起读,才能真正了解老舍先生笔下的济南。老舍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写道“这就是冬天的济南”,核心词从课题的“冬天”自然是转向了“济南”,从中可以读出作者对于济南的情有独钟。
  
  五、教后记: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开始尝试逐渐让学生发挥主导作用。开头上课时让他们准备问题,通过回答他们的问题,引导学生来从整体结构上把握全文的内容。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多,但老师可以选择回答的重点。例如,有一个班的学生问为什么写济南开头要写北平与伦敦?我先让他比较一下两地与济南的区别,从而归纳出了济南冬天安静、晴朗的特点。我接着追问,作者还用哪个词概括了这些特点呢?由此引出他们对“温晴”一词的赏析。有一个班的学生问为什么把济南城外的小山比作小摇篮,我先启发学生读读上文中描写冬日济南城“暖和安适的睡着”的样子,由此让他明白了作者是把济南当成一个婴儿来安抚。然后接着追问,作者仅仅把济南比作摇篮吗?作者从几个方面来描写济南的?由此帮助他们把握了文章的结构。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有意识地把《济南的秋天》拿出来,与课文的段落进行比较阅读,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打开视野,感受到在描写同一景物的过程中可以有哪些不同的视角与重点。同时,学生多接触一些同类文章,就能多感受一些这类文章的描写手法,总结一些赏析这类文章的方法。在指导学生自读《雨的四季》时,我就要求学生归纳出学习赏析此类文章的方法,并且依照这一方法进行学习。
 
 
  [2020-08-30]  摘自《云淡风轻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济南的冬天》教学设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