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八年级下册桃花源记教学实录  
  言语形式的背后——《桃花源记》教学实录及评析  
作者:陈治勇  评点:张英飞
   
 
  一、偶遇桃花林——“行”的密码
  师:“世外桃源”,一个令人神往之地,它源自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疏通文意,不懂之处我们一起交流。
  师:渔人是干什么的?
  生:捕鱼。
  师:他此时在干什么?
  生:在捕鱼。
  生:在行走。
  生:“行”是“行船”,可能是捕鱼,也可能是随意行船。
  师:若是捕鱼,何不用“缘溪捕”,此处“行船”是捕鱼还是随意的行船呢?
  生:随意行船更好。因后文有“忘路之远近”,“忘”是“忘我”之意,渔人沉醉在沿岸风景里了,他不知自己此时在哪里了。
  师:渔人此时的行状,让我们想到了《与朱元思书》的哪个句子?
  生: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师:所以,第一句话是平淡的叙述,第二句话就有了情感了,我们应该怎样读这句话呢?
  生:渔人此时的心情是悠然闲适的,读的时候应该是舒缓的,慢节奏的,就像水波荡漾一样。
  师:你试毒下。
  生读:缘(稍上扬,声音延长)溪行(“行”字以平滑的声音拖延,不知不觉消失),忘路(“路”字声音拉长,然后稍顿收音)之远近(稍顿)。
  师:但“忽逢”二字却打破了渔人悠然闲适的心境。“忽逢”后渔人的心情是?
  生:渔人是惊喜的,他之前是悠然的闲适,但面对眼前的桃林美景,他的内心开始澎湃了。
  师:文章是怎样写桃林的?
  生: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师:桃林的面积如何?
  生:夹岸数百步,望不到边际。
  师:有其它树吗?
  生:中无杂树
  师:给你的感觉是?
  生:有点夸张。
  师:渔人站在船上,他会看到哪些颜色?
  生:桃花的粉色,芳草的青色,天空的蓝色,还有溪水的碧色,两岸岩石上青苔的青黑斑驳之色。
  师:好一派迷人的色彩。刚有人说“忽逢”里有渔人的惊喜,现在请大家关注:写桃林美景的语言与之前的语言有何区别?
  生:遇见桃林前的语言有点散乱随性,但写桃林的语言比较整齐。
  师:语言不同的背后透露着什么?
  生:是人物的内心。一开始渔人的心境是随性悠然的,这和文字的错落刚好一致。而后渔人见到桃林美景之后,很惊喜,而整齐的语言节奏感很强,很有力量,与渔人的惊喜是一致的。
  师:文章的语言与人物的心境合二为一。这个“惊喜”该如何读呢?
  生:“忽逢”要读出惊喜,速度稍快,“数百步”三字要强调着读,以体现桃林的范围之广。“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要以二二的节奏断开,但前后之间要以语气贯连,读得似断实连,语速要稍慢,将一幅幅画面呈现出来,就像放电影一般,以体现渔人此刻的痴迷沉醉之情。(生读)
  师:接下来渔人的内心感受我们可怎样形容?
  生:兴奋,急切。这从“甚异”“复”“欲穷”三词可见。前面已是惊异,后文用了“甚异”,更进一层。而“穷”字则将渔人探寻桃林的愿望推到了极点。
  师:短短的一段文字,渔人的内心是不断变化的。从“行船”的悠闲,到“忽逢”的惊喜,再到欲探究竟之“穷”的兴奋与急切,情感的变化跌宕起伏。
  评析:文言文教学的关键在于适切处理好“言”与“文”的关系。一般老师的教学处理是先“言”后“文”,而陈老师采用的是“言”“文”相融的策略,即在理解词义和句意的基础上,通过朗读、比较、追问等方法,引导学生进入品味的境地。更让人惊讶的是,他抓住了看似寻常的一个“行”字,破解言语背后的情感密码。聪明的读者,从他第一个看似无厘头的提问就明白,他备课时就关注到了“行”字的分量,于是在课堂上连发两问,迫使学生在“行”处驻足欣赏。对于学生陡然一惊后的两种理解,陈老师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用“捕”字来替换,启发学生发现作者炼字的一番苦心,进而通过吟诵式的朗读,让学生体会渔人那份沉浸于美景的随意、闲适。这样慢镜头品味一般在诗歌教学上是常见的。仔细想来,陶渊明本来就是一个大诗人,这使得他的散文也充盈着诗意。本文的诗意不仅体现在用字上,更体现在语言的节奏感上。于是陈老师在带着学生想象桃林美景时,才会抛出此问:“写桃林美景的语言与之前的语言有何区别?”从学生的发言可以看出,言语形式的密码一旦被解开,他们语言鉴赏之潜能就喷薄而出了。
  二、访问桃花源——“渔人”的密码
  师:现在请从文字出发,以“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为核心,说说你读出的桃花源的印象。
  生:这是一个神秘的桃花源。“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好像有光又好像没有,这似有似无给人一种神秘感。
  师:“仿佛”的意思是?
  生:好像。
  师:课文注解是“隐隐约约”,请比较下,哪个更合文意?
  生:“隐隐约约”是若隐若现,是事实,“好像”是人的感觉。
  师:你觉得哪个更好?
  生:“隐隐约约”带给人很强烈的神秘感,更好,也和下文“初极狭”“豁然开朗”的变化有着一致性。
  生:这是一个美丽富足的桃花源。“平旷”可见视野开阔,“良田”可见土地肥沃,“美池”里可能有莲花,有采莲少女,有蛙鸣阵阵,还有蓝天的倒影,溪流的清澈。
  师:“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之前入选教材的版本是“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觉得有顿号的更符合。顿号加入之后,朗读时在相应处有一个停顿,而这个停顿让语速减慢了。
  师:语速慢了就好吗?
  生:渔人刚进入桃花源时,面对眼前怡人的美景是欣赏与陶醉的,他的眼光应该是慢慢欣赏的,而语速的减慢正符合这种心境。
  师:好,标点里有着心境。
  生:这是一个和平安宁的桃花源。“鸡犬相闻”以声写静,更见出宁静祥和。
  生:“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可见这是一个怡然自乐的桃花源。
  师:老人在干嘛?
  生:和小孩一起玩耍。
  师:可以描述一下具体的场景吗?
  生:有的在晒太阳,有的在聊天,还有的在给小孩子讲故事。
  师:他们不干活吗?
  生:前文说“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说明不需要老人了。
  师:老人不是男人?生迟疑。
  师:“其间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与“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在结构上是什么关系?
  生:并列。说明“黄发”与“往来种作”之人不一样,这里的老人是不需要“种作”的。
  师:老人与小孩一起“怡然自乐”,让你想到哪个成语?
  生:天伦之乐。
  生:这是一个热情好客的桃花源。村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做食”,一个“便”字体现了时间之短,速度之快,村人的好客感就出来了。
  师:能否细品“设酒杀鸡作食”?
  生:它连用了三个动词,画面感很强。
  师:可换成“设酒、杀鸡、作食”吗?
  生:这样动作间断开了,不那么紧凑,速度也放慢了。与不加标点比起来,热情的程度似稍弱。还是不加好。
  师:让我们以饱满的热情读这个句子。(生读)
  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也可以看出。“各复”是“各自又”的意思。每一户人家都要邀请渔人,而且“皆出酒食”,渔人要吃到何时啊?我们想想村人排队邀请的吧。
  ……
  师:现在让我们把思维转向“作者是怎样写桃花源的?”
  PPT: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师:括号处应填入什么?
  生:渔人。
  师:那我们在加横线空白处加入“渔人”行不行?
  生:加进去后,句子读起来很啰嗦。
  生:还有句子的美感打破了。本来是“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都是四个字的,加了后就乱了。“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均为三个字,加进去后节奏感就不强了。
  师:从音韵美的角度去思考,很好。但陶渊明省略仅仅是为了读起来好听吗?按照现在的语言表达习惯,加横线处可以省略吗?
  生:一般不能,不然句子就不通了。生:古文讲究简洁,省略可以让语言更简洁,而且我们依然能够读懂的。
  师:这个理由可以成立。倘若如此,是否所有的古文为了追求简洁都要把人称略去呢?(生迟疑)所以这个理由还是不够全面。
  师:请大家试着在每一个括号里填入“我”字,你再读一读,看有什么感受?(生读)
  生:句子比较通顺。
  师:除了通顺之外呢?还有什么感觉?(生迟疑)
  师:现在请填入“渔人”或“他”读一读,再比较填入“我”字,看有什么体会。
  生:加入“我”字,好像自己就在桃花源里,加入“渔人”,便没有这种“自我”感。
  生:对,加入“我”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
  师:简洁的语言里有着丰富的内涵。
  PPT:内涵丰富:以渔人的视角写他的所见所闻,却尽可能省略了渔人的称谓,让读者在读文字呈现的一切时,产生自居的幻觉感——“我”和渔人融为一体。
  评析:桃花源是本文的重点,陈老师采用了大众化的提问——“这是一个怎样的桃花源?”其不同凡响在于三处。一是对“仿佛”在文中含义和表达效果的准确把握。从发言中可以看出,学生对该词所在的语句的理解是明晰的,但他没有就此放过,执意追问“仿佛”的词义,这一问,暴露了学生在文言文学习中的弱点之一——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有偏差,古今词义混淆;这一问还引发了学生对该词与下文“豁然开朗”之变化的思考,更荡起了“豁然开朗”的涟漪!二是对“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场景描述,让学生在想象和绘声绘色的描述中将“怡然自乐”变得触手可及,具体可感。如果此时学生能联想到《大道之行》中的“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养”,应该比“天伦之乐”更符合文意。三是对省略部分的抽丝剥茧式的思考。一般语文老师止步于省略成分的准确补位,而陈老师却将学生不断置于思维冲突之中——陶渊明省略仅仅是为了读起来好听吗?倘若如此,是否所有古文都为了追求简洁应该把人称都略去了呢?当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的时候,陈老师及时抛出思考的支架——加入“我”和加入“渔人”比较一下!在比较阅读中,学生真的在语言的桃花源里经历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妙旅程。值得商榷的是对两个句子是否加标点的辨析。窃以为,文言文本来就没有标点,涉及的只是基于文意理解的句内或句间的停顿。第一句“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中的景物之间是否需要加顿号?窃认为,不加顿号也有其独特的审美效应,不妨再留点时间让学生品味一番。
  三、离寻桃花源——“遂”的悲凉与火焰
  师:省略,让读了此文之人都觉自己是渔人,似乎自己就身处桃源中。桃花源的美景真那么令人向往吗?在我们当下的环境里,这样的地方多不多?
  生:挺多的。比如三清山、黄山、杭州的西湖等等。
  师:既如此,为何陶渊明要把它写得那么秘不可追?
  PPT:太熟即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生:因为桃花源在那个年代可能是不存在的。战争实在是太平凡了。
  师:文章哪个句子涉及到了战争?
  生:自云先是为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师:那是秦时,陶渊明写作此文时社会又如何?(生沉思)
  师:文章有一个点,点出了时局,能找出来吗?
  生:晋太元中。
  师:对,“晋太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时局呢?
  PPT:太元,东晋孝武帝年号,共21年。其间,政治极度腐败,统治集团内部生活荒淫、互相倾轧,赋税徭役繁重,战争频发,短短的21年里就爆发了数十场大小战争。
  师:战乱让这个世界不得安宁,战争的结果就是:
  PPT: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着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师:那个年代,何处有清净地?何处有家园欢?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鸡犬相闻,往来种作,黄发垂髫,怡然自乐,只是一个梦啊!桃花源在那时那刻是无法寻求的。俗世之人难寻:
  PPT:太熟即遣人……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生读)
  师:即便“高尚”如刘子骥,也难以追寻: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生读)
  师:先生留给我们的梦是灰色的:
  PPT:后遂无问津者。
  师:我们该怎样读?
  生:后/遂无问津者
  师:先生在写下此句时,他的内心感受是?
  生:是无奈和悲痛的。这只是一个理想而已。
  师:是理想吗?
  生:梦想,或痴心妄想。他是多么想有人再继续追寻啊!但是,再也没有了。他有着无尽的凄凉。
  师:请以这种感觉读之。
  生:后——,遂无-问津者。
  师:现实虽然凄凉,先生虽然感伤,但他内心的火焰却依然不息,他在他的《桃花源诗》里说:“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评析:课文结尾的赏析总是指向创作意图,陈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由“晋太元中”自然引入本文创作背景,更巧妙的是以诗解文,以学生熟知的《石壕吏》诗句来渲染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灾难,教师此时若能引导学生回扣“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就可以把藏在“不复出”与“遂”中的那份无奈和悲凉挖掘出来,同时很自然地引出对下文“遂迷,不复得路”和“后遂无问津者”的咀嚼。三个“遂”字,可谓一唱三叹,陈老师显然对最后一个“遂”字的品味更关注,为了让学生体验作者写下此句时的心情,他再次采用朗读策略,此时的读不仅仅是基于理解的读,更多的是期盼学生与作者达成情感共鸣!教师引用作者的诗句总结,则是悲凉深处的一次反转,旨在提醒学生和作者一起走出伤感的泥沼,燃起希望的火焰!
  四、桃源遗梦
  师:现在,文中呈现的世外桃源已然成为了现实。可为何还有那么多地方争着做“桃花源”呢?北方的坞壁说它是桃花源的原型,南方的武陵说它是桃花源,江西的庐山也说它是桃花源。
  PPT:“桃花源”只是“桃花源”吗?
  生:桃花源是一个象征。人们在它上面寄寓了自己的向往和追求。
  生:比如杭州的断桥,外观也不漂亮,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因为在它上面有着许仙与白娘子的故事,有着人们对爱情的向往。
  师:对的。一处风景也好,一篇文章也罢。因为它们有着人文的色彩,是人们寄寓的凭借,就不一般了。桃花源不只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他依然成为了人们心中的:
  PPT:桃花源是:一个文化的标识;一种精神的图腾
  师:感谢陶渊明,给了我们这么一个神圣之地,让我们得以延续我们的桃源之梦。
  评析:此文的教学完全可以在“遂”字的品味中戛然而止,但陈老师深知学习文言文的目的,不仅在于欣赏,更重要的是古为今用,让传统文化与当今相联,让传统文化的种子真正播撒到学生的心灵深处。基于此,“桃源遗梦”绝不是一堂课的结尾而已,诗歌有意象,文章有灵魂,灵魂重精神,文化需传承,陈老师让我们的学生明白,每一个读懂陶渊明的读者,都应当将“桃花源”作为自己的精神追求。也许,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文化标识”与“精神图腾”还不甚明白,但我们相信,学生随着阅历的增长,在生命的某个时刻,会回味和明了“桃花源”对于自身生命的非凡价值!
 
 
  [2021-07-15]  摘自《漫步语文人生路的博客》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  《桃花源记》教学实录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