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老百晓在线![]() ![]() ![]() |
《新闻采访》教学设计之一 | ||
---|---|---|
作者:佚名 |
1.了解什么是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2.了解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3.通过新闻采访活动,锻炼说话、写话及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教学难点: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电视里主持人的采访吧,我们今天就学习--板书课题:新闻采访 二、初读提问 同学们先浏览一下,有不懂的可以提出问题。 三、提出问题 下面把同学们和老师的问题集合起来。 1、什么是新闻采访 2、什么是新闻写作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4、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四、解决问题 我们师生合作来解决问题吧。 1、什么是新闻采访 记者为取得新闻材料,去观察、调查、访问、记录、摄影、录音、录像等。通过记者和采访对象面对面交流实现。 2、什么是新闻写作 新闻写作,就是对新近发生的,有价值的事实的写作。可以用文字或者声音、影像。 3、采访与写作的关系 新闻,七份靠采访,三份靠写作。采访是第一位的,写作是第二位的。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可见采访的重要性。当好一名小记者,首先就要学会采访。 4、采访前的准备和采访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1)采访前要精心准备: ①明确报道的目的。明确一下自己采访的目的是什么?比如,我们要写一篇"好人好事"的新闻,在采访的时候就要围绕“好”来问,挖掘乐于助人的品质。 ②搜集好资料了再去采访 可以建立自己的资料库,也可以到网上去查资料。比如采访一个会议,是一个什么样的会,谁来参加,议论什么事。可以百度。 ③拟好了提纲再去采访 采访提纲,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思路清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稿。比如,采访清洁工的采访提纲: 每天上班几点出来几点回去? 每天的工作是什么? 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 工作中最累、最苦的事情是什么? 行人随手人垃圾怎么办。 (2)采访技巧和注意事项 ①和采访对象平等对话,要端正自己的态度,主动交流,不把自己看得过高或过低,在采访中不加入自己对于采访对象的主观臆断。 举例:杨澜采访过150多位精英名流。开始总会觉得,这些采访对象令人高山仰止啊,但代表着观众对这些采访对象的好奇心,所以不应该仰视他们的位置。 ②说服与获得采访机会 采访者和被采访者的关系是:尊重自愿、不强制。说服对方接受采访,关键首先在采访者本身,找机会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③采访是“交谈”,是真情对话,而不仅仅是"提问"。被采访者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才会有最强烈的表达欲望。以真情对话,像朋友一样,拉近和被采访者的距离。 ④采访一件事或者一个人,不能只采访一个人。 写一个人,采访他周围的人,周围人提供的关于被采访者的印象才可能更接近真实的人物。记者写市长,采访市长底下的市政厅的人和他的竞争对手以及他的家人,他采访了六十多个人。 ⑤提问的四种方法: 正面问:——提问时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绕圈子,这就是正面问。 侧面问:——换一个角度问问题,帮助采访对象回忆、联想,问出真实、具体的新闻材料。 反面问:——有时候,采访对象会不太情愿接受记者采访,有的因为谦虚不愿谈,有的因为有想法不敢谈等等。对于这些情况,记者可以采取一种反面问的方法,有意刺激一下采访对象,引发他们的兴趣,让他们从“要我谈”变为“我要谈”。 追问法:——就是根据采访对象回答的一个情节、一件事情或其他材料,紧追不舍地问下去,一层层地挖掘出最真实的新闻材料。 ⑥提问时的注意事项: 一次只问一个问题。连续问问题被采访者反映不过来。 提问要短不要长。口头交流记不住 提问要多问“为什么”追问 ⑦当场做笔记: 记要点。 记疑问点。 记录下采访对象的有特点、有个性的语言。 记录下观察到的情景。 记想到的。 ⑧采访后要及时整理: 1)抓住“记忆的黄金时段”立刻整理记录。 2)整理笔记、整理录音、核实材料。 五、模拟采访 1、5分钟内采访身边的同学。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2、30分钟去采访你最喜欢的一名老师 |
||||
![]() |
摘自《百度文库》网站 | |||
上一篇 | |||
下一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