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八年级下册时间的脚印教材理解  
  《时间的脚印》教学参考  
作者:佚名
   
 
  教学重点
  1.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培养理性思考、自主探究的习惯。
  文章举出了许多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事例来说明“时间的脚印”,教学中要充分激活学生的自主思考,引导他们理性思考、自主探究。
  2.把握文章的说明顺序。
  这篇文章事例很多,却井然有序,这是因为作者精心安排,使得文章的说明顺序与读者的认识顺序相一致。要通过本文的学习,加深学生对于说明顺序的认识,并适时总结。
  3.品味语言,体会生动的写法。
  文章有许多拟人化的语言,还有很多生动形象的描写语句,使文章读来亲切有味。教学中可引导学生积累或仿写。

  课文研读
  一、整体把握
  1.理解“时间的脚印”
  时间既是人们习见习闻、十分熟悉的一个概念,又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本文所谈的时间,本质上是一个地质学概念。文章先引用科普作家高士其的诗句,带出时间的话题。“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从古到今,人们痛惜它的流逝,并发明钟表、日历度量它。然而,人们感受到的时间,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都是与人类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在地球上还没有出现人的时候,或者在人还不知道记录时间的时候”,大自然中就已经有了时间的记录。这样,就从人们熟知的日常生活的时间,引出了地质学上的“时间”。作者把时间的概念,从人们日常的感觉延伸到自然界中,引出了关于时间的又一种境界。
  接下来,作者用了较多篇幅,举出大量的例子,来说明时间的大幅度变化引发的种种变化。自然界中,地壳的运动、气候的变化、生物的繁衍生息,都在岩石中留下了痕迹。坚固的岩石经过风吹雨打、日晒霜寒,以及酸类的腐蚀、水的冲击、冰的削刮、生物的破坏等,变成“碎石、沙砾、泥土”,然后再沉积下来,形成新的岩石。无论是毁灭还是新生,都透露出时间的踪迹。自然的伟力形成了岩石的“书页”,再把它撕碎来读,如此循环往复,数万年的时间也就疾驰而过了;还有众多曾经存在过的生物,也在地层中留下了化石的遗存。要了解地球的过去,就要读懂这些“无字的史书”,因为它凝固了远古的历史,甚至能够告诉我们在没有人类的时候,地球是什么样,有过哪些原始的“居民”。可见,“时间的脚印”,其实就是地球变迁留下的印记,是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研究的对象。
  课文最后两段,说明“时间的脚印”有很多,要读懂它们有难度,但它们可以增进我们对自然的了解,还可以指导我们“找寻地下的宝藏”,从而揭示了研究“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2.丰富的内容,灵活的结构,生动的语言
  本文的主体是中间部分。这部分,作者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举出了大量例子来展现“时间的脚印”,读来却不让人感到纷繁杂乱。这是如何做到的呢?主要在于精心安排的结构。首先,作者很注意例子的不同层次:先讲非生物的例子,再讲生物化石的例子;在介绍非生物情况的时候,先讲侵蚀作用对岩石的破坏,再讲新岩石的生成,最后讲地壳活动在岩石上留下的印记。其次,作者很注意运用过渡性的句子。这些句子,有的承上,如“从‘死’的石头上,我们看到了地壳的活动”,概括了上面的叙述;有的启下,如“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引出“石烂”的话题;有的兼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岩石保存了远比上面所说的多得多的历史痕迹”,承上,收住有关岩石自身解体与新生的话题,启下,解读岩石上的历史痕迹。抓住这些语句,就能把握这些语句前后段落的内容。
  本文的语言也很有特点,既准确、精练,又生动、形象。文中有很多语句耐人寻味,形象、幽默、含蓄是它们的共同特点。如“时间是没有脚的”,将时间的抽象性和人们对它的无可奈何生动地写出来;“真的有‘海枯石烂’的时候”,反用“海枯石烂”的成语,说明石头也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坚硬;“当然我们也不能忘掉人的作用”,这里用的是中性语言,并没有说“作用”是破坏性的还是建设性的。这种含蓄的表述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从对自然的影响上看,这种“作用”当然是一种“破坏”,但从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来看,这种“作用”又是不得已的,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宽宥的。另外,这篇课文中还大量运用拟人的手法,使语言生动有趣,增强了可读性。
  二、素养提升
  说明事理的文章,往往采取逻辑顺序。说明文的逻辑顺序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可以从现象到本质,从整体到局部,从概括到具体,从主要到次要,从简单到复杂,从原因到结果,从性质到作用,等等。不管采取什么说明顺序,都要考虑人们认识事物的先后次序,以便于读者理解接受。
  说明顺序的选择,与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说明的目的有关。比如《恐龙无处不有》,作者说明的重点是“板块构造”理论,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因此放在后面,先以南极的恐龙化石引起话题,这是从现象到本质的顺序。这样安排顺序,由浅入深,比较吸引读者。能不能按别的顺序来安排呢?根据情况的不同,也是可以的。假如作者的目的是比较充分地介绍板块运动在塑造地球面貌中的作用,那可能就要先讲板块理论,然后再从地理、气候、生物等方面讲板块活动在不同方面的结果。那就是从整体到局部、从性质到作用的顺序了。可见,说明顺序是可以灵活安排的。
  了解基本的说明顺序的种类,不是为了记住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为了在阅读说明文时懂得识别,从而可以深入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这么安排,如果换成别的说明顺序文章会有什么不同,从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同时,也是为了自己在写作说明性文章时懂得选择适宜的说明顺序。总之,一切都与实际的语言运用相关联。
  三、问题探究
  1.文章在说明岩石可以记录时间后,接着写了一段介绍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内容,这样是否偏离了主旨?
  从作者的思路看,这一段是插叙,由前面谈到岩石能记录时间,自然联想到“铜壶滴漏”的计时方法,然后下一段,再从比较的角度提出问题,说明“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这样分析,就不能说这一段偏离了主旨。从相反的思路看,因为上文谈到人们已经想出了许多办法记录时间,发明了钟表、日历等,关于北京故宫铜壶滴漏的叙述也可以放在这里说,不必在后面提及。另外,如果不要这一段,直接接下一段“岩石是怎样记下时间的呢”,在行文上也很自然紧凑。对这个问题从正反两方面分析,都有一定的道理。
  2.本文有许多运用拟人化写法的语句,如何理解它们的作用?
  文章里这样的语句很多,如“狂风吹来了,洪水冲来了,冰河爬来了”,“越是笨重的石块越跑不远,越是轻小的沙砾越能旅行到遥远的地方”,“岩石在最初生成的时候,像书页一样平卧着,一层层地叠在一起,最早形成的‘躺’在最下面”。这种写法,一是拉近了对象与读者之间的距离,读来亲切有味;二是增强了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得所写的内容给读者留下更鲜明强烈的印象。

  总体建议
  1.教学时间:1—2课时。
  2.本文列举的事例很多,注意不要陷入对具体事例的解说。先引导学生注意本文的说明顺序和层次,看看课文的内容可分为哪几个部分,各部分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文中有很多过渡性的语句,抓住这些语句,有助于把握全篇的结构。
  3.课文内容主要涉及地质学和古生物学的知识,可适当引入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以便于学生理解。可以鼓励学生参观博物馆或阅读相关科普著作,丰富自己的知识。
  4.文中有些内容综合运用了各学科的知识,还有一些地方暗含着分析推理过程。可以适时点出来,引发学生的思考。

  教学设计
  1.初读课文,理清层次。
  (1)明确:
  第一部分(第1—4段)首先提出“时间”的话题。
  第二部分(第5—29段)是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先讲非生物的地质现象,主要是岩石的侵蚀、瓦解、搬运、沉积和新生(第5—21段),接着讲其他几种情况(第22—25段),最后讲化石(第26—29段)。
  第三部分(第30—31段)是文章末尾,阐释读懂“时间的脚印”的意义。
  (2)在划分层次时,要抓住独句段和其他起承接过渡作用的语句,引导学生理解其作用。可以班组讨论,提出几种不同划分,经讨论得出一致结论。
  (3)理清主体部分的逻辑关系,理解说明的顺序。
  可以补充一些例子,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例子如果加入到文中,放在哪些位置比较适宜?(教师要有充分准备,对所补充的例子深入理解。)
  2.针对重点提问,理解文章内容。
  文章举出了不少例子,可以补充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帮助学生理解。可以选择若干问题点,引发学生思考,如:文章讲岩石的破坏,提出了哪些因素?(第9—14段)为什么地壳下沉,使得有些砾岩的组成成分是外层细、内层粗?(第23段)
  还有一些问题学生在课上可能一时无法回答,可布置课下自主探究,如:为什么气候炎热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红色,寒冷时期生成的石头往往是灰黑色?(第25段)为什么寒武纪前形成了很多铁矿,石炭纪时期形成了许多煤矿?地质年代是怎么划分的?各有什么特征?(第31段)
  通过提问,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深入理解课文。
  3.品析拟人化的语言。
  可以举出一两处例子,让学生自主圈点勾画,找出其他的例子,班级或小组讨论,谈谈这样写的好处。还可以深入思考:本文的拟人写法,与《大雁归来》有哪些相同,又有哪些不同?(本文的拟人写法,主要是使得语言生动活泼;《大雁归来》的拟人化写法,除生动形象外,还寓有深厚的情感。)
 
 
  [2020-03-18]  摘自《人教网》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