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学会记事》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北京市朝阳区教育研究中心 余萍 |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初入中学有诸多不适应,对生活的体验不够深刻,观察生活的意识也还不够强。记事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培养这种能力需要反复地学习、训练。 【教学目标】 1.结合阅读课文,学生能认识把事情说清楚的记事原则。 2.学生能够尝试着按照一定的脉络,将一件事情叙述清楚。[11] 【教学重点】从身边的小事中发现素材,掌握叙事记叙文的写作方法,把事情写清楚、写具体。 【教学难点】列提纲,梳理思路,充实事件经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一件小事——围绕“家庭、学校、社会”中的某一个具体的地点为范围画圆,记叙一件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 二、知识回顾。 向名家取经,莫怀戚的《散步》向我们展现了这样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的画面:沐浴着和煦的春风,欣赏着自然的美景,一个三代同堂的四口之家漫步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
散步是我们家庭生活中最平常不过的一件小事,作者抓住了其中动人的一面,将散步的起因、经过、结局清晰地叙述出来,通过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和对生命的感慨。 三、牛刀小试 1.选材立意。 ⑴学生交流生活中印象深刻的事,如学会骑自行车的开心、摔跤的疼痛难忘、军训的互帮互助、刚入学的陌生新奇、参加体育运动的青春飞扬等。 ⑵将素材列出清单,并根据“学校”“家庭”“社会”三个角度归纳分类,确定事件。 2.理清思路。 ⑴与同学口头表述、交流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经过讨论,明确大体思路。 ⑵确定标题,并将立意简要陈述在标题之下。 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将行文的思路列出来,列出提纲,标注详略安排。 3.交流写作思路 ⑴师生交流梳理思路对记叙事件的作用:使思路清晰。 ⑵师生交流困惑和问题,教师分析原因,提供支持。 四、布置作业:作文“那一次,我真” 【板书设计】 ![]() |
||||||||||||
![]() |
摘自《人教网》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