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
《金色花》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威宁梁才学校初中部 陈霞 |
适用年级:初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学情分析: 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对朗读还是非常感兴趣的,对亲情也感悟真切,至于如何去欣赏文章的形式美、形象美、意境美、立意美,是个难题。文章浅显易懂,短文长教,浅文深教,以课文为点,带动整本书(《泰戈尔诗集》)的阅读,为学生打开阅读的一扇窗。 教材简析: 本课是部编版初一上语文第二单元第三课。本单元,要求学生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对于深沉含蓄的语言,要在字里行间细细品味。 教学目标: 1、诵读课文,把握课文的感情基调,初步感知散文诗形式的美。 2、品味语言,深情诵读,体会散文诗形象之美,意境之美。(重点) 3、知人论世,感悟泰戈尔的伟大,体悟文章立意之美(难点) 4、积累竞背,学做一个让他人因为我而感到幸福的人。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研读教材,读泰戈尔同时期作品,了解作者创作背景及人生经历。 学生准备:诵读课文至少三遍,自主批注,交流感受。查资料,了解作家作品。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 “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 …… 这些我们耳熟能详,充满哲理正能量的句子都是出自于著名诗人泰戈尔,他用文字治愈了一个民族的痛,他被尊为印度诗圣。他是全亚洲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人。他的文章打上了印度民族的鲜明特色。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他写的金色花,进一步去走近这位伟大的诗人。 【设计意图】由泰戈尔的名言警句导入,由他的地位影响导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积累了文学常识。 二、初步诵读,感知文意 1、释题有题目你的想到什么?或者会提出怎样的疑问?【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疑问有目的的读课文。也可以揣摩学生预习的程度。 2、带着问题自由诵读 3、交流读后感 (1)正音:祈祷,嗅,罗摩衍那匿笑(偌,诺)沐浴 (2)诵读的感情基调与《秋天的怀念》《散步》一样吗?说说你的感悟。 学生交流,引导学生概括文章内容:主要写了我变成一朵金色花与妈妈嬉戏好玩的事情。 它是怎么与妈妈嬉戏,好玩在哪里的? 当妈妈做祷告时,“我”就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当妈妈读书时,“我”就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当妈妈去牛棚时,“我”就恢复原形求她讲故事。 所以我们要用一种轻快的活泼的语气读,特别是读“我”的文字。 那文中妈妈的文字又该如何读呢?那就选喜欢的句段读起来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说读交流的过程中,读文章内容进一步熟悉,情感初步把握。为下文概括形象品语言做了铺垫。 4、师生竞读,进一步明确文章独特体裁。 过渡:泰戈尔的文章耐人寻味,百读不厌,老师特别喜欢,我们一起合作读,我读妈妈,你们读孩子,再交换读,。 学生交流听读感受。(形象,语言,构思,情感) 三、诵读涵咏,走进诗行,感悟意趣形象意境之美 1、师导:有人说,诗歌是用文字记谱的流动音乐。读诗和读普通的文章不一样,她更讲究朗读时的情感、情趣。本文是一首诗,更是一篇散文,而两者相结合,就是一种新的体裁,叫什么呢?对了,散文诗。它有散文的形式,有诗的情绪与想象,有诗话的语言 2、竞读,男生、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师生演读。进一步读出从文字中感悟到的妈妈形象,孩子形象。 3、交流概括,以“我读到一个________的孩子,我从__________里读出来的”,交流说话。 “我”变成一朵金色花,跟妈妈玩起“躲猫猫”,嬉戏,只是为了好玩吗?(追问导学) (批注——依恋,善良,纯真,只是为了回报妈妈的爱) 孩子消失一天,一般妈妈会怎么做?什么样的情况下妈妈会不去找,只是念叨着? 你读到了怎样的家庭氛围? 4、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无私的默默的回报着妈妈的爱,那文中的妈妈又是个怎样的形象?你从哪些文字感受到的? 提示:从她对孩子说的话,态度上说一说;从她一天的工作上说一说,从她的工作之余的生活说一说,从文中景物环境描写的句子说一说…… 温婉,和善,勤劳,充满书香,圣洁(看圣书——罗摩衍那,师补充这一书的内容,细想作者补充这一细节有何深意) 导学:家庭和睦,温馨而又幸福。【设计意图】品味文字之美,学着多角度欣赏文章美。 四、走近诗人,探究魅力。 1.师:《金色花》这首散文诗富有童真童趣,又充满想象,你能想象泰戈尔写这篇文章时,是怎样情景呢?我们来作个大胆地猜想,好吗?可以从年龄、性别、性格、家庭、爱情等等方面去猜想。 师补充背景:相伴30年的妻子病逝,一双儿女第二年后相继夭折。此时印度民族运动正值低潮,国家命运何去何从,作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又是多么的焦虑…… 联系背景,理解在《金色花》中,“金色花”有何内涵?为何把文题取作《金色花》? 明确:“金色花”,是圣洁的象征,是孩子纯真的象征,也是文中圣洁的母爱的象征。 泰戈尔摒除个人悲痛与不幸,歌颂人世间的真、善、美,歌颂融融亲情,歌颂至真至善的人性美,他何尝不是一朵圣洁的金色花!让我们带着由衷的敬意,再一次深情朗读课文。愿你们也做一朵圣洁的金色花!勿忘初心!勿忘来时的路…… 【设计意图】创作的境界,决定了立意的高度。平时写作,要超越个人角度,俗话说,站的高望的远。 五、拓展延伸——打开一扇窗 1、师:泰戈尔,他是印度著名的文学家、诗人,被称为印度的“诗圣”。他的代表作有《新月集》《飞鸟集》《园丁集》等,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你觉《金色花》出自于他的哪部诗集,为什么? 2、小结。 小小的文章,以孩子口吻歌颂大大的主题,可见切入点之巧;叙事线索明晰,从早到傍晚,人物形象自然呈现,可见文章构思之巧;大胆想象,语言动作神态描写传神,塑造形象圣洁美好;超越个人痛苦,歌颂至真至善,人性之美,可见文章立意之高。语言活泼,也不乏清新隽永。如此美好,就让我们走进经典,去感受经典作品的魅力,请同学们课下阅读《泰戈尔诗选》,摘录喜欢的文章,积累背诵,或者写写读后感。 六,作业 任选一项作业: 1、背诵课文。 2、以“假如我变成了……”开头,仿写课文。 3、为自己的随笔命名。 4、阅读《泰戈尔诗选》,摘录喜欢的文章,积累背诵,或者写写读后感。 【设计意图】以课文为载点,让学生喜欢上诗歌,喜欢阅读。 板书设计: 金色花(散文诗) ——象征(圣洁、美好) 孩子、母亲、泰戈尔 “世界以痛吻我,切入巧 结构精 我要报之以歌” 形象美 立意高 教后反思: 《金色花》反复上了好几届,这一届,才琢磨出点新意来。一个偶然的挈机,看别的文本解读,有了自己的思考。伟大的作家的作品,常读常新。研读文本,吃透文字背后的情感,也是乐趣无穷。 |
||||
![]() |
摘自《搜狐:正道语文》网站 | |||
上一篇 | 《金色花》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