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如何突出中心》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潘海洋 |
知识与能力:明确“中心”和“突出中心”的含义、作用。 过程与方法:通过片段写作培养学生“突出中心”的写作习惯;学习“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以及“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等突出中心的一些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真善美事物的热爱 教学重点:进行“突出中心”的写作训练 教学难点:学会“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印发下水文《我的父亲》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了一座伟大的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奇怪的是:这座雕像没有手。他的手是被艺术家罗丹用斧头砍去了。罗丹为什么要砍掉巴尔扎克雕像的双手呢?原来,在一个深夜里,罗丹好不容易完成了巴尔扎克的雕像,非常满意,连夜叫醒了他的学生来欣赏雕像。他的学生们把雕像反复地看了个够,后来,目光渐渐地集中在雕像的手上:巴尔扎克的那双手叠合起来,放在胸前,十分逼真。学生们不禁连声说:“好极了,老师,我可从没见过这样一双奇妙的手啊!”罗丹脸上的笑容消失了。他突然走到工作室的一角,提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砍掉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现在那双手(次要部分)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意义。 主要意思表达出来了,也就达到了目的。雕刻雕像是这样,写作也是这样。我们今天的写作主题是“突出中心”(板书) 请学生结合课本写作知识短文回答什么是“中心”,文章的“中心”有什么作用。 二、明确“中心”和“突出中心”的含义及作用 在这个单元我们刚刚学习了郑振铎写的《猫》,我们不是郑振铎如果让我们来表现“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中心,我们只有三只猫这样的题材可以写吗?我们还有什么样的题材可以用呢? (学生思考回答) 同学们,如果让我们也写三只猫这样的题材,我们难道只能表达“做一个正直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这样的中心吗?还可以有什么样的中心可以表达? (学生思考回答) 通过老师刚才提出的两种假设,我们大家能得出一个什么样的关于写作知识的结论呢? 学生讨论明确:同样的中心,完全可以用其它的材料表达。同样的材料也可以用来表达不一样的中心。所以,一旦确定了中心,就要选择最合适的材料来表达,就是要把中心突出出来,这是文章能写好的关键。 三、写作训练 (一)——“我和书包片段”写作、评改、展示 1、书包是每位同学必备的学习用品,你的书包是什么样子的,你的书包里面藏着怎样的故事,说说你的书包或者关于书包的故事,分享给大家。 2、交流书包的故事,开拓选材思维。 屏幕显示书包话题情境: 小呀嘛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每每听到这熟悉的声音,我便想起了我的书包,那陪我走过每一个春夏秋冬的书包。儿时的书包里存书、存零食,如今我已是初一了,书包的“肚量”也越来越大,这里面除了书本以外,还真是五味俱全。其中有酸、甜、苦…… 3、“我和书包片段”写作实践。 屏幕显示写作话题及写作要求: 请扣住“我和我的书包”这个作文题目写出其中一两个让你难以忘怀的生活片段。提示: (1)确定一个中心。 (2)5分钟写作一两个不低于100字的生活片段。 (3)直接写最难忘的片段,不写开头结尾,不考虑衔接照应,下笔不停,看谁写得快。 (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4、围绕突出中心这个要求,在自己的小组内交流、评价并且互相提出修改意见。 5、展示小组交流成果。 各组推荐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展示自己的片段写作,然后组内其他成员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同时做出适当评价,对能够突出中心的学习小组给予肯定。 四、写作示范 1、比较展示《我的父亲》原稿及定稿,以“突出中心”为标准总结写作方法——注意安排好内容的主次和详略。 (1)用多媒体显示原稿及定稿片段。 原稿: 双眸已被泪水淹没,失败感已遍布全身。拖着疲乏而又沉重的身躯回到家,敲开了门。爸爸大概已经猜出了我没精打采的原因,他拉着我迈向洗手间。 池子中放满了水,我面无表情地望着镜子中的自己,我发现镜子中的自己怎么看怎么傻,跟块木头似的,难看死了。站在旁边的爸爸看到这一幕,紧紧攥了下手,仿佛像下定什么决心似的。接着,他用手重重地拍打了一下水池中的水,顿时,水池中激起了层层水纹,也溢出了不少水在地上。没过多久,水池表面又恢复了刚才的平静。我诧异地看着爸爸,仿佛希望能在他脸上找出答案。 “看到了么?水在遇到挫折时只是起了急层水纹,过后便恢复了平静,这可以看出它做好了应对挫折的准备。人可以失败,但却不能失去信心,下次努把力就够了。”我默默地看着地上溅满的水,久久未转移过自己的视线。良久,只感到浑身舒畅,仿佛少穿了几件衣服似的。 爸爸的话让我受益匪浅。 定稿: "怎么样?成绩应该理想吧?""不知道,成绩还没出来,再等等吧!""没考好也没啥子,这种竞赛以后还会有的,别记挂在心里,去吃饭吧!"说着,爸爸便紧攥了报纸,扔在了沙发上。"走,儿子,洗完手就去吃饭,然后去睡觉,别累着自己。"说完,爸爸便拉着我迈向洗手间。 池子中放满了水,我面无表情地望着镜子中的自己,我发现镜子中的自己怎么看怎么傻,跟块木头似的,难看死了。站在旁边的爸爸看到这一幕,紧紧攥了下手,仿佛像下定什么决心似的。接着,他用手重重地拍打了一下水池中的水,顿时,水池中激起了层层水纹,也溢出了不少水在地上。没过多久,水池表面又恢复了刚才的平静。我诧异地看着爸爸,仿佛希望能在他脸上找出答案。 “看到了么?水在遇到挫折时只是起了层水纹,过后便恢复了平静,这可以看出它做好了应对挫折的准备。你再看周围的水,它们一遇到挫折就放弃抗衡,以致于被溅到地上。人要有抗衡精神,失败一次并不是失去全部,你仍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来挽回自己的一切。人可以失败,但却不能失去信心,下次努力就够了。”我默默地看着地上溅满的水,久久未转移过自己的视线。良久,只感到浑身舒畅,仿佛少穿了几件衣服似的。 爸爸的话让我受益匪浅。 (2)讨论定稿的效果及修改方法。 明确:定稿详写主要人物父亲所以就能看出“我”是次要人物,略写次要人物我,父亲的语言描写表现了父亲在我考试失败后对我的关心、疼爱之情。 教师:通过刚才的比较,我们不难得出一个重要的关于写作方面的怎么突出中心的结论。 (板书:分清主次,安排详略;详写重点,注重描写) 2、复习、讨论《猫》的线索、主次、详略及其作用,多媒体依次展示: 线索:猫带给人的情感波澜 主要内容、详写:养第三只猫的过程 次要内容、略写:养第一只猫和第二只猫的过程 作用:有效地突出中心。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梳理了《猫》的线索、主次、详略及其作用,能发现什么其它的“突出中心”的方法? 学生自由回答。 (板书:设置一条贯穿全文的线索) 五、写作训练 (二)——“我和书包片段”修改及成果展示 1、修改作文。 请大家根据刚才探讨的两个“突出中心”的方法——“设置线索法”和“主次详略法”对自己的“我和书包片段”进行修改:最能表现中心的要详写;次要的材料简略叙述;如果表现中心的材料较多,就需要设置一条线索。 (学生进行修改作文练习) 2、推荐修改成果并展示。 六、布置作业 作文的素材来源于生活,同学们要具有一双慧眼,发现生活中真善美事物,确定积极向上的主题完成习作。请大家课后围绕“突出中心”这一要求继续完成自己课堂上没有完成的作品,一定要向罗丹那样把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突出出来。 教学反思 七年级学生他们刚上初中,大多数同学只知道为写作文而写作文,对写作要“突出中心”的重要性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我先给他们讲了罗丹砍掉巴尔扎克雕像双手的故事,让他们明白一点:想要把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表达清楚就必须要有所取舍,必须把主要意思突出出来,然后教他们“中心”“突出中心”的含义及作用他们就能知其所以然,这样导入新课事半功倍。 接着让他们自己找写作要突出中心的感觉,让他们自己写片段、组内交流、班上交流,教师着重肯定能“突出中心”进行写作片段的同学,让他们进一步意识到写作能突出中心的重要性。 再结合写作示范给予学生写作要“突出中心”的方法指导。最后用“突出中心”的写作方法进行自己修改。学生对“突出中心”这一写作方法有了一个由浅入深地理解,学生印象深刻,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
||||
![]() |
摘自《鸠江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