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紫藤萝瀑布》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1、知识与技能 把握文章脉络,理解文章主旨。了解作者含蓄而深沉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 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对生命的感悟,自我反思,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征,用优美语句(比喻、拟人手法)描写景物的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 三、教学方法:品读法 四、教具: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大千世界,一草一木总关情。请同学们看看几种花卉图片,说说各种花的名字。今天,我们一起走近一种花,它的名字叫紫藤萝。教师先介绍紫藤萝相关知识再让学生看几张紫藤萝的图片。引入课题。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宗璞,当代女作家,原名冯钟璞,祖籍河南唐河,生在北京。乃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先生之女,幼承家学,就读于清华大学附属成志小学。宗璞多年从事外国文学研究,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精粹,学养深厚,气韵独特。代表作品:《红豆》、《弦上的梦》、《三生石》等。 宗璞及其家人在“文革”中深受迫害,“焦虑和悲痛”一直萦绕在作者心头。拨乱反正后的1982年5月,作者弟弟身患绝症,作者异常悲痛,徘徊庭院中,见一株盛开的紫藤萝,睹物释怀,从花的盛衰感悟到生命永恒,写成此文。 (三)预习反馈,朗读下列词语,给加点词注音 迸溅(bèng) 枯槐(huái) 忍俊不禁(jn) 伶仃(língdng) 仙露琼浆(qióng) 伫立(zhù) 盘虬卧龙(qiú) 酒酿(niàng) (四)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放朗读音频或请有一定朗读水平的同学朗读,总之要起到示范的作用。要求:注意朗读的语气,语调;读准字音,注意感情。 2.讨论,感知全文。 (1)请同学们思考课文的写作线索是什么的?试着给课文划分层次。 明确:文章围绕紫藤萝花来抒发感情。由赏花(第1~6自然段)繁花似锦、忆花(第7~9自然段)睹物释怀和悟花(第10~11自然段)振奋精神三部分组成。 (2)赏花: A.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盛开的紫藤萝花的?(花瀑——花穗——花朵)从整体到局部的顺序。 B.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盛开的紫藤萝的?讨论并归纳:从三个方面写。 (1)色:一片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 (2)形: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一树闪光的、盛开的藤萝;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 (3)态:仿佛在流动,在欢笑,在不停地生长;在和阳光互相挑逗;彼此推着挤着。 (3)忆花: 请同学在文中找出十多年前紫藤萝的遭遇语句。(第8自然段)这里插入一段写十多年前家门外的一大株紫藤萝起什么作用? 明确:用十多年前紫藤萝花的稀落与现在花的繁盛形成对比,突出了现在花的生机盎然。用十多年前花的不幸遭遇,与人的不幸遭遇形成类比,说明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 (4)悟花: A.作者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因为家庭遭遇迫害、小弟身患绝症等原因,多年来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作者的心头。面对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作者深受启发和鼓舞,产生了精神上的宁静和生的喜悦,进而感悟出人生的哲理。 B.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1.作者小弟当时正身患绝症,生命垂危,姐姐在焦虑悲痛之际看到这么昂然生气的一大树紫藤萝,心中受到鼓舞振奋。紫藤萝的枯木逢春似乎让人看透生死,看到希望。 2.文章提到“十多年前”的一大株紫藤萝被拆掉花架,改种果树,理由是“花和生活腐化有什么必然联系”。文革十年,极左论调泛滥,直到粉碎“四人帮”,神州大地才重发生机。联系背景,紫藤萝的命运,从花儿稀落到毁掉,到如今繁花似锦,正是国家十几年命运的写照和象征。作者亲历十年浩劫,看到这样充满生机的社会自然有感而发。 C.试从文中找出中心句。你是怎样理解的? “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 明确: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遭遇不幸时不能被厄运击倒,要对生命保持长久坚定的信念,厄运过后,不要让悲痛长压心头,要面对新生活,振奋精神,投身新事业。 D.这篇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 明确:尽管家庭,人生以至国家,民族等都象紫藤萝花一样,有着不幸的过去,但毕竟事过境迁。现在一切都象紫藤萝花一样好起来了。作者看到了紫藤萝花后睹物思情,由花的衰落到盛开感悟到人生的美好和生命的永恒。 (五)品味鉴赏 赏析下句子写景的妙处 1、“从未看过开得这样盛的藤萝,只见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比喻) 2、“每一朵盛开的花就像是一个小小的张满了的帆,帆下带着尖底的舱,船舱鼓鼓的;又像一个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绽开似的。”(比喻、拟人) 3、“紫色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流着,流着,流向人的心底。(物我交融) (六)拓展延伸 通过以上的讨论分析,大家能谈谈这篇文章的写作方法吗?怎样写好这类文章?同学们学过这种写法的文章吗?请举例说明。 明确:借景抒情(托物言志)1、写景是前提基础,抒情是自然升华。2、从不同角度仔细观察,合理安排写作顺序,例如整体—局部—整体。3、富于表现力的句子,多种修辞手法。例如:《陋室铭》、《爱莲说》等 小结:本文对景物的描写生动而细致,这源于作者怎样的功力?这对你有怎样的启示? 来源于作者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象力、卓越的文字表现力和对生活的真实体验。启发我们平时要关注人生,关注社会,热爱生活;要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经常练笔,不断积累;同时要大胆想象,探索创新。 (七)作业: 请你欣赏某一种植物,发挥联想,想想产生哪些感悟?然后写成一篇托物言志小短文。 板书设计: 花瀑 整体 局部 赏花 花穗 花朵 比喻、拟人 珍惜生活 托 紫藤萝瀑布 忆花:遭遇不幸 物 珍爱生命 言 志 悟花:生命永恒 |
||||
![]() |
摘自《鸠江区徐慕玲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