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七年级下册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之五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品味文中的细节,在自主合作探究中揣摩、品味本文描写家乡土地的语言及具有激情的语言
  情感与态度:感受作者浓郁而炽痛的思乡爱国之情,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有感情的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难点:揣摩、品味本文描写家乡土地的语言和具有激情的语言。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
  要求学生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的音形义。
  搜集并了解作者及相关写作背景
  2、教师准备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搜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点拨法,朗读法,合作探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一)课前活动
  教师展示“神秘礼物”并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植物吗?(在教室传递。学生纷纷猜测。但教师笑而不答)
  (二)铃声响起,师生问候,教师告知答案:这是一棵生长多年的枣树的一截。
  然后深情讲述:周日我回了趟老家,因为母亲打电话给我:“咱家的地被村里收回去了,地里的枣树都被砍了,你爸也病了。”回到家,我看到神情落寞的父亲。(出示图片)去年此时,透过枣树枝头的新绿,我看到了父亲的辛劳,也曾在金秋时节,分享他丰收的喜悦。然而现在,这一切都不复存在。我知道,父亲的这份痛楚,源自他对这块浸满心血与汗水的土地的依恋。我不知道,父辈对土地的这份深情,在座的各位同学是否能够体会?
  现在,让我们将时光追溯到80年前的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播放九一八事变视频)从这一天起,不到半年的时间,中国失去了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九一八事变过去整整十年的1941年9月18日,流亡在关内的东北人依然无家可归。就在这一天,东北作家端木蕻良,仰望着北方天空的大熊星座,遥望着自己的家乡,抑制不住内心泛滥的情感,写下了这篇《土地的誓言》。(投影出示课题及作者)
  二、听读课文,初步感知
  师:接下来,让我们触摸文字,感受作者对家乡的土地的那份炽热的爱。请同学们边听录音,边在文中勾画出“写的最富有感情,最能打动你心灵的语句”。
  1、教师播放朗读录音,学生边听朗读录音,边勾画。
  2、师生交流。注意要求学生说出被打动的理由。
  (生:“这时我听到故乡在召唤我……我必须回去,我从来没想过离开她。”这句话写出了我对故乡的依恋和思念。他爱自己的家乡。
  生:“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从“必须”两个字,我看出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对家乡重获自由的信念。
  生:“为了她,我愿付出一切。我必须看见一个更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写出了作者为了家乡的解放,为了家乡的美丽,宁愿牺牲自己的生命。我读到了作者对家乡土地的深切的热爱)
  三、品读美文,体会情感
  (一)品读第一自然段
  师:端木蕻良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真情深深的打动了我们。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土地?让作者如此的魂牵梦绕?请同学们快读第一自然段,找出具体描写土地的语句。
  1、学生快读快找。
  2、师生交流。(出现三种不同的意见,教师加以点拨)
  3、学生自由朗读相关语句,思考:这里作者运用了大量的词语形容东北地区的种种事物。那么,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片土地呢?你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来?(出示投影)
  学生回答,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及时关注,适时点拨。教师板书:富饶的土地。神奇的土地,美丽的土地,生机勃勃的土地。
  4、师:有人说,这段话排列的词语太多了,不够简洁,有些句子完全可以删掉,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在端木蕻良的笔下,这些富有东北地方特色的景物叠印成一个又一个画面,像电影镜头一样闪现在我们面前。他又好像在掰着手指头,向我们一一晾晒自己家乡的宝贝!!!这该是怎样的一份情感啊?(久久不能忘怀,依恋,自豪,更有对家乡土地的热爱)
  5、就让我们怀着和作者一样的怀念,依恋,自豪和炽热的爱,有感情的朗读这一段。(学生齐读)
  6、教师视朗读情况,给予适当点拨。(对第三个分句,提示句间的停顿)。可组织学生再读。
  (二)品读第二自然段
  1、师:家乡的一幕幕,就在作者的脑海中闪现。那家乡的土地啊,曾留下我无尽的欢笑。请同学们快读第二自然段,勾画出直接描写土地的句子。
  2、师生交流,确定相关句子是“在故乡的土地上,……多么美丽,多么丰饶……”
  3、指一名同学来读。
  读后,师问:“你们觉得她读的怎么样?”师生评价。
  教师点拨:应该怎样读?读出什么样的感情?
  (两个层次:a.香,欢喜,美丽,丰饶;——快乐,喜爱,赞美,b此时,作者写到,“土地是我的母亲,那我就是——,小孩子在母亲的怀抱里,该是怎样的感情?亲切,温馨,幸福,美好。所以,该用轻柔舒缓的语气,怀着亲切,喜悦,美好,快乐的心情来读。)
  3、推荐另外一名同学配乐朗诵。(不够,再读)读后给予热烈掌声。
  4、师:是啊,这故乡的土地上,洒满了我的喜悦与欢笑,可你有没有注意到这样一句话“在那……我的脚印”。(投影出示)
  提问:这里为什么要用“埋葬”?用“飘荡,回响”不是更好吗?
  答案预设:我们知道,“埋葬”只用于已经死去的事物。昔日在田间留下的欢笑,此时早已不复存在。这土地上的所有美好都被日寇埋葬了!!!(教师擦掉板书)被日寇铁蹄蹂躏的土地上,只有凄苦,哀愁和悲愤!!!想到这些,作者的心中充满的该是怎样的情感?(悲愤,仇恨)
  5、面对着这片挚爱的却被日寇被蹂躏的的土地,作者发出了怎样的铮铮誓言?学生快速到文中找。
  我们该怎样来读这些句子?为什么?(怀着对家乡土地强烈的热爱,对敌人的仇恨,对失去土地的悲愤,用坚定的语气,高昂的语调来读)
  师生齐声朗诵!
  师:我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发出这样的铮铮誓言!!!
  四、本段小结
  师:现在让我们沉淀下来,告诉我,这篇文章最打动你的是什么?(作者对家乡土地的炽痛的热爱,对祖国的炽痛的热爱)板书
  五、情感升华
  现在,老师特别想给大家朗诵一首诗。(配乐诗朗诵《我爱这土地》
   我爱这土地
    艾青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六、拓展延伸
  那么,你爱脚下的这片土地吗?你对她又了解多少呢?你又能为她做些什么呢?(出示投影)
  请你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以自己的独特视角观察家乡的风土人情。写一篇以“家乡”为主题的作文。或描写,或歌颂,或批评……如果可能,不妨为自己的文章配上图片,使其图文并茂。
 
 
  [2020-03-10]  摘自《兰若的雕刻时光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之四
下一篇  《土地的誓言》教学设计之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