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二坝初中 刘宏清 |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由月亮话题导入 月在古诗里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柔多情的。要么是谦谦君子,要么是窈窕淑女,要么象征着团圆,要么暗示着分离,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淡淡的柔弱的清凉的味道,而这正迎合了文人的雅兴和追求平淡的心理,所以,文人学者们常借月亮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元丰二年,苏轼由于和当时主张变法的王安石政见不同,作诗讽刺新法,被捕下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出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闲差,于是他在郡城旧营地的东面开荒种地,游乐于山水之间,咏唱江山,感怀英雄,抒发郁闷心情。 二、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㈠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准节奏,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1、读准下列句子的节奏 ⑴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⑶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㈡再读课文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能整体翻译课文。 三、学中求问问中求学 ㈠学中求问 要求:参考注释理解课文,掌握文中关键词语的意思,小组交流,提出不能理解的字词。 ㈡问中求学 要求:解决各组提出的问题 弄清重点词意 四、读思结合不殆不罔 三读文章,探究思想 1、小组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揣摩作者思想,提出问题。 2、问题整理归纳 ⑴作者为什么会夜游?又为什么到承天寺去?所见夜景如何?引发怎样的感叹?(用原文回答)概括层意。 ⑵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写出两句),并以其中一句为例,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⑶夜游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⑷细细品味文中描写“庭院月色”的语句,简要说明景物特点,体会这一句的妙处。 ⑸你是如何理解文中“闲人”的含义? ⑹本文写作时,苏轼已被贬黄州。当时,他备受监视,近乎流放。揣摩文章最后一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师生交流,问题解答。 ⑴第一段:交代了时间,地点和夜游的原因。 第二段:描绘庭中月光的澄澈。 第三段:惋惜无人赏月。 ⑵①遂至承天寺。 理由:唯张怀民可以同乐 ②怀民亦未寝。 理由:心境相同欣赏趣味相同 ③相与步于中庭。 理由:关系亲密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理由:志同道合志趣相投命运相同 ⑶“欣然” 欣喜之情 “念无与为乐者” 有点遗憾 “遂”、“寻” 不假思索中有点激动 “怀民亦未寝” 心有灵犀的喜悦 “相与步于中庭” 从容 闲适 ⑷月色空灵皎洁。(空明澄澈等) “积水空明”用比喻的手法写出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之感。“藻荇交横”则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写竹柏之影参差错杂。作者以高度凝练的笔墨,点染出一个空明清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美妙境界。 ⑸漫步的悠闲,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 ⑹赏月的欣喜;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自我排遣的达观。 五、学以致用小试身手 “一切景语皆情语”,仔细阅读下面这首词,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六、学而省之评价收获 1、小结: 文章通过对庭中澄澈透明的月色极其生动的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透露出他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2、这篇文章给你的写作有何启示?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生活是写作源泉。要写好作文一定要深入生活,写真生活,抒真情感。 七、学而习之不亦乐乎 布置作业: 1、积累吟咏月亮的诗句。 2、请同学们也来写一段景色描写,不要直接出现写自己的心情的词语,但要能够让读者通过阅读你的描写看出你的心情,或是愉快的,或是郁闷的,等等,要体现“一切景语皆情语”。 附:板书设计 记承天寺夜游 叙事──寻伴夜游 闲人 写景──庭院月色 失意苦闷 抒情──月下感叹 旷达乐观 |
||||
![]() |
摘自《鸠江区中学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记承天寺夜游》教学设计之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