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了解站长 关于本站 返回老站 中国桥站
 
   
  《老百晓在线》首页《老百晓在线》主页一年级上册一年级下册二年级上册二年级下册三年级上册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上册四年级下册五年级上册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六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  
    老百晓在线八年级下册写作2教材理解  
  《说明的顺序》教学参考  
作者:佚名
   
 
  教学目标:
  1.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以及学习过的说明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2.在写作中能够根据说明对象的特征,确定说明内容,安排适合的说明顺序。
  3.学会仔细观察社会生活,查找相关资料,整合相关信息,培养科学严谨的表达习惯和负责任的写作态度。

  写作指导
  写好说明文,安排好说明的顺序,能够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晰,也能够让读者准确把握事物或事理本身的特征。采用怎样的说明顺序,一方面需要根据说明对象的特点以及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决定,另一方面还可以根据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来安排。
  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工序流程,一般采用时间顺序,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生物成长等。
  介绍建筑物、景点或者具体物品,一般采用空间顺序,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采用空间顺序有利于全面说明事物各方面的特征,也合乎人们观察事物的习惯。
  按照逻辑顺序,即事物、事理的内在逻辑关系介绍说明,或由个别到一般,或由具体到抽象,或由主要到次要,或由现象到本质,或由原因到结果,等等。不管是实体的事物,如山川、江河、花草、树木、器物等,还是抽象的事理,如思想、观点、概念、原理、技术等,都适用于以逻辑顺序来说明。阐述事物、事理间的各种因果关系或其他逻辑关系,按逻辑顺序写作最为适宜。
  一篇说明文,一般以一种说明顺序为主,同时兼用其他说明顺序。对于初中生而言,比较容易把握的是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的运用,逻辑顺序的运用相对较难。
  在说明文写作指导过程中,首先可以通过阅读仿写,学习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的运用。如学习法布尔的《蝉》,借鉴时间顺序的运用;学习《梦回繁华》,借鉴采用空间顺序说明《清明上河图》画面的方法。然后,通过片段写作,根据说明对象选择时间顺序或者空间顺序,总结其运用方法。逻辑顺序的运用,也可以选择读写共进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可以参考本单元《大自然的语言》《恐龙无处不有》等说明文,结合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仿写练习。
  说明顺序的选择决定了说明文结构的安排特点,一般从两个维度进行:
  第一,按说明对象的自身特征与说明内容的侧重点来安排说明顺序。任何事物都有自身的规律,把握事物规律并据此安排结构,能使说明的内容井然有序,条理清楚。通常情况,运动、变化、发展的事物,它的条理性表现在时序上,不同时间有不同的形态,说明时可按时间顺序安排结构。处于静止状态的事物,如建筑群、名胜古迹、物品等,常常从空间位置上体现它的条理性,说明时宜按空间顺序,先表后里、先外后内地进行说明。如果是说明复杂的事理,一般采用逻辑顺序,这样更具有科学性。
  第二,按读者对说明对象的认识规律安排说明的顺序。对于读者熟悉的事物或事理,说明时可先说明一般规律,再说明个别现象。这种写法一般先写总体特征,后写具体状态。读者先获得总体认识,然后再结合事物或事理具体理解。如《苏州园林》,作者先概括苏州园林与其他园林不同的性质特征,然后做具体解说,这样读者更容易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对于读者比较陌生或者难以理解的说明对象,说明时常常由具体到抽象,由表面现象到内在机理,由个别推及一般。如《大自然的语言》,先列举物候现象,再说明物候成因,这样便于一般读者理解。
  写好说明文,需要科学求实的精神。首先需要对说明对象进行仔细观察、调查研究,了解其基本特征或基本原理,这样才能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准确说明事物的特征,正确阐述事理的根本因素。特别是在网络社会,一方面可以通过网络搜集整合相关的写作参考资料,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辨别信息的真伪,通过其他途径证实材料的真实性、科学性,这样,写出来的说明文才会准确可信,给读者带来更大的收获。

  教学建议
  一、结合写作知识短文,了解说明顺序的种类。
  1.结合短文,了解常用的说明顺序以及相应的说明对象。
  在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的基础上,讨论明确:
  时间顺序:按照时间的推移,介绍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制作工序等。
  空间顺序:主要按照由上到下、从前到后、从中间到两边等方位顺序,介绍建筑物或者物品等。
  逻辑顺序:按照由总说到分说、从概括到具体、从现象到本质、从主到次等顺序,常
  用于介绍事理。
  2.结合学习过的课文,了解说明顺序的使用方式与作用。
  二、片段写作,学习运用不同的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围绕“校园一角”“公园一景”“乡村一瞥”“广场扫描”等身边熟悉的景物或者事物,根据说明内容的侧重点,选用适宜的说明顺序,将说明事物的特征写清楚。
  如以公园一景为例,可以写一个亭台、一座假山、一座楼宇、一架桥梁等。可以围绕一个事物,尝试运用不同的说明说序。如采用空间顺序,介绍景物(建筑物)的结构与布局;采用时间顺序,介绍景物(建筑物)的历史变迁;采用逻辑顺序,按照先总说后分说、先概括后具体等顺序,将说明事物介绍清楚。
  结合说明事物的要点以及顺序,练习用思维导图或者提纲的方式,合理构思。
  在交流说明短文的行文思路后,学生进行片段写作练习,完成后评议交流。评议重点在于说明顺序是否合理,说明对象的特征是否准确鲜明。
  三、根据不同选题,指导相应的写作策略。
  话题一:介绍一处景物(场所)等
  写作前准备要充分。根据写作的对象(公园、校园、广场、书店、艺术馆、博物馆等),课前安排学生进行参观访问,可以携带相机、笔记本等,做好相应场景的观察记录,对重点事物要仔细观察。
  课堂讨论集中于说明顺序的合理安排。如按照怎样的空间顺序来介绍最合理,如何结合时间顺序介绍说明对象的历史变迁,如何采用由主到次、由概括到具体、由总说到分说等顺序,突出说明事物的主要特征和关键信息。
  话题二:介绍一件科技新产品
  根据读者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宜的话语方式进行表达。如为儿童介绍,可以采用童话体或者拟人化的方式来叙述,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为长辈介绍,可以采用问答式来安排行文。
  可以查阅相关产品说明书以及网络相关资料,充分了解产品的功能与使用方法,然后根据读者的年龄特点,选择相应的说明内容,确定介绍的重点与难点,再采用合理的说明顺序组织全文。注意不能照搬产品说明书,或者直接从网络下载资料编辑而成,要用自己的语言准确地表达。
  话题三:我周围的环境
  课前安排社会实践活动,进行环境调查。根据学生家庭地点以及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特长等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分工。同时可以聘请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学科老师作为指导教师。根据环境调查小组的分工,安排一系列活动,做好活动观察记录,同时请教学科教师,结合资料查找,探究环境变化的原因。
  在交流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进行课堂写作,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说明顺序,能准确说明周围环境变化的具体现象,探究出环境变化的基本原因,表达自己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看法。
  这一话题的写作可以与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结合起来完成。

 
 
  [2020-03-18]  摘自《人教网》网站
 
     
上一篇  
下一篇