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读《邓稼先》——质本洁来还洁去 | ||
---|---|---|
作者:佚名 |
诸葛亮27岁初出茅庐,直到54岁逝世。我们可以很肯定的说他是累死的。《三国志》中记载诸葛亮身材伟岸。他本来是身体很好的。如果不是为了蜀汉政权殚精竭力,南征北战,他或许可以走过长寿的岁月。27年来,他事无巨细,事必亲躬,七擒孟获,六出祁山,他图什么呢?诸葛亮的遗书是这样写的: “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臣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 质本洁来还洁去,丹心已付汉家室。 《哭诸葛》的歌词有两句写的最好:鞠躬尽瘁,谁能比?一身洁白,谁能及? 这样的丞相古今中外及人能及? 与诸葛巧合的是邓稼先也是27岁开始,投身于科学工作。 虽然时空隔了这么久远,虽然他们二人身份地位也大不相同,然而,这又有什么关系呢?人和人的区别在灵魂,相似点不正也如此吗?我甚至怀疑邓稼先就是诸葛转世呢。 邓稼先35岁开始致力于核武器研制,一直到62岁逝世。28年来一直在戈壁滩上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苦苦奋战。甚至重病期间仍然坚持工作,他患的是直肠癌,核武器的放射性污染非常严重,有一次他为了搞清楚原子弹破裂的原因,毅然走向那片死亡之地,最后确定是降落伞的缘故,可是他自己却被感染了。 我们可以这样说:邓稼先把自己的精力、心血、乃至整个生命都献给了原子弹的研究。 他付出了这么多,他得到什么了呢? 钱还是名? 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国家奖给他的奖金是十块钱。氢弹研制成功后,也是十块钱的奖金。后来他逝世后,国家奖给他家属1000块奖金,但是家属把这些钱全部捐给了科技奖励基金会。 在这28年间,邓稼先告别妻儿,与世隔绝,在荒凉险恶的戈壁滩上工作,因此他的成就虽然举世瞩目,可是他的名字却鲜为人知。 …… 这些人,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自己而来的。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 这些人,在我们现代人的眼里看来是不是很傻?精明的现代人做什么都要图点什么吧,像这样什么都不图,到底为什么呢? 可是,我们的民族五千年绵延不绝,至今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不正是因为这样的傻人吗?用鲁迅先生的话说:他们正是民族的脊梁啊! 看来想不明白的我们也只能这样感叹:有的人生来就是为做脊梁而来的,他们做的心甘情愿,毫无怨言。他们全部的价值就是要做好脊梁。 |
||||
![]() |
摘自《大雁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