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之二 | ||
---|---|---|
作者:邯郸市第十四中学 韩娟 |
《美丽的颜色》是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最后一篇课文,节选自《居里夫人传》,作者是居里夫人的女儿艾芙·居里。本单元都是传记,单元导读中要求培养学生阅读传记的能力。关于传记,我们需要思考,我们为什么要读传记,因为传记不像小说可以虚构,具有真实性;为什么喜欢读传记,因为传记不仅真实,而且很生动。 如果我们把关注的点放在“传记的特点及写法”上,也就意味着我们选择了一种“知识系统课程观”,反之,如果我们把关注点放在“传主的生平及思想”上,我们其实也就在有意无意中选择了一种现在比较流行的“主题核心课程观”,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就是以一个个的核心主题来组建单元的。在这种课程观下,《美丽的颜色》作为一篇自读课文,主要的学习目的不在于这一文章中所体现出的传记的特点及其写法,而是感受主人公那一颗为科学执着的探索之心。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具有一定的阅读传记的能力,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理性认识不足,逻辑思辨能力不强,阅读较复杂的传记有一定的难度。同时,学生的基础层次不同,学习这篇自读课文,抓表层易,知本质难;知思路易,明思想难;知局部易,观全文难;习得知识易,迁移能力难。 【教法分析】 根据学生情况以及自读课文的特点,按照学生的认识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讨论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为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决定采用以下教法: 1、以语言品味为主,采用启发点拨法,完成本课教学; 2、设计带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诱导学生思考,通过语言的体会,解决本文重点; 3、同时采用朗读、讨论、质疑等方式使学生思考;为增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提高效率,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法指导】 教是为了不教,学法应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1)指导学生自主学习。(2)组织学生合作学习,最大限度的使学生都能参与教学活动,通过讨论,发现学生独特的个性,创造性的思维。(3)“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指点学生拓展延伸。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人物描写及环境描写的语句的品读和具体事例来分析来概括人物形象【教学重点】 2.通过默读、批注等多种方法来理解作品中多处引用居里夫人的话的作用。【教学难点】 3.学习居里夫人锲而不舍、刻苦钻研、坚忍不拔的献身科学的精神和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首先出示幻灯片——居里夫人肖像,刺激学生的视觉,猜猜我是谁! 并用被公认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爱因斯坦的评价“我对她的人格的伟大愈来愈感到钦佩。她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来引出居里夫人。 是谁得到了如此高的赞誉?——她就是获诺贝尔奖中占百分之二女性中的第一人,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永远不朽的名字——居里夫人。 从这段叙述中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有着伟大的人格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名人,探寻是什么原因让爱因斯坦对居里夫人如此钦佩。 (导入新课,既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对文章的阅读兴趣。) 二、检——用词美 检查预习情况。 (“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好习惯需要下真功夫。每一篇文章学生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扫除阅读障碍。) 三、画——语句美 画出环境描写和人物描写的句子 (设计意图:本着不将散文肢解成几个碎片,维护散文完整美的原则,针对学生基础知识层次的不同,我由浅入深设计有梯度的思考题,学生与课文之间存在着审美沟通过程,把自己阅读到的句子画出来。) 四、析——人格美 通过对人物描写和环境描写的语句的品读与分析来概括人物形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文章局部进行自主阅读,“通过对文本中词语、句子的理解、咀嚼和品味”来理解“美丽的颜色”含义。进一步深入文本,在提高学生对内容要点概括能力、语言感受能力的同时,强化他们的情感体验,主观感情移入到课文中产生共鸣,体现为感性化的艺术教学境界,以达到“归真”的心理过程,突破教学重点。) 五、演——情感美 演绎居里夫人的具体事例情景以及朗诵引用居里夫人的话语,感受居里夫人伟大的人格魅力 (设计意图: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材情感流动的过程,教学过程的优化就是这三位一体的情感共鸣,师生的感情随作者的感情波动而波动,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根据不同的内容分别采用了分角色朗读、情境朗读和集体朗读的朗读形式,体会居里夫妇对镭如对孩子般的深切情感,并对传记语言的生动性特点有了切身体验。) 六、辩——选择美 居里夫人的艰苦与快乐,矛盾吗? (设计意图:学生在前两个问题中认识到本文的情感美、语言美,此时思考辨析居里夫人的艰苦与快乐就提升到了文本的思辩美,以达到从“归真”到“求美”的审美心理过程。) 七、总结 悟——收获美 感悟文章的美,美丽的颜色能换成“伟大的发现”么?书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设计意图:“读书是为了明理”,学习一篇课文,要让学生在态度、情感、价值观上有所增益,本环节把课本和生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让学生关注当前焦点、热点话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时代的精神,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索,写一点文字。) 八、作业布置 1.仿写:写一篇关于自己的传记!(设计意图:使学生学以致用,同时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 2.推荐阅读:《我的信念》 【板书设计】 美丽的颜色 镭 蓝色荧光 居里夫人精神 |
||||
![]() |
摘自《语文韩娟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美丽的颜色》教学设计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