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雁,我从来没见过,只记得有关大雁的几句古诗: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征蓬出汗塞,归雁入胡天。大雁在古诗中被诗人吟诵,意蕴悠长。
《大雁归来》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利奥波德是一名美国人,著名的环境保护主义者。我知道,外国作家的思维与中国作家不同,文章的行文思路和中心表达没有套路,学生理解起来有难度。我开始读文本,我读了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问题越来越清晰:第一,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第二,作者在表达什么?第三,某些句子该怎样去理解?我看了一下课时练和课后的研讨与练习题,发现练习题是这样设置的:仔细体会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我分析了一下课文的内容。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篇幅并不短,内容虽然介绍了大雁的生活习性,但是用语含蓄委婉,更像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爱鸟之情,面对大雁的联合观念,人类应该自愧不如。作者全文采用拟人手法描写大雁,把大雁当作人类的朋友,大雁在作者的心中,就像人类一样具有灵性,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大雁的喜爱之情。由此我认为这篇文章应该属于形象性、知识性、抒情性完美结合的散文。
文章到底在表达什么?我认为,除了表达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外。通过对孤雁的描写,还表达了对狩猎者的愤恨。另外,通过对大雁具有人类所缺乏的联合观念的描写,还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钦佩之情。前两个问题解决了,第三个问题的答案自然而然也就有了。我信心满满的去上课,结果就如我所料,学生云里雾里。经过我的一番讲解,最后学生皱着的眉头舒展开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