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八年级下册灯笼教学札记  
  《灯笼》教学反思之二  
作者:佚名
   
 
  《灯笼》是部编教材中新添的一篇新文章,我对此比较陌生。由于是一篇自读课文,所以上课时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的“阅读提示”来解读课文内容,可吴伯萧的这篇文章是文白夹杂,内容比较难懂,又是以散文的形式来写,导致课堂上学生学起来是困难重重。
  教材中的“阅读提示”写着:“作者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的这篇文章,以散文的自由笔法,书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作者顺着自己的思绪写来,孩童心性,往昔经历,乡情民俗,诗词典故,自然流淌出来,意绪纷繁。结尾处……跳出个人情感圈子,升华为家国情怀的表达,情感也转而悲壮激越。阅读时,要注意作者情感的变化,体会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引导学生从“阅读提示”中提取到的信息有:写作时间(也就是写作的大背景),文体,写法,主题。我觉得作为一篇自读篇目,从提炼出的这些信息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足矣。
  上课之前,我问学生文章的题目是“灯笼”,题目在本课中起什么作用?这个问题并无多大难度,可难在很多孩子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养成使用语文专业术语的习惯。当然,让人欣慰的是,每个班里也总会有那么几个用心的孩子。所以,我刚把问题抛出来,就有心急者脱口而出:“灯笼”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因为全文写了那么多的事情都和灯笼有关系。
  然后,我又问学生文中写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记忆?请将每一个记忆概括出来。为了节省时间,我要求学生分工合作,概括归纳。起初,在巡视时发现孩子们讨论没有思路,然后我提示学生可以参照阅读提示,聪明的孩子们发现,原来“阅读提示”中竟然有现成的答案。于是,在他们回答时,我只是让他们对号入座,找出他们所归纳的句子相对应的段落罢了。
  这篇自读课文对于学生来说有点难。所以,最终的自读阅读变成了我的指导阅读,下课时,还有几个孩子依然是一脸茫然。
 
 
  [2020-03-11]  摘自《蝶殇wanglina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灯笼》教学反思之一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