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七年级上册雨的四季教学实录  
  《雨的四季》说课实录之一  
作者:沈国华
   
 
  过程:
  一、导入
  师:(屏显相关诗句)先请大家一起念这些诗句——
  生:“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王维《山居秋暝》)”“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师:这些诗句的共同点是——
  生:都是写雨的。
  师:那雪?
  生:雨雪相连,雪由雨变来,雪是雨的精灵。
  师:是啊,雨是古代墨客笔下宠儿,雨也是现代文人眼中风情。这堂课,咱们要阅读当代诗人刘湛秋的散文《雨的四季》。(屏显并板书课题)
  二、配乐朗读
  师:课前咱们已经预习此文,对文章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美文美读,现在咱们师生合作进行配乐朗读,文章有七段,第一二两段老师读,第三段叶丹丹读,第四段马晓玙读,第五段赵婷婷读,第六七段卢燊佳读。其他同学静听,感受雨之美。
  (在肖邦的降D大调前奏曲《雨滴》声中师生朗读,对学生有读错的字,师随机在黑板上书写:犷、邈、莅)
  师:大家总体上读得不错,仿佛让我们在雨中洗淋了一遍,读的时候也有暇疵,看黑板上,这些字该怎么读?
  生:guǎng、miǎo、lì。
  师:除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的读音和写法必须得关注呢?请同学们自行在黑板上书写出来,咱们共同来解决。
  (生纷纷上黑板书写:花苞、娇媚、棱镜、粗犷、静谧、高邈、莅临、吝啬、草垛、咄咄逼人。)
  师:看来此文中出现的生疏词语还不少呢,咱们用好词语手册吧,翻到词语手册第三课,把其中的注音字好好读读。
  (生读上两三遍)
  师:再把黑板上的词语读一读。
  (生齐读)
  三、总体理解
  师:通读过课文,很显然,文章的主要内容写——
  生:雨的四季。
  生:四季的雨。
  师:两种声音,引发我们的好奇:“雨的四季”和“四季的雨”一样吗?
  生:又一样,又不一样。
  师:请作出一定的阐述。
  生:一样的是,都写雨,都写春夏秋冬的雨;不一样的是,感觉上,“雨的四季”,把雨当人来看,有关雨的种种,显得灵动,富有情趣,富有诗意,而“四季的雨”就显得呆板、僵化。
  师:就文章结构而言,具体写雨的四季情况的是哪几段?
  生:第二至第五段。
  师:那咱先来看看第一段在表达什么,一起读。
  (生齐读第一段)
  师:一个段落两个句子,第一句的核心词是——
  生:喜欢。
  师:第二句的核心词是——
  生:美。
  师:喜欢雨,因为雨美,开篇点题,领起全文。咱再来看最后的第六七两段,也一起来读——
  (生读第六七两段)
  师:感觉到了吗,这两段和前面的第一段什么关系?
  生:前后呼应。
  师:浑然一体。不过,呼应可不是简单的重复,大家说,在对雨的感情上,哪一部分更浓烈?
  生:第六七两段。
  师:就六七两段而言,尤其是——
  生:第六段更浓,都浓到用第二人称了。
  师:上文写雨,多用“她”或“它”,到这一段改称“你”。用第二人称,更亲切,更直接,更能表达作者的思情感情。那么,作者的爱雨之情何以变得如此强烈呢?现在我们要走进春夏秋冬,走进雨的四季,领略雨的风采。我们把同学们分为四组:春雨组、夏雨组、秋雨组,冬雨组,分头阅读,读出各个季节里雨的特点。
  (生分头阅读,师巡视)
  师:现在各组同学把自己的阅读成果与其他组分享。
  生:春雨的特点是绿。
  师:绿?唔,没错,雨一下,叶一抽,绿了。春雨的特点似乎没有现成的词语供我们选择,但我们还是能从字里行间感受得到春雨的特点的。
  生:春雨娇美,春雨美丽。(师板书:春雨娇美美丽)
  师:夏雨呢?
  生:热烈而粗犷。
  师:这有现成的一句话。(师板书:夏雨热烈粗犷)秋雨呢?
  生:端庄而又沉静。
  师:也有一句现成的话。(师板书:秋雨端庄沉静)冬雨呢?
  生:自然、平静。(师板书:冬雨自然平静)
  四、品文赏景
  师:优美的写景散文常常用饱含感情的、细腻生动的笔墨,把景物描写得分外美丽,分外灵动。文中的四季之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作者用诗一般的语言,调动我们的各种感官,全面感受这四季之雨,让我们亲近雨,体会雨的不同情致与风韵。请看例句(屏显: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
  师:这就是一段饱含感情、细腻生动的笔墨。(屏显: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和嗅觉的角度描写雨后的世界,牵动着美妙的联想和想象,带给我们全方位的感受。)课文中这样的精彩语句还有很多,再找出一些来,朗读并细细品味。每个人至少找出一处,先作上记号,自己品味,再学习小组里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
  (生自找自品,师巡视,约两分钟)
  (小组内交流,师巡视,约三分钟)
  师:现在咱们在班上来交流,各小组推荐一位讲得最好的同学来发言。
  生:……
  生:……
  生:……
  五、课堂小结
  师:
  六、作业布置
  《全程助学》中的本课练习。
 
 
  [2020-08-31]  摘自《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