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美丽的颜色》教学实录之二 | ||
---|---|---|
作者:贾龙弟 |
(屏显年轻的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的照片。) 师:知道这是谁吗? 生(齐):居里夫人。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居里夫人美,镭也美!对于一个人的理解,不能仅仅限于一些外部的信息,还得要进一步走进这个人的内心世界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美丽的颜色》,走进这位伟大女性的美丽世界中。 二、题目切入,体会美丽情感 师:课文都读过了吧?题目是“美丽的颜色”,这五个字在课文中出现了几次?请用笔标出来。 (生标注。) 生:一共出现了三次。 师:我们先一起把这部分朗读一下。 (屏显相关语段。生齐读。) 师:第一次对话,先自由朗读,然后分角色读。 (生自由朗读。) 师:我们请一位男同学和一位女同学来读,有请我们的“居里夫妇”。 (两位同学分角色朗读,其余学生读文中的叙述语,两位同学配合默契,语调温柔,充满期待。) 师:采访一下玛丽,你觉得应该读出怎样的情感? 生:我感觉应该是“热切的好奇”,满怀期待。 师:那么皮埃尔,你刚才是用怎样的语言回应爱人的呢? 生:也很期待,是理解,感觉很温暖。 师:为什么感觉很温暖呢? 生(害羞):感觉好像是在和我谈论……谈论即将出生的孩子长得怎么样。这里的“它”加了个引号,就是说“它”是有生命的。 师:你关注到了标点。很好!居里夫妇就像在畅想肚子里的孩子长相如何、怎样漂亮,真是一种温暖美好的期待!好的,谁来读读第二次?老师来读前面的句子。 (师读第20节,营造说话时神秘、宁静的氛围。生读第21节。) 师:你读到了什么? (师指导生揣摩居里夫妇当时的心情。) 师:居里夫妇当时的心情大致就是这样。现在我 们一起把最后一次写“美丽的颜色”的句子朗读一下。 (生齐读。) 师:很好!大家重读了“不仅……还”,读出了感叹号的情感意味。看来,对于“美丽的颜色”,居里夫妇的情感经历了三个阶段。是哪三个阶段? 生:温馨的期待、神秘的确信以及情不自禁的惊喜。 师:是的,居里夫妇的宝宝终于降生了,还有美丽的色彩。“它”是谁? 生(齐):镭。 (师再次屏显居里夫人拿着装有镭的玻璃瓶的照片。) 师:原来,居里夫人深情凝望的美丽的颜色指的是“镭”的颜色。这真是自然界神奇而美丽的颜色。 (师板书“镭”。) 三、品读词句,感受美丽人格 (一)学会概括叙事性文章的内容 师:但是,“美丽的颜色”仅仅指镭的颜色吗? 我们再来看看课文前半部分又在写些什么?同学们概括一下。 生:写的是居里夫妇工作的环境和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生: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过程。 师:概括记叙性文章的内容必须把握主要事件。谁还能概括得更好一点? 生: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过程。 师:不错,加上了“艰苦”,突出了事件的中心。 但是,仅仅是“艰苦”的过程吗? (生不能回答。) 师:同学们把第1段朗读一下,会有新的发现。 (生齐读第1段。) 生:应该是“居里夫妇探索镭的艰苦而又有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师:看来大家达成了共识,叙事性文章的概括,不仅需要把握关键事件,而且需要把握能体现中心的关键词语。这是一个“艰苦”,但却又充满“微妙的快乐”的过程。 (二)品读词句,体会“艰苦” 师:那么,这个“艰苦”体现在哪里呢?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生圈点勾画,进行批注。) 生:“那个炉子即使把它烧到炽热的程度,也令人完全失望,走到差不多可以碰着它的地方,才能感受到一点儿暖气,可是离开一步,立刻就回到寒带去了。”我感觉他们的工作环境非常恶劣。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非常”? 生:“差不多”“才能”,说明非常寒冷。 师:能从一些修饰词语的角度去品读,很好!还有吗? 生:“完全”“一点儿”“立刻就”这些词语也能说明天气寒冷。 生:“寒带”也能说明天气冷到了极点。 师:这些都是从修饰词语的角度来品读的,还能不能从其他地方读一读呢? 生:“即使……也”说明炉子再热也没用,冷到了极点。 师:很好!还能从关联词的角度去品读。 生:“她独自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一般工厂人都是很多的,但是这里玛丽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说明人手缺乏。 师:工作负荷大。大家还有没有发现,这一段落只有一句话,我们称之为“单句成段”,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生:强调,看起来醒目,印象深刻。 师:嗯,工作环境差、工作负荷大,还有吗? 生:“玛丽从前很天真地预料沥青铀矿的残渣里含有百分之一的镭,那个估计现在到哪里去了?”用了数字,还有反问的手法,说明沥青铀矿残渣中镭的含量特别低,从侧面反映出工作量非常大。 师:好的,镭的神秘使得它难以被发现,这位同学既从词语的角度,又从修辞的角度进行了品析。 生:“我们没有钱,没有实验室,而且几乎没有人帮助我们把这件既重要而又困难的工作做好。这像是要由无中创出有来。”从“而且”、三个“没有”中可以看出他们条件简陋,工作艰难。 师:关注了关联词“而且”和三个“没有”,还关注了句式,强调一无所有,但他们却创造出了奇迹,文中用了一个词,叫什么? 生(齐):“由无中创出有来”。 师:还有哪里可以看出来? 生:“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从“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和“周围的烟刺激着眼睛和咽喉”可以看出工作条件艰苦。 师:“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这个细节能不能说明条件艰苦? 生:能,说明风大,因为是在院子里。前面说到如果不在院子里,在棚屋里的话,也要打开窗子,否则就会“被烟窒息”。 生:“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月变成了工作年。比埃尔和玛丽并没有失掉勇气。”可以看出居里夫妇工作的时间越来越长,提炼镭越来越困难,但是他们对镭的探究却坚持不懈。 师:能不能改成“过了一年或两年”? 生:不能,我觉得改了后就看不出时间的漫长和工作的艰难了。 师:我们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了探索镭的艰苦,工作条件差,工作负荷大,镭的神秘难以发现,这些都让我们读出了一个“苦”字。 (师板书“苦”。) (三)品读词句,体会“快乐” 师:但这样“苦”的岁月,在居里夫人看来,却是怎么样的? 生(齐):“最美好而且最快乐”。 (师板书“乐”。) 师:你从哪些地方读出了“美好”与“快乐”? 生:“我们在一种独特的专心景况中过日子,像是在梦里一样。”“像是在梦里一样”说明他们的日子很愉悦。 师:我们为什么“愉悦”呢?关键是哪个词? 生:“专心”,没有干扰,能够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美好而快乐的。 师:嗯。还有其他词让你觉得他们快乐吗? (生不能回答。) 师:看一下大屏幕。 (屏显课文第1段。) 师:哪一个人称代词特别多? 生:“我们”! 师:“我们”说明什么? 生:说明他们很相爱,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互相扶持做事是美好而快乐的事情。 师:说得真好!还有吗? 生:“觉得冷的时候,我们在炉旁喝一杯热茶,就又舒服了。”两个人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再苦也是快乐的。 …… 师:为什么说居里夫妇的快乐是“微妙”的呢? 生:因为他们的快乐来之不易。 生:因为他们的快乐是两个人的快乐。 生:因为他们的快乐是常人无法体会到的快乐。 师:是的,这种快乐只属于居里夫妇。因为—— 生:居里夫妇有相亲相爱的美德。 生:居里夫妇有乐观奉献的精神。 生:居里夫妇有坚韧顽强的探索精神。 师:一句话,因为居里夫妇经历了别人没有经历过的艰难,在艰难中表现出高贵的人格,所以才能体会到别人无法体会的快乐。所以“美丽的颜色”还指—— 生:居里夫妇美好的人格。 师:这是人类世界最美丽的颜色。 (师板书“人格”。) 四、比较体会,读懂美丽“这一篇”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在这个部分里,写传记的人好像有点偷懒,文章中大段地“抄袭”了居里夫人生前笔记中的话,这些段落可否删去? 生:不能,这些是真实的写照。 师:为什么是真实的写照? 生:因为这些都是作者母亲自己的话,更真实。 生:母亲的话也证明作者所说的话是真实的。 师:哦,相互印证,能否举个例子? 生:比如,第13节中作者写道:“这种抵抗他们的材料迷住了他们。他们之间的柔情和他们智力上的热情,把他们结合在一起。”而下面第14节中居里夫人自己也说被“吸引住了”,也写了对科学的热情和互相扶持。 师:好的,我们把这两节连起来读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生齐读。) 师:我们再把第13节这个部分改成作者的叙述来读读看。 (生读,将“他们”改成“我们”)。 师:面对玛丽的诉说,你感觉怎么样? 生:我在读的时候,就在想作者怎么什么都知道,感觉还是让玛丽自己说更真实可信。 师:是啊,让居里夫人的女儿来说毕竟隔了一层。 (师板书“真实性”。) 师:老师把后半部分改了。 (屏显。) 玛丽后来写道:“那天晚上,我们又去实验室了,打开门,看到了镭在发光,我们终于找到了。” (生朗读比较。) 生:不行,这样我们就不知道居里夫妇的对话细节了。 生:原文的描写更具体生动。 师:也就是说,这些具体的细节能让我们感受到居里夫妇的幸福与快乐。是吗? (师板书“生动性”。) 生:是的。 师:这篇文章的体裁是什么? 生:传记。 (师板书“传记”。) 师:传记不像小说都是虚构的,那为什么还吸引人呢? 生(齐):因为真实又生动。 师:同学们,这就是传记的美丽和魅力! 五、再次朗读,升华美丽人格 师:最后让我们再次读读后半段的“美丽的颜色”,体会其中的幸福快乐。 (生齐读。) 师:镭的美丽,更是人格精神的美丽,这种美将是永恒的!下课! ![]() |
||||
![]() |
摘自《锦袍仙的博客》网站 | |||
上一篇 | 《美丽的颜色》教学实录之一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