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佚名 |
《回忆鲁迅先生》是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篇自读课文。节选的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十四个片断,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读者眼前可以浮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鲁迅。《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年龄较小,对鲁迅先生的了解较少,对伟人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知识了解较少,非常有必要加强对相关知识的了解。七年级的学生由于接触的事物较少,进入初中后第一次接触到这种风格的文章,对文章的写法理解起来比较困难,为此我把教学难点定为学习课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味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教法与学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印象中的鲁迅是怎样的?(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你对鲁迅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1.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2.人物介绍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活动一: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整体文章感知内容,然后回答下面问题。 1.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2.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可以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四件小事。小标题可以概括为: 1、鲁迅的笑;2、鲁迅走路的姿态;3、到鲁迅家做客(夜谈沉思、饮食习惯)(详写);4、鲁迅开玩笑;5、我受鲁迅的影响变得乐观;6、读青年来信;7、不在意校样;8、许先生的忙碌;9、看电影;10、翻书休息;11、夜里工作(详写);12、吃鱼丸;13、包书;14、病中工作。 三、深入研读,人物分析 活动二:认真默读,把握鲁迅形象 同学们,本文这些事件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与往常不同的鲁迅,鲁迅先生有怎样的特点?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回答下面问题: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四件小事,从这些小事中让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请同学们先小组讨论,然后再选出小组代表发言。 1、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笑声——明朗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豁达爽朗、自由率真、平易近人) 2、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步伐——轻捷 “刚” “一” “同时”(动作描写)果敢、坚毅、勇往直前、精干敏捷) 3、饮食:喜欢吃硬的东西(详写):表现鲁迅先生坚毅、倔强的性格; 4、开玩笑:突出鲁迅先生的风趣幽默; 5、关心帮助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心青年成长,宽以待人、和蔼可亲。 6、对随意使用校样纸不以为意:谦逊、淡泊名利。 7、看电影的路上: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8、休息: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9、工作时间(详写):写一天的时间安排,突出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表现鲁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10、吃鱼丸(详写)包书:突出“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表现鲁迅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11、病中工作(详写):突出鲁迅病情的严重,表现他为了工作不顾身体疾病的奉献精神。 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四件小事看似没有什么联系,比较杂乱。你能否对它们进行归类?(温馨提示:按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来进行归类。) 学生思考,讨论。 神情姿态:“鲁迅的笑”“鲁迅走路的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对待青年:严格要求,深切关爱。 对待亲人:简单随和,关爱有加。 工作习惯:“工作时间”,不同寻常,忘我精神,无私奉献。 日常琐事:“吃鱼丸”,包书,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可以说,虽然本文看似杂乱,但有一个情感上的线索。全文除了许广平先生的一句极为朴实的感叹,没有一个地方有直接的赞美,却处处透露出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同样的,没有一个“悲”字,但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沉重的悲伤。 四、小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些生活细节的描述,让人感到真实、富有人情味、生活化的鲁迅形象,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会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表现人物性格,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学以致用—写作技巧(1.生动的细节描写 2.选取生活中的琐事,用浅白、平实的语言塑造人物。) 运用本文的写作技巧,选择你身边最熟悉的人,写一篇表现亲情的文章。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神情姿态:乐观开朗、平易近人。 对待青年:严格要求,深切关爱。 平凡伟大 对待亲人:简单随和,关爱有加。 可亲可敬 工作习惯:忘我精神,无私奉献。 日常琐事:严谨认真,一丝不苟 |
||||
![]() |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 |||
上一篇 |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