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七年级下册约客教学设计  
  《约客》教学设计之一  
作者:佚名
   
 
  教学思路:
   《约客》是一首读起来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七言绝句。本节课以读为引领,以读为线索,一线贯穿,循着“读懂诗意——读出诗心——品读诗情——扩展阅读”的思路组织教学。为了让学生“动起来”,突出对课堂活动的设计,以朗读、书面表达、口头表达、小组讨论等语文活动形式,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努力以诗歌语言的揣摩、品味为核心,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为目标,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教学目标:
  1、通过读,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有感情的诵读诗歌。
  2、通过品读诗歌语句,运用联想想象,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
  3、通过鉴赏以动衬静、以静写动、细节表现的的手法,感受诗情和诗美。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诗歌中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细节所传达的诗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创设情境现要点
   小学时,我们学过杨万里的“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我们脑海里总是一群顽童快乐地追逐蝴蝶的情景。人物的一个眼神、一声叹息、一个动作,都能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或精神品质。细节描写在散文、小说里常见,在诗歌中也时常用来表现诗情。今天我们来学习南宋诗人赵师秀的《约客》,品读它的意境美和细节描写的表现力。
  二、初读,整体把握明诗意
  活动一:齐读这首诗,对照课后注释,发挥想象,用一百字以内的语言写出这首诗的诗意。
   教师评改:两位同学黑板上写,其余同学纸上写,然后教师和同学一起评点。在评点中解决词语和翻译问题。
  三、再读,改动诗句触诗心
  活动二:有人把这首七言绝句改为五言诗,改动时应遵循(1)把不重要的删去(2)符合诗的语言习惯(3)保持原意。请学生默读后改诗。
   黄梅时节雨,青草池塘蛙。候客过夜半,敲棋落灯花。
   教师点拨:“侯客”处的改写,学生的答案可能呈现多样性,有道理即可。尽量保持后两句主语的一致。
  四、悟读,品味语言悟诗情
  活动三:请两位同学分别朗读原诗和改动的诗,然后分三个小组讨论分别下列三个问题
  1、改动的诗少了“家家”两字,表达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2、少了“处处”又有什么不一样?
  3、第四句去掉一个“闲”字,表达的情感变化了吗?效果有什么不一样?
   师生共同评点:每组选一位代表展示讨论成果。
  明确1:用“家家雨”三个字写出了“黄梅时节”的特别之处。
  (1)表现梅雨季节雨的连绵不断、持久不歇;
  (2)每一家每一户都笼罩在蒙蒙的细雨之中;
  (3)雨落在人的心头。
  明确2:“处处蛙”虽是处所的词,但我们分明听到群蛙此起彼伏的叫声,此处以似写闹而实言静,别有情致,生趣盎然。“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声写静。
   一、二句写景,写出了江南梅雨时节的夏夜之景,雨一片,蛙一片,对仗工整,极具音韵美,读此句,仿佛雨就在身边飘,蛙就在窗外叫。多么美好的景色!
  明确3:诗人等客久等不来,自然“闲散”无聊。表现在
  (1)孤独一人,下不成棋,于是“闲敲棋子”
  (2)棋子本不是敲的,但诗人用来敲打,震动得灯花落下,这一细节体现了等待中的烦闷;
  (3)“闲”字似“闲”非“闲”,这个“闲”字的背后,极为细腻的刻画了主人等友的期待心情和闲闷无聊的神态,很好的表达了诗人雨夜孤独寂寞的情怀。
   前两句写景之静谧,后两句写人的焦躁,以景之静衬心之动,实乃神笔。
  五、展读,比较阅读赏细节
  活动四:元代散曲家徐再思一首曲子化用了南宋诗人赵师秀的“闲敲棋子落灯花”,比较一下,他们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孤馆人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六、总结,布置作业再巩固
    秋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此诗写了生活中那个“寻常”细节?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2021-06-30]  摘自《上善若水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